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我们即将迎来的,是拜登萧条
点击:  作者:小声比比的饭爷    来源:栩然说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4-24 09:24:10

 

 

今天推荐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来自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公众号:“炒股拌饭

 

作者饭爷,这个公众号以国家经济和财政问题为主线,结合史实分析了许多近代史和国际政治上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作者认为很多我们看到的社会问题,本质上都是经济出了问题,矛盾才会一起爆发。

 

比如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个王朝周期律。数千年来,每个国家都有一个绕不开的大坑,就是王朝维持300年以后就会变得分崩离析。

 

王朝循环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和财政问题的循环,而造成这种循环的原因,则是帝国开支超过税收。

 

所以作者分析问题的角度除了常见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其中始终穿插的一条主线就是经济。

 

如果仔细阅读很多细节,会发现他的文章很有趣,并且有着一种穿越未来的力量。

 

比如20203月疫情期间到处都一片悲观,认为金融危机马上要来的时候。

 

他结合很多过往历史事实提出,美联储大放水的背景下,现在不会有金融危机。

 

美股甚至会出现本年度最好的买点,只是恐慌过后美元指数会出现30%左右的贬值,这些都在《美股崩了,大危机要来了么》有详细阐述。

 

再比如早在2017年他判断了北京楼市因为政策短期见顶,2018年底,根据自己多年研究判断资本市场已经到了钻石底的位置。

 

如果你想了解国际政治经济,近代史,甚至投资相关的一些东西,扫码关注他是个很好的选择。

 

我们即将迎来的,是拜登萧条

作者:炒股拌饭

 

最近在纽约时报看到个文章特别好笑。

 

作者弗里德曼说,现在美国印钱刺激经济,是个特别对的方向。

 

 

因为拜登虽然赢得了选举,但是支持川普的疯子实在太多了。

 

要知道在社交媒体上,川普可是有七千万粉丝呢。所以后面卷土重来的机会,还是不小。

 

不让川普再进白宫的办法,就是让拜登牛逼起来,尤其是在经济领域至关重要。

 

之前川普最大的政绩就是搞经济,所以拜登也别客气,印钱刺激经济先干起来。

 

搞出个拜登繁荣,把特朗普的簇拥彻底搞死。1.9万亿美元不够,就再来个3万亿。

 

大家也别管印钱多的事情,搞出个拜登繁荣,打死特朗普,让他永远不能再进白宫。

 

01 拜登繁荣

 

这作者的说法虽然好笑,但他说拜登繁荣已经横空出世,从数据看似乎是那么回事。

 

美国和欧洲制造业PMI急剧复苏,就连因为封城停滞的服务业,也开始复苏了。

 

 

几个华尔街的大投行,都对美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给出了很高预期。

 

高盛对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是6.9%,这是1984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摩根史丹利甚至给出更为乐观的数字,它们的预测是,2021年美国的经济会增长7.3%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我们作为世界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对2021的增速预期也只有6%

 

要知道从世界银行的数据看,1976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速再没有超越中国,

 

 

这一次大投行对美国经济的增速预期,居然比中国还要高,也算是历史罕见了。

 

不过开个不恰当的玩笑,要是计算美国人现在的印钞速度,感觉增长7%的难度,也不算太大。

 

拜登上台以后印了1.9万亿,如果我们计算美国今年24万亿的GDP7%也就1.7万亿嘛。

 

这还不算后面的3万亿基建,就已经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直接印出来了。美国人搞经济,就是这么简单又枯燥

 

很多人都在说,这次拜登引领的,是类似美国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

 

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后面的结果,大概率不是这样。所谓的拜登繁荣,不过是川普繁荣的尾声。

 

就像我们在《通胀以后就是债务崩》说的一样,这也许是经济步入萧条之前,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次繁荣了。

 

倒是之前川普时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更像是二十年代时候的柯立芝繁荣。

 

拜登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像胡佛第二,是一个悲情的过渡人物。

 

用咱们大白话说就是背锅的,他的任内会出现美股泡沫崩塌,继而引发后面的经济萧条。

 

现在只是美联储的核动力印钞机,延后了本该在特朗普任内爆发的金融危机。

 

然而在美股高位狂印钞票维持泡沫不破,也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金融核弹。

 

02 柯立芝繁荣的产生

 

熊彼特有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说起来一切政治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

 

