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毛寿龙:把人当工具难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点击:  作者:毛寿龙    来源:民族复兴网  发布时间:2015-05-08 22:32:55

  

1.jpg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学和经济改革的政策,而不是越来越把人当作工具,是中国未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真正走向发达国家的重要选择。  

 

近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认为中国在未来有50%的可能性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楼部长认为,如果能够全面深化改革,在5-10年内推行深化改革的政策,那么中国有可能继续实现中高速增长,从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楼部长提供了一揽子政策建议,包括进行农业改革、户籍改革、合理城镇化。笔者对此非常认同,因为这些改革的目标都是解放劳动力、解放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从而实现中高速经济增长。

 

不过,这些改革政策因为没有与集体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改革相配套,其效果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就解放劳动力的政策来说,楼部长认为,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在于,一系列改革政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未来要继续释放农村劳动力,其方法是减少对农业的补贴,改革户籍制度,还有合理推进城镇化。这的确是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也应该是未来合理的政策。但是,一直以来,这些改革政策只是在政策上进行变革,其内在的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政府权力和农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深度变革,其结果是,农民在计划经济时期是经济发展的“工具”,在改革开放时期同样是经济发展的“工具”。

 

如果只把人当作经济增长的工具而非目的,那么相关分析的理论逻辑则存在明显纰漏。比如有人认为,人口多是红利,年轻是红利,这也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的,因为在政府眼里,人口多意味着可以多干活,而老年人多则意味着要多消费。但在人的市场里,无论什么人都可能是资源,即使是消费,也是市场的机会。老年人多意味着老年人的经济,年轻人多意味着是年轻人的经济。

 

如果按照以上逻辑,由于男人比女人生产率高,所以现在男人比女人多就是人口红利。事实上,真正人的市场是,这些因素都可以化为有利因素。只要把人放在核心,无论男人、女人,无论小孩、壮男、老人,都可能是财富,而非经济增长的负担。

 

所以,应当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而不是从GDP年增速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学和经济改革的政策,从治理的角度来思考改革的政策,让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回归“人是目的”这一点,而不是越来越把人当作工具。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未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真正走向发达国家的重要选择。

 

从人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学和经济增长政策,就要在政策上加入尊重人的因素,从而避免把人仅仅当作劳动力。

 

再回到改革户籍制度,它给每一个人以自由迁徙的权利。这一方面具有经济增长的政策意义,另一方面也有解放人约束权力的制度意义。前者相对来说容易推动。而对于后者,仅仅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来推进政府的治理结构从权力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动政府的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实现政府的治道变革,应该可以在激活人的因素的基础上,激活政府对于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因素,从而在制度层面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