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络在热议国防和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各种方案竞相传播。联系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几名军队老同志在座谈讨论中一致认为,从编制体制上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当务之急和根本之策。
一、在顶层上,要确保主席负责制规范化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落实这一制度最高层次的最根本要求,是要坚持军委集体领导下的主席负责制。多年来,我军总体上实行这一制度是比较好的,但也有过曲折和教训。建国初期,毛主席曾几次说,军队文件我怎么看不到了。检查结果发现,主要是协助分管领导的原因。后来出现的一些矛盾,也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协助分管与主席负责制的关系而引起的。文革时期,军委办事组以及各大单位设立的党办,阻隔了主席与总部、大单位党委及军政机关之间的直接联系。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撤销党办等一系列措施,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顺畅。前些年,部队对用人等重大问题反映很大,也是因为军委个别领导把协助分管变成了自己主管,既缺乏军委集体领导的民主氛围,也损害主席负责制的权威,这种状况危害极大,也相当危险。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外部威胁加剧、内部矛盾交织的特殊历史时期,军委主席对军队的掌控尤为重要。规范军委集体领导下的主席负责制,健全军队治理体系,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确保长治久安的根本性要求。中外治军领军的经验证明,在最高统帅与领率机关中间,不能再增加层次。实行军委集体领导下的主席负责制,主席直接掌握军队重大情况,指挥军队;通过军委集体领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研究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副主席只是协助主席分管某方面工作,对主席负责。各总部直接向主席、副主席报告工作。
二、在横向上,要实现领导机关综合化
前些年的领导机构调整,有成就也有争议,甚至出现了一些“悖论”。诸如,成立军委联指放在总参作战部、成立军委战略规划部也放在总参谋部,似乎总参及原所属机构都不是军委的。按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要求和有关规定,总参就是军委的军事工作部和全军军事领率机关,总政就是军委办事机关和全军政治工作领导机关,军委主席主要通过这两大机关实现对全军工作的领导,过去一度出现过问题,就是因为割断了军委主席与两大机关的直接联系。军事指挥的特点是要集中灵敏高效,不能头绪太多,西方军队一直只有司令机关,设立政治机关是我军特色。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军的领导机关越设越多。总后勤部部长过去都是由副总长兼任的,后来成为与总参总政平行的领导机关;此后又成立总装备部,形成了四总部平起平坐的格局;再后来海空二炮主要领导都进了军委班子,各代表一方利益,没有一个机构能再统筹全局,只好在机构之外另设机构,军委联指、战略规划部等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适应联合作战指挥需要,本可对作战部组织结构进一步改革完善,无需另设机构;全军战略规划本是总参谋部牵头的功能,设一个规格更低的部门更难发挥作用。总部机关是首长的外脑,这种交叉林立、相互制约的状况,必然影响主席和军委对军队建设全局的统筹和集中高效的指挥。