这也是为啥我们总说,世界历史基本就是一部经济史。有啥想不通的从经济利益上想,大多数都能明白。

 

一战之前,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使得德国这个后发国家,需要更多的廉价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原因也很简单,生产力提高以后,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你要有地方卖啊。

 

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就会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生产--销售--再生产的循环,就没办法打通。

 

东西想要卖出去,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市场。

 

只有成本足够低,造出来的东西在国际市场,才有足够的竞争力。

 

只有市场足够大,生产力提高以后不断扩充的产能,才能卖的出去。

 

当时德国在世界贸易里面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其他欧洲工业国,比如英国法国。

 

这些国家凭借海军和先发工业国优势,早早的占领了世界大多数殖民地。

 

这些殖民地既是英法的廉价原料生产地,也是它们的工业产品倾销地。

 

世界多数殖民地都被瓜分完了,德国这种后发工业国,自然在成本和市场上都没有优势。

 

于是德国联合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同盟国,向已经占领世界大部分殖民地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开战。

 

试图通过战争,重新瓜分英法占领的殖民地,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和更大的倾销市场。这就是一战爆发的背景。

 

一战时候的英国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工业已经转移到海外去了,国内只留了一堆玩金融的和军工企业。

 

战争爆发以后,战场上需要天量物资。这些物资英国生产不出来,只能从美国购买。

 

美国人的要求是用黄金买军火和物资,英国人也没招,前面战场不能停啊,就这样大量黄金和实物财富转移到美国。

 

一战打完以后,美国因为一战卖军火和物资,拿走了欧洲百年积累的财富。

 

 

美国因此也成为世界消费的发动机,柯立芝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当上美国总统的。

 

这时候美国呈现的特征是,享乐之风和消费主义盛行,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这段时期在历史上,我们叫做咆哮的二十年代,也就是所谓的柯立芝繁荣时代。

 

柯立芝繁荣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一战把欧洲打成一片废墟,订单不断转移到有生产能力的美国。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通过战争物资,获取了老欧洲百年积累的财富。

 

全球财富不断向美国转移,美国从这时起,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全球消费发动机。

 

二是美国刚好经历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进入流水线和电气化时代。

 

亨利福特在1914年,建立起第一条T型车装配流水线。让汽车从奢侈品变成快消品,进入千家万户。

 

美国1920年登记在册的汽车达到900万辆,汽车配套的辅助行业,例如燃油,公路建设,钢铁和橡胶也在急速发展。

 

 

冰箱洗衣机这些新鲜玩意,也在1920年以后进入美国的普通百姓人家。

 

这些当时的新兴产业集群,带动美国经济整体向上,成为世界第一。

 

这个阶段的美国不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极大的提高,垄断组织也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财富不断向少数人集中。

 

一片大好的经济形势,让柯立芝顺利拿下了1924年的大选,也给美国人带来极大自信。

 

人们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更好,并把这种自信带入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

 

在经济向好和美联储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国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也异常繁荣。

 

在柯立芝执政的这段时间里,美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危机也在繁荣中酝酿,就像过去几年川普任内发生的一样

 

03 垄断带来的贫富分化

 

我们知道美国人爱女神也爱自由,这种态度反应到经济上。

 

就是政府把企业交给了市场,市场才是经济最好的抓手。

 

完全市场化带来的结果是强者恒强,后面自然是马太效应越来越厉害。

 

小公司一个个倒下,大公司越来越大,开始逐步形成垄断组织。

 

整个二十年代,美国工人工资上涨了2%。垄断组织的劳动生产率,却因为流水线大量投入使用上升到55%

 

2%55%之间的差额,就是资本家赚到的剩余价值。垄断组织和华尔街拿到这些剩余价值以后,进一步扩大了产能。

 

为啥劳动生产率的差值都被大公司赚走了呢?因为形成垄断组织以后,劳动者想要提高劳动收入很难。

 

这些大企业对劳动者收入,享有绝对的议价权。劳动者在这个阶段找工作,也不存在什么选择的自由。

 

你只有选择被这个资本家剥削,或者那个资本家剥削的自由。

 

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话,想想现在的网约车或者外卖平台的从业者们,也就清楚了。

 

这也是为啥最近大家看到,未来要开始搞反垄断了,因为底层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马克思老爷爷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过剩的原因是吃瓜群众买不起。

 

当时的美国社会穷人占了60%,贫富差距又很大。社会大众的购买力,是没有办法消化这些垄断企业的产出的。

 

