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企业参谋 > 管理方略 > 阅读信息
所有的管理问题,最终都是人的问题
点击:  作者: 二月春风得意    来源:紫水晶0325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4-25 12:50:06

 

 

所有管理上的问题,看起来是事的问题,看起来是流程的问题,其实根本上还是人的问题。

 

你是把员工当做一个完成事的“工具”,还是把他当成一个人,去理解他,去真正的帮助到他,从而驱动他?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一堆湿柴,不能被点燃】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说过:公司里的员工,大概分为三种:自燃型、可燃型、不可燃型。

 

通常而言,如果公司里出现这种"不可燃型"的员工,作为管理者,你其实有很大的责任,因为你招聘来了不合适的人。如果你招聘的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那么势必无法将他们个人的梦想和组织的梦想联系在一起。

 

因为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他们对工作既无激情也无热爱,就像一堆湿柴一样,你自然难以激励他们。而在不合适的人身上花时间,是企业最大的浪费。

 

作为管理者,你要起到助燃的作用。你要合理分辨你的员工是什么类型的,尽可能多地发掘自燃型员工,尽全力地帮助那些可燃型员工。然后,让他们燃烧,发光发热。

 

二、【再好的流程也有烂人、再烂的流程也有好人】

 

我们经常会说,某某公司的流程制度太差了,流程不合理、不够灵活、很死板,甚至是愚蠢的。然后就开始互相抱怨、扯皮,变成以流程为借口来推诿,陷入到一个死循环…乃至后续不论如何优化,总有人站出来指出不好的地方。

 

我也经常会观察,有些客观上来讲,确实“很烂”的流程,运转的效率不高,但因为长期很久的在运行,关联人群之间已经建立非常熟悉的通道,彼此也建立起来了信任关系,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的“烂流程”反而运行的很好,整体的效率却更高、更顺畅。

 

所有,我想人本身的关系更大、更重要;流程当然有好坏,但人更关键!

 

三、【不热爱工作无罪,低效率工作罪大恶极】

 

当然,我们也不能苛求所有的员工都是自燃型的,不能动不动和下属谈梦想、讲情怀。

 

管理者要有全局的眼光,实际工作中,自燃型和不可燃型的总数占比还是少的,大多数的人应该是属于可燃性。如何驱动这些可燃型人才,这是管理者最大的价值所在。

 

我非常诚挚并且大胆的说,不热爱工作是无罪的。因为真正意义上来讲,热爱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我们绝大部分的工作其实也没有要求高到你热爱它,所以我们可以大大方方的承认。

 

但是,我认为“低效率”工作那就是罪大恶极,因为他影响的绝不是一个人的时间,是会牵连和他相关的每个人、乃至一个团队、一个公司。

 

四、【利益,比道理更有说服力】

 

当员工对目标不兴奋,缺乏动力的时候,有些管理者总喜欢长篇大论地给员工讲道理,谈情怀,强调奉献。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为什么?因为,在现代企业里,公司和员工的关系,不只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是我们一起,共同把事情完成。因此,你要驱动员工,首先要关心员工的利益,做到利益共同体。

 

利益,比道理更有说服力。你想要驱动员工,就要将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绑定在一起。然后,一起把蛋糕做大,公司赚到钱了,也让你赚到钱,对得起你的付出。

 

所以,少谈情怀多谈钱,

 

谈钱,才对员工最大的尊重。

 

五、【“给对”比“给多”更重要】

 

在做激励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赏罚分明。有些领导分钱主观性很大,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与人亲疏关系进行分钱。

 

但这么做,会让团队处在赏罚不明的混乱下,进而衍生很多问题。

 

那么,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建立起绩效制度,根据大家约定好的分钱机制,按照绩效结果进行分钱。

 

"给对""给多"更重要。罚错一个人,得罪一个人;奖错一个人,得罪所有人。

 

不要你说怎么分钱,而是要让制度说怎么分钱。

 

六、【人们内心都渴望找到自己的价值归属】

 

过度依赖于外界的奖励,会提升行动力的阈值。久而久之,奖励就起不到作用了。

 

低位的员工越在乎的是安全感,很担心被裁掉,岗位不稳;中位的员工,有一技之长,能力可以,更在乎是公平感;而高位员工,更在乎目标感,即工作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

 

对真正的人才来说,最好的激励,来源于工作本身。因为工作会实现物质的富足,会带来精神的丰盈。

 

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地位、归属感,可以从工作中获得;一个人内心深处被需要、被欣赏、被认同的情感需求,也可以从工作中获得。

 

所以,你要让每个员工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让工作本身驱动他们愿意为之付出。

 

七、【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最重要的,是管理者以身作则,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有些管理者天天带着员工喊口号,讲价值观,其实没什么效果。因为大家看的都是你的行为表现。你自己都做不到,没有人会相信你。

 

信任感是怎么来的?就是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的作用。管理者是员工的最好榜样,如果管理者对待工作能够充满激情,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那么对员工能产生很大的感染力。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作为管理者,当你发现员工的工作激情不够,工作态度不端正时,不妨及时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是我的不良工作态度影响了他们?我是否应该以身作则,带给他们正能量呢?

 

以身作则胜千言,管好自己,才能影响他人。

 

作者:二月春风得意;来源:紫水晶0325微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所有的管理问题,最终都是人的问题

    2025-04-25
  • 内容 相关信息

  • 所有的管理问题,最终都是人的问题

    2025-04-25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