目前,各总部的内设机构也是横向分工过细,部门越设越多。网上热议的内容反映,对改革增设数量更多、规格更高的部门预期很高。我军传统的编制思想是,部队有一个行业,机关就要设一个部门管;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是,专业门类越高度分化,相互联系就愈加密切,领导管理则越要高度综合,军队编制必须适应这一要求。鉴于总装备部已经完成特定阶段的历史任务,可将装备规划和定购职能,按照作战需求牵引原则重新划归总参,通用装备保障部分划归总后;成立国防科技发展部,相当原国防科工委规格,承担国防科技规划、组织研发试验、筹备天军建设、新概念作战手段研究等任务。为便于集中统筹和指挥,总后勤部部长仍应兼任副总长。为保证纪检监察系统工作的独立性,可把军纪委从政治机关剥离出来,成立纪检监察部,直属军委领导。这样,主席和军委抓住军事、政治、监督三块,就能有效掌控全军,以利集中高效地统筹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各总部机关内设业务部门也要精简综合,如总参情报部与外办可以合并,政治机关的组织部门和干部部门也完全可以合并,等等。
三、在纵向上,要力求指挥层次扁平化
现代战争突发性强,作战协同要求高,信息传递、力量使用和打击速度大大加快,需要决策反应灵敏迅速,不允许指挥环节过多。尤其是任何军事行动都涉及广泛的国际国内背景,即使对一些小的军事磨擦处置,也往往需要及时了解有关国家态度和动向,全面分析怎样处理更有利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主动。这些情况只有总部才能掌握,主席和军委才能决策拍板,而其他机构,包括大军区和军兵种领导机关都不具备这种手段和能力。现在,外军多数已把原有的纵向指挥环节砍掉了两到三个,但我军仍将古今中外曾有的大军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等编制层次,几乎全都保留下来,这与现代战争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因此建议:
撤销大军区,设立各战役方向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即战区指挥部。东北、华东、华南方向为陆海空和二炮等军兵种联合,西南、西北为陆空与二炮等军兵种联合,战区指挥部均为总部派出机构,人员组成精干高效,主要承担组织战役训练和作战指挥任务。
设立陆军部,领导全军陆军作战部队建设,把总参主管的炮、装、工、化、陆航等部门划归该部。鉴于多数集团军规模不大,建议适当合并整编,把18个集团军合编为8至12个,根据作战任务和国内稳定需求,对其驻地适当调整。
设立国防动员部,领导全国国防动员系统、预备役部队、边防部队和民兵建设。原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分别改为国防动员局、处、科。
在全军部队中,把目前的军师旅团营,一律改为军旅营编制,减掉两个层次。原有干部的师团两级待遇,参照当年取消兵团级的办法进行改套。
武警部队中,现归公安系统管理的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应统一归武警总部领导,并参照军队编制改革办法,进行相应调整,解决超配、高配、级别设置过高和将军过多的问题。
四、在编成上,要推进作战力量模块化
听党指挥要具体落实到作战单元,不只是党的组织要建立到基层,而且作战力量编成必须符合打仗要求,确保能够有效实现军委作战意图,拉得出、动得快、打得赢。现代武器的杀伤力和摧毁力大大增强,大部队行动极易遭受集中打击;高新技术装备发展又使战场发现目标快、跟踪锁定快、火力突击快、攻防转换快,而传统的大部队作战集结周期长、攻防转换慢,因此必须实现作战单元小型化。现代战争作战规模和样式多变,要根据不同作战方向的不同规模,对部队实施灵活的动态编组,这又要求作战力量模块化,便于随机组合。对规模大的战争或主要突击方向,实行作战集团的密集化、高强度编组;对规模小的战争或次要突击方向,实行小规模编组,做到敌变我变,灵活编组。建议:
陆战部队以旅为基本单位,适度压缩机械化部队规模,减少履带式装甲部队,改建轮式机械化旅,减少步兵、炮兵等一般部队规模数量,增加陆航、山地步兵、特种作战、情报侦察、工程保障、电子对抗和网络作战等力量的规模数量,将摩托化步兵部队改编为机动性高、综合防护能力强并配有车载武器的小型化、多能化部队。
防止讲哪个军兵种重要,就给各级加人升格的倾向,目前海空军和二炮人员编制规模已经不小。海军应按照近海防御和远海防卫并重的要求,压缩近岸防御兵力,加强海上机动作战力量编成,将岸基航空兵逐步改编为舰载航空兵。空军编制人员中现有飞行员仅占1.5%,应收缩保障摊子,增强实战能力,实行基地—航空兵旅编成模式,同时积极发展无人机等新型空中作战力量。空降兵师级部队,可全部改编为作战旅。二炮部队重点是充实导弹旅火力单元,提高中远程打击常规部队比例,尽快健全核导弹实战部署,提升核威慑与核反击作战能力。(昆仑策研究院2014年4月座谈纪要)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