资本家一瞅这不行啊,生产了东西得卖出去啊。一个个穷鬼都不消费,多影响经济发展和我们赚钱啊。

 

可消费得手里有钱啊,钱不够的情况下,怎么能想办法让大家买买买呢?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说,降价让大家买得起不就完了么。你当资本家傻啊,降价降的是自己的利润。

 

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毕竟咱不是垄断了嘛,搞个价格联盟大家都不降价,老百姓不是还得买嘛。

 

可价格高了,买不起咋办呢?这时候金融创新手段来了,消费贷和分期付款粉墨登场了。

 

钱不够消费贷借给你花啊,借钱一下还不上咋办呢?咱做个分期啊。

 

你没看错,这个分期就是大家现在非常熟悉的分期付款。这两年盛行的消费贷,也是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妹想到吧,美国二十年代就开始玩这套了。一直分期一直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买不起东西了。

 

随着借钱分期的人越来越多,加入到分期和消费贷战场的银行,也越来越多。

 

可借钱的人本来就是穷鬼,以后还不上咋办呢?当时没人想这个。

 

银行不断发放贷款,各种消费贷分期付款盛行,短期内虚假购买力十分旺盛。

 

这个操作在居民消费端,为当时的美国经济,埋下了第一颗大雷。

 

因为买东西的钱都是银行借来的,一旦银行贷款萎缩,所有的购买力就消失了。

 

在消费贷和分期贷款的支撑下,垄断组织发现大家的消费能力并没有萎缩,于是继续扩大产能。

 

产能继续扩大在企业生产端,为当时的美国经济,埋下了第二颗大雷。

 

在虚假的购买力支持下,垄断组织持续扩大产能,使得本就过剩的产能更加过剩。

 

04 资产价格上涨加剧贫富分化

 

都说繁荣能掩盖一切问题,只要虚假繁荣的泡沫没有破裂,一切就能继续脆弱的运转下去。

 

当时异常繁荣的,还有在美联储低利率的刺激下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这是为柯立芝为当时的美国经济,埋下的第三颗雷,也是最危险的雷。

 

统计数据告诉我们,19231928年间的工资指数从100增加112,投机收益却从100增加到了410

 

这意味着,劳动所得和资产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带来的结果是,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单纯这么说,可能有些小伙伴不太明白。我们举个例子,大家可能会更清楚一点。

 

大家回忆一下,08年全球央行大放水,是不是很多人身家拉开距离的起点。

 

体现最明显的就是:

 

当时财富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人,拿着100万现金的人,变得越来越穷。

 

100万现金换成房的人,却随着资产的增值,发生了财富提升。

 

为啥这两年大家不愿意投资实业,都在拼命加杠杆去买房?还不是因为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

 

当时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大量的老百姓把手里那点的血汗钱,全部放进股市和楼市投资。

 

很多人还试图通过加杠杆,获得更高的收益。后面一旦资产价格暴跌,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

 

要知道债务是刚性的,资产价格下跌以后,加杠杆带来的债务并不会消失。

 

之前的账面盈利带来的财富效应也会消失,剩下的只有债务压力。这会导致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出现快速萎缩。

 

之前本就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时候也就排山倒海的爆发出来了。

 

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可以想想,是不是你从股市从赌场赚钱的时候,消费意愿最强烈。

 

不过在资产价格泡沫还没有破灭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非常的美好。

 

二十年代的美国楼市,到处都在疯涨。当时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狂热,在佛罗里达这种地方被完美诠释。

 

迈阿密是佛罗里达的第二大城市,这是一个类似海南的度假胜地。

 

1925年的夏天,迈阿密当地的《每日新闻报》甚至刊登了500多页的房地产广告,创下报纸广告历史最高纪录。

 

当时迈阿密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炒房炒地皮,每一片可供开发的土地,价格都在暴涨。

 

股市我们看指数,也知道涨幅有多夸张。道琼斯指数十年翻了五倍,不断创出新高。

 

 

美国民众不断把自己的积蓄掏出来,投入到股市,他们相信繁荣会持续下去。

 

给炒股的人配资是当时最赚钱的生意之一,利率动辄超过20%。人们甚至可以借经济人贷款来炒股。

 

只需要支付总价的10%,就可以十倍杠杆炒股,这看起来很像2015年我们杠杆牛的时候。

 

