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周忠:基于客观规律的气象研究体系重构与战略安全思考
点击:  作者:周忠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5-23 09:43:59

 

1.jpg

 

一、气象研究的科学本质与人类认知边界


气候系统的复杂性认知地球气候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构成的动态耦合系统,其能量流动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的归因置信度达95%以上,但区域气候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率(年均减少8.3%)与撒哈拉地区降水变化(年际波动±15%)呈现非对称性。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多尺度耦合的地球系统模型,而非简单套用欧美主导的“全球变暖”线性叙事。


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边界当前人工增雨作业效率约为10%-15%,主要依赖碘化银气溶胶催化云微物理过程。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舟60”作业飞机已形成5机队规模,2024年累计增加降水38亿吨,但技术局限体现在:1、无法改变大尺度环流形势;2、单次作业影响范围限于500km²;3、对极端干旱调节能力不足。这证明人类改造气候的能力仍受制于自然规律。


历史气候数据的启示过去80万年地球经历8次冰期-间冰期旋回,CO₂浓度自然波动范围180-300ppm。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使CO₂浓度突破420ppm,但中世纪暖期(950-1250AD)北半球温度较1961-1990年均值高0.2-0.6℃,同期CO₂浓度仅280ppm。这提示气候系统存在未被完全认知的内部变率机制。


中国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以2023年河南特大暴雨为例,通过精准预报、科学调度和快速响应,成功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这一案例展示了中国在极端天气应对方面的能力提升,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欧美环保话语体系的战略本质


碳关税壁垒的经济实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进口商品征收55-140欧元/吨关税,2026年全面实施后将覆盖钢铁、水泥等中国对欧出口额的12%。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通过3690亿美元补贴,要求新能源产业链本土化率超60%,实质构建绿色贸易壁垒。


气候金融化的风险传导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突破100万亿美元,但存在严重定价扭曲。欧盟碳排放权配额(EUA)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达68%,衍生品市场杠杆率超20倍。这种金融化操作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2022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逼空事件已暴露市场脆弱性。


技术标准的话语权争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气候适应性标准中,72%的框架性条款由欧美机构主导制定。中国在光伏组件效率测试标准(IEC 61215)中的提案采纳率不足15%,制约新能源技术出口。


三、国家安全维度的战略风险


学术渗透的隐蔽路径美国“千人计划”已吸纳超3000名华裔科学家,其中23%涉及气候建模领域。MIT气候研究团队2019年获得美国能源部2.3亿美元资助,其模型参数设置被质疑刻意夸大中国碳排放贡献度。


数据窃取的技术手段2023年曝光的“太阳风”供应链攻击事件中,美国NSA通过气象观测设备固件漏洞,植入后门程序窃取全球30国气象数据。中国气象局2024年专项审计发现,部分省级观测站数据传输存在异常加密特征。


舆论操控的运作模式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2022年研究报告显示,西方NGO在中国气候议题上的舆情引导投入超8亿美元,通过“青年气候领袖”培养计划渗透高校科研体系,形成特定学术话语体系。


四、自主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构建自主气候观测体系推进“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发射风云六号微波遥感卫星,实现大气温湿度垂直廓线探测精度达0.5K在南海建设深海气候浮标阵列,获取0-5000米温盐流数据构建基于量子通信的气象数据传输系统,确保数据主权。


发展气候工程技术重点突破三大领域:平流层气溶胶注入技术:在50-60km高度形成气候干预层;海洋云亮化工程:通过海水微粒播撒增强低云反照率;北极冰盖修复计划:研发纳米级冰核剂提升海冰反射率。


建立气候安全屏障实施“东数西算”气候韧性工程,将数据中心布局与季风通道错位研发抗极端气候建材,如相变储能混凝土(潜热值≥200kJ/kg)借鉴新加坡做法,构建地下城市水循环系统,实现80%用水闭环再生


五、战略防御体系的构建


在气候主权保卫战中,我们要运用国际有利条件,做好中国的贡献。


1、国际气候治理机制《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全球适应目标(GGA)和损失损害基金(LDF)成为焦点。中国应积极参与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气候安全联动分析气候安全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密切相关。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凸显了能源转型的复杂性,而2023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则与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直接相关。中国需要统筹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综合应对策略,确保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


3、发展中国家需求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适应和减缓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帮助其提升气候适应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全球气候治理,也能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在一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科技主权保卫战建立气候科研“负面清单”,限制外资参与28项关键技术推行“国产化替代指数”,要求气象装备国产化率2027年达90%设立气候安全审查委员会,评估跨国合作项目潜在风险


2、数据主权争夺战部署“虹云工程”低轨卫星星座,实现气象数据实时回传开发自主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如GRAPES-4),算力达EFLOPS级建立气候数据沙箱,对境外机构访问实施动态脱敏


3、意识形态防御战在高校设立“气候安全”必修课,培养战略思维人才建立气候舆情预警系统,识别境外NGO渗透路径推动“一带一路”气候合作,构建南南技术转移网络


六、 在科学理性与战略清醒中开辟新路


面对气候变化的世纪挑战,中国既不能陷入欧美设置的“环保道德绑架”陷阱,也不能闭门造车忽视全球科学共识。中既要立足自身国情,也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唯有以自主科技创新为矛,以战略防御体系为盾,在尊重地球系统规律的基础上构建新型气候治理范式,方能在百年变局中把握主动权。


政策建议和时间表2025年前:完成自主气候观测体系建设,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2030年前:建立完善的气候安全防御体系,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2035年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治理模式,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这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突破既有认知框架,用中国智慧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方案。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