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鹿野 | 有关尼克松访华的若干秘闻

特别是要牢牢记住毛主席对于处理中美关系的名言,“你不顶他一下,他就不舒服”。

邱然​ | 山河破碎抗争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勇敢地站出来,带领人民群众掀起了长达14年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一步步带领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富强。

陶斯亮:妈,大哥的父亲究竟是谁,这很重要!

1928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蒋介石的残酷镇压下转入低潮。国民党利用年轻的共产党所犯的幼稚错误,煽动土豪劣绅和愚昧农民暴乱,发动了“白带子反水事件”。

陈毅感叹:“主席就是主席,谁也比不了”!

宾主刚刚入座,陈毅就站起来举杯宣称:“此处是毛主席办公、看书和休息的地方,今天我在这里招待你们远道而来的客人,是由衷地表示对古巴人民和你们的尊敬及欢迎。”

中共党史初始使命十个典型故事

1941年6月3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的县长联席会议正在杨家岭参议会小礼堂举行。开会期间,突然发生了雷击礼堂事件,参加会议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被雷击身亡。

余世诚 | 杨明斋:一位鲜为人知的中共创始人

李大钊称颂他“万里拓荒,一身是胆”;周总理赞誉他为我党历史上一位对建党多有贡献、受人尊敬的“忠厚长者”。

张曦 | 北京站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百年历史变化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北京站重新建设。当时《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盛赞,北京站等一批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这并不是夸大的说法。

江宇 | 强国先强身:新中国的健康奇迹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欧洲用100多年的时间完成的人口转型。即人口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变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卡廷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嫁祸于苏联的伪造事件

波兰人被“转送”到哪里了?是直接被拉到卡廷森林屠杀了,还是被送往战俘营修建公路去了?在12名证人中,有11名证人均不是事件的目击者。

张全景:太行公仆吴金印

吴金印同志参加工作后一直没离开农村,一干就是60年,始终坚守初心本色,一心为民,成绩卓著,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楷模。

朱永嘉 | 毛泽东与鲁迅

毛泽东还是在号召大家要以不屈不挠的态度,学习鲁迅敢于斗争的精神,号召大家要以鲁迅的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可以用杂文来批评人民内部的缺点与错误。

胡新民 | 没有新中国的成立,没有党中央的决策,再多海归也搞不出“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队伍,为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察诗中国:八路,我们的父亲

上午前往顺平县梯子沟龙潭湖,两项调研,一梯子沟突围调研,二白求恩与石家庄后方医院调研。现有文献中称11月2日白求恩由甘河净到“史家庄后方医院”。

钱昌明:孔子为何要讲“正名”?——漫谈“名”与“实”

名实统一,名正言顺;名实不一,则言不由衷。名正言顺,说话合理,道理说得通,就能说服人。反之,名不正言不顺,道理说不通,就不能服人。

海伦:斯诺的第一任夫人,由于她的坚持毛泽东自传才能公诸于世,访问延安续写《西行漫记》

在斯诺离开陕北和史沫特莱进入苏区不久,1937年5月,又一位美国记者来到延安采访,她就是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

鹿野:有关尼克松访华的若干秘闻

日前在《NBA的教训与周总理的精明》文中援引了其中周总理租用美国卫星又把使用权卖给美方的例子,认为今天在中美交往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这种智慧。

三代“铁人”,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

王明哲 | 1933:高天滚滚寒流急 ——中国共产党在反“围剿”斗争中的奋勇抗争

毛泽东重回核心,他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回到正确的轨迹,在艰难险阻的革命征途上继续追寻抗日救亡和人民解放的希望之光。

那些年生活在北京之 我们一起追过的歌曲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魏岳江 王新华丨电视剧《外交风云》告诉你:美国总统最崇拜最怕毛泽东

当尼克松和基辛格乘坐车去中南海途中,尼克松对基辛格说:“见到毛泽东主席有点胆怯,不知说啥”。由此可见,当时美国是世界强国,其总统见毛泽东主席都感到恐慌,不言而喻。

史密斯:苏联崩溃前夕,各色人等的心理分析

由于每一个局中的人,都知道这游戏的结果,因此更加疯狂地占有公共利益并以高压维持秩序,从而更猛烈地制造着矛盾。最后一个来不急出手的倒霉蛋则要偿还所有前任的欠债。

吴珏 | “不做睁眼瞎”,毛主席与新中国四次扫盲高潮

1964年,我国开始第二次人口普查,同时也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1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汪建新 | 于阗与库尔班大叔的故事

“万方乐奏有于阗”,是新中国使各民族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具体表现,是人民和领袖心连心的诗意表达,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壮丽画卷,是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

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南京情报组”

1938年3月,在中共上海情报系统工作的日籍中共党员西里龙夫,被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情报部调到南京,担任日本同盟社南京支社首席记者。他经常将重要情报送往上海。

彭飞 | “新中国第一”为何震撼人心

走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50件标有“新中国第一”的照片和实物,生动展现了新中国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探索历程,令人震撼。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