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洗劫了持有现金民众的购买力,刺激了老百姓加杠杆,加入到股市楼市的投机中去。

 

这导致了柯立芝时代美国社会整体的贫富分化,越发的严重。

 

05 泡沫破灭

 

可以看出整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整体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也简单。

 

一方面是因为二十年代美国政府信奉自由经济,自由经济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在分配机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垄断组织拿走了大部分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就是在美联储低利率的推波助澜之下,大量资金涌入股市和楼市投机。

 

劳动收入和资产价格增值之间的差距,导致了美国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股市崩盘引发大萧条之前,已经美国社会贫富差距,已经到达一个临界点。

 

10%的人,已经占有了45%的社会财富。

 

 

我们知道历史上三次10%的人,拿走了45%以上财富的结果都不太好。

 

第一次首先发生了1929年大萧条,随后发生了二战。第二次是07年,08年的时候发生了次贷危机。

 

第三次社会贫富分化到这个位置就是现在,而且现在的贫富分化,还在不断扩大。

 

1928年美联储对股市过度投机表示了关切,开始用加息的方式遏制信贷膨胀。

 

192910月,加息的高潮来了。不管是长期贷款还是短期贷款利率都在这个月达到了高峰。

 

 

19291024日,美股股市突然暴跌,史称黑色星期四。

 

股市这颗雷的率先引爆,使得银行和企业的两颗雷也难逃厄运。

 

股市暴跌,导致很多贷款加杠杆投机的人还不上钱。放贷最激进的银行,开始出现破产。

 

老百姓一看就慌了,开始去银行蜂拥挤兑,又造成大量银行破产。

 

很多老百姓手里的积蓄,因为股市暴跌没了。这些钱本来可以用于消费的,这导致大家消费能力急剧下降。

 

企业本来产能就过剩,老百姓手里没钱东西更卖不出去,所以资金链越发的紧张。

 

再加上银行因为遇到挤兑,更加不愿意也没能力贷款,企业资金更加紧张。

 

这些企业只能选择裁员或者破产,带来了大量人口的失业,于是消费更加疲弱。

 

后面很快开启了“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消费萎靡→产品滞销→企业破产”的恶性循环,经济陷入萧条。

 

其实从之前的经济结构看,美国早就出现了很大地方问题,只是一直没有爆而已。

 

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市场在信贷支持下虚假繁荣,又使得企业盲目扩张,加剧产能过剩。

 

楼市和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又让老百姓加杠杆下注,手里最后一点积蓄和消费能力也被消耗殆尽。

 

加息开始以后,聪明人发现了这些经济问题。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抛售股票套现离场。

 

原因也很简单,一旦股市楼市崩盘,会耗尽社会仅存的一点购买力。

 

我们前面讲到的三颗雷,就会出现连环爆,经济也会由此步入萧条。

 

06 川普就是翻版柯立芝

 

大家知道川普的偶像是里根,在任内又是极力推行里根经济学。其实里根很大程度上,沿袭的是柯立芝的经济政策。

 

如果你研究过柯立芝,里根和川普三位总统的财经政策,会发现看起来如出一辙。

 

柯立芝的经济政策非常简单明了:减税,减少监管,贸易保护主义。

 

这三点和川普那套,几乎是一样的。

 

柯立芝任内第一大财经政策就是减税,里根和川普任内搞得也是这套东西。这点从他们任命的财政部长,就能看得出。

 

柯立芝时代的财政部长,是美国的大富豪梅隆。梅隆当时代表的,是美国财团的利益。

 

川普时代的财政部长,是代表美国华尔街利益的大富豪姆努钦。

 

姆努钦在高盛工作了17年,被美国媒体誉为是最会赚钱的财政部长。

 

对于政府的财政政策,梅隆和姆努钦的观点也非常一致,就是减税和减少监管。

 

每次梅隆去国会演讲,主要的要求就是减税。姆努钦任内,也做了差不多的工作。

 

这两位老兄不但大幅降低了个人所得税,也给企业大幅降低了税率。

 

说起来关于减税,古典自由主义有个重要的假设,国家给企业减税,企业就会拿这个钱扩大再生产,企业雇佣更多的人,带来就业率上升。

 

减税带来的利润企业又会帮员工加工资,扩大消费,一举多得。所以减税是良药,能带动经济良性循环。

 

这个假设忽略了一个问题,市场靠什么驱动----购买力需求。没有新增需求,会扩大生产?生产出来你卖给谁?

