|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伊朗要让世界铭记百年,就这?
点击:  作者:达哥有点味    来源:达哥有点味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20 12:51:12

 

当地时间18号晚上,伊朗媒体说马上将要发生一件让世界铭记几百年的大事,这让很多人嗤之以鼻,不会又是升旗吧?

 

 

考虑到伊朗跟我们有大约45个小时时差,那么他们说的这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19号的早上,为此我专门定好了闹钟,早点起来想看看伊朗口中的这件“让世界铭记几百年”的大事究竟是个啥。

 

结果不出意料的失望了,虽然不是升旗,但似乎也不至于让大家记个几百年这么夸张。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当地时间19号凌晨宣布,对以色列开展“真实承诺3”的第13轮行动,使用射程达2000公里的“泥石”地对对弹道导弹对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动打击。

 

 

 

国外社交媒体截图,笔者转译并不代表支持其观点,此图像是否为“泥石”造成,尚待进一步验证

 

那么问题来了,伊朗凭什么觉得“泥石”导弹能让大家铭记几百年?这个导弹他是什么来头,又对以色列造成了何种程度的打击效果?

 

伊朗自主研发的“泥石-2”(Sejjil-2)中程弹道导弹,是其战略威慑力量中的关键一环。

 

 

伊朗泥石-2型两级固体燃料地对地导弹,据称数量超过10000

 

首先,它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了两级固体燃料推进系统,这意味着燃料在导弹出厂时就已封装在发动机内,无需像液体燃料导弹那样在发射前进行耗时数小时的现场加注。

 

因此,它的发射准备时间被大幅压缩到仅需大约5分钟,这种快速反应能力至关重要,使得伊朗在遭受如以色列空袭后,能够迅速组织反击,甚至在对方战机尚未返航时就完成导弹发射。

 

如果从伊朗西部发射,那么理论上其打击范围还能延伸到土耳其、希腊甚至意大利境内的军事目标,例如那些为支援以色列而部署的美军加油机驻地。

 

“泥石-2”可以携带约1吨重的弹头,类型包括高爆弹、穿甲弹或子母弹,其战斗部装药量约为300公斤,破坏力大致相当于一枚500公斤级的航空炸弹。

 

此外,伊朗还发展了一种被称为“霍拉姆沙赫尔-4”的改进型,弹头重量可增加到1.5吨,不过目前尚未在实战中使用过。

 

在命中精度方面,早期的“泥石”系列导弹圆概率误差(CEP,即半数导弹会落入的半径范围)较大,约为300米,但通过引入先进的末端机动技术,例如利用末端火箭发动机进行横向机动修正,其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CEP缩小到了大约3050米。

 

这个精度水平对于打击各类地面固定目标,包括军事基地、指挥中心、机场设施乃至经过一定加固的目标,都被认为“够用了”。

 

“泥石-2”的突防能力是它的另一大优势,除了前面提到的快速发射能力大大缩短了被敌方发现和摧毁的窗口期外,其固体燃料特性还带来了更高的生存性。

 

“泥石-2”可以通过公路机动发射车(TEL)在伊朗复杂的山地、沙漠地形中灵活机动,甚至伪装混入民用交通网络进行隐蔽部署,避免了液体燃料导弹对固定发射井或大型移动平台的依赖,从而降低了被卫星侦察或特种部队定位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泥石-2”的末端机动变轨能力显著增加了以色列“铁穹”、“大卫投石索”以及“箭”式等反导系统的拦截难度。

 

伊朗在之前几轮的攻击中经常将战术导弹、弹道导弹与无人机、电子干扰等手段结合,采用多波次饱和攻击战术,高低/快慢,迷惑和耗尽对手的防空资源,进一步提高导弹的突防成功率。

 

关于“泥石-2”的破坏效果,以1吨级高爆弹头为例,其爆炸威力可划分出三个主要影响区域:

 

首先,在核心摧毁区(半径50米内),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会遭到完全破坏,无防护的人员和物体瞬间毁灭,可以说是寸草不生。

 

其次,在严重损毁区(50米至100米半径),建筑物的框架可能部分残留,但楼板塌陷、墙体倒塌等现象普遍,区域内的人员生存概率极低。

 

当然,要造成这些破坏效果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导弹能够成功突防并准确命中目标。

 

这是战术层面,在战略层面上,“泥石-2”的意义也同样重大。

 

首先,它提供了强大的快速反击能力,如果从伊朗中部的纳坦兹核设施基地发射,“泥石-2”仅需不到7分钟就能飞抵以色列特拉维夫。

 

其次,它被视为伊朗导弹技术自主化的重要里程碑。

 

前以色列弹道导弹防御组织负责人乌兹·鲁宾曾评价指出,“泥石”系列的设计独特,与已知的朝鲜、俄罗斯、中国或巴基斯坦导弹技术没有明显相似之处,其多级固体推进技术标志着伊朗进入了更先进的导弹领域,为未来可能发展洲际弹道导弹(ICBM)积累了关键技术经验。

 

最后,“泥石-2”的存在极大地重塑了地区力量平衡,迫使以色列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升级反导系统,体现了伊朗“以导弹制衡空中优势”的不对称战略思想。

 

不过,“泥石-2”也存在局限和争议,虽然理论上具备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并且伊朗过去曾宣称研发射程3000公里、可携核弹头的导弹,但至今并没有任何一种型号公开亮相,而伊朗的武器级高浓缩铀生产能力也尚未得到公开确认,当前大家对于伊朗核能力的认知普遍来自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单方面宣称。

 

此外,在20244月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中,尽管伊朗宣称“泥石-2”等导弹成功突防并造成损伤(如内盖夫空军基地),但以色列坚称拦截率超过99%,实际战果缺乏独立的第三方交叉验证。

 

总体而言,“泥石-2”代表了伊朗在固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技术上取得的实质性突破,显著提升了其战略威慑的可信度,并持续对中东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我又要说但是了,泥石-2”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实际作战效能方面,都还远远谈不上让世界铭记几百年

 

或许伊朗还有后手隐忍不发,也或许是在虚张声势,在特朗普已经公开对自己国家最高领导人进行死亡威胁的今天,伊朗如果还拿不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那我只能说,时间,不站在伊朗人这边。

 

来源:达哥有点味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伊朗要让世界铭记百年,就这?

    2025-06-20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