 

减税以后,企业利润多了会大部分拿来给员工发奖金?你是老板你会这么做?

 

我们前面说过,国家本身不产生价值,税收本质是转移支付。减税以后,国家能用来转移支付的钱变少了,以前用来修铁路电网医院和给底层补贴福利的钱,减到了富人口袋里。

 

所以减税以后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因为需求没有增加,大部分大企业都不会去扩大再生产,而是把这部分拿到的钱,做资本全球流动套利。加杠杆炒房炒地炒大宗炒股票,推高资产价格。

 

不然你以为温哥华伦敦香港的高房价哪来的,全部靠赚工资的中产和底层贫苦劳动人民买上来的么?

 

柯立芝任内的第二大财经政策就是减少监管。

 

柯立芝的观点是:最好的政府就是不做任何事情,不要阻碍企业的运行。

 

所以每次国会如果通过什么有关监管的法律,柯立芝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否决。

 

这一点在后来的里根和川普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几乎是一脉相承。

 

说起来好笑的是,川普和柯立芝还有个同样的操作,就是在股市给经济埋雷。

 

这两位老兄任内,都通过低利率和货币宽松,推动美国资产价格的上涨。

 

可以看出柯立芝上台以后,美国联邦利率就一直走在宽松降息通道里。

 

在低息放水的大环境背景下,引发了大萧条之前,资产价格持续不断的上涨。

 

 

道琼斯指数在柯立芝任内涨了五倍,当时华尔街牛气冲天。

 

川普任内美国联邦利率也在不断下行,基本维持在零利率的位置上。

 

与此同时,美国股市也在不断走高。

 

过去十年,美股走出了一个漫长的牛市。就连表现较差的道琼斯指数,也上涨了五倍。

 

大家都知道,只有富人才会在手里持有大量证券资产。穷人手里的钱也就只够吃饭,根本没钱投资。

 

在货币放水的背景下,富人资产增值显然越发的快,这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

 

可以看出,因为政策导向相似,柯立芝和川普任内,最大的共同点是:

 

自由主义盛行,国内的股市楼市持续上涨,社会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柯立芝和特朗普如出一辙的贸易保护政策。

 

AmericanFirst,也就是美国第一的贸易政策,是由柯立芝首先提出的。

 

这个口号和特朗普竞选时期提出的美国优先口号,何其相似。

 

柯立芝在任的时候通过立法,对海外输入美国的商品,大幅提高关税。美国就是从柯立芝时代开始,重新退回到孤立主义。

 

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给富人和企业减税以后,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够了。

 

我们知道国家是不产生收入的,只能通过征税收到钱以后,做转移支付。在给企业和个人大幅减税以后,国家财政出现了缺口。

 

大幅提高关税,一方面弥补了减税以后政府收入缺口。另一方面减税也获得了国内富豪和大企业家们的支持。

 

1923年到1929年,美国出现了柯立芝繁荣。也就是这段时期,美国的贸易保护在不断加剧。

 

在国会通过《福 特 尼-迈 坎 伯 关 税 法 》以后,美国的平均关税从1914-1922年平均28.3%的水平,攀升至1923-1929年平均38.2%的水平。

 

川普上台以后一边减税,一边到处打贸易战。这和柯立芝时代的美国,何其相似。

 

回顾柯立芝时代的历史经验也可以发现,未来贸易冲突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全球贸易,也可能会面临持续低增长甚至收缩。

 

贸易保护主义,会导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对内需的依赖度上升。这时候内需的平稳,会对国家经济稳定显得非常重要。

 

这也是我们之前在《我们为啥要提出重视经济内循环》里面,曾经讲过的。

 

文章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了。

 

现在的世界状况和大萧条之前非常类似、都是全球生产能力过剩,贫富分化严重。

 

和那时候比,可能唯一不一样的,就差一次美国股市崩盘这个导火索了。

 

07 问题出在分配

 

当年在柯立芝总统的任内,美国人用尽了所有政策。经济发疯一样的繁荣,整出个咆哮的二十年代。

 

19293月,柯立芝总统在卸任时的演讲上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柯立芝卸任总统,胡佛接任刚刚一年,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开始步入十二年的大萧条。

 

 

同样的,川普做总统的时候,也几乎用尽了所有政策,创造了任内的经济繁荣。

 

拜登上台的时候很像胡佛,就算现在打光手里所有的牌,也只能维持繁荣的尾声。

 

后面拜登很可能像胡佛一样,只是个过渡总统。会在一片骂声中,黯然离场。

 

现在整个世界问题的根源出在分配,出在全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的产能过剩和底层购买力不足。

 

能够减少贫富差距的:只有税收调节,以及提高最低工资,这两项措施。

 

向富裕人群和富裕行业征税,补贴底层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购买力,是通过税收调节收支之后,做二次分配完成的。

 

提高最低工资这个手段,提高的是劳动力的价格,增加的是劳动人民的购买力。

 

大萧条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两个措施是没办法靠自由经济完成的,只能靠国家的行政力量。

 

看看美国现在的情况吧,国家债务越来越高,富人和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越来越低。

 

 

拜登上台以后,确实也提出了提高最低工资,和加税搞基建两个诉求。

 

不过前一个提高最低工资,已经失败了。后一个加税搞基建,我们认为这个操作也不会成功。

 

六七个民主党的参议员,已经对加税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加税计划,会影响美国的竞争力。

 

因此拜登任期内,是没办法解决分配问题的。他只能靠印钞,维持泡沫暂时不破。

 

拜登上台以后,1.9万亿美刀已经在印了,后面还有个3万亿美刀的新基建计划

 

这些钱有的会发到老百姓手里,有的会变成政府订单,刺激经济发展。

 

这等于老美凭空向全世界借了1.9万亿美元,通过投资拉动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向全体国民发钱是没用的。

 

因为在社会规则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资金的流向和轨迹,也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老百姓把钱拿到手里以后,这些钱会按照原有的财富路径,回流到富人手里。

 

贫富差距无法改善,导致社会购买力不会出现改善,产能过剩就始终是个大问题。

 

全球基于美元的债务经济经历了疫情之后,各国的债务只会更重,甚至会随着这几万亿新印的美元加剧。

 

这有点像大病之人靠一剂猛药顶住了精气,但这并不代表虚弱的身体已经痊愈,更不能随便停药。

 

后面一旦美联储因为通胀开始加息,就很可能会引发类似1929年大萧条的经济危机。

 

尾声:

 

说起来每次全球央行大印钞,最倒霉的从来都是中产。原因也很简单,印钞会稀释他们本来就不多的那点积蓄。

 

穷人没积蓄,拿到钱就是用来消费,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所以不怕稀释。

 

再加上穷人都是光脚的,所有国家都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稳定。

 

基础的社会保障给他们兜底以后,生活也不会因为印钞,发生啥特别的变化。

 

富人有能力买资产,还能借贷买资产。印钞大放水以后,资产水涨船高。人家不但有船,还能借债买更多的船。

 

印钞对他们来说,意味着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债务被稀释,所以富人欢迎印钞。

 

只有中产阶级最倒霉,手里的钱买不起足够的船,也不像穷人一样有兜底。

 

在低利率和货币宽松的背景下,他们被迫参与到股市和楼市投机中去,不断挤压自己的消费。

 

因为如果不贷款不投机的话,他们靠劳动辛苦积攒的钱,就要被大印钞洗劫和贬值。

 

可以说越是印钞拉动经济,越是中产阶级的噩梦。越是各种货币宽松,中产阶级越是焦虑。

 

所以大家才看到,全世界中产阶级拼命在水里游泳,试图赶上有船的那批富人。

 

不断通过996增加劳动时间,或者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砸钱提高劳动报酬,拼命想保持原有的社会地位别掉下来。

 

不过就像我们之前,在《为啥现在单靠勤劳,是没办法致富的》里面讲的一样。

 

未来很长时间里,如果分配制度不发生改变资产价格大概率还会继续上涨。

 

劳动所得依然无法和资产所得相匹敌。没来得及上车的人,依然会被甩出很远的距离。

 

最终的结果是钱越印越多,资产价格越来越贵,社会整体的贫富分化越来越大。

 

在这种背景下,普通人哪有啥翻身诀窍,无非就是努力工作克勤克俭积累原始资本,抓住每次经济危机的机会买资产。

 

别人手头紧的时候你就去抄底带血的筹码,如果运气不错,经历两次就能上好几个台阶。

 

现在往后一年时间左右,很可能我们就将再次经历金融危机,不知道大家都准备好了嘛。

 

文章来源于炒股拌饭 ,作者小声比比的饭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我们即将迎来的,是拜登萧条

    2021-04-24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