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网上发布中文招募视频。
5月2日,特朗普宣布中情局裁员1200人。
这可闹了个大笑话——中情局连自己都快保不住了,这会儿应聘的,那肯定没编制,谁会去啊?
不过,要说中情局的中文版招募视频,本身就是个笑话。尽管这次的视频跟去年10月发布的“哑剧版”相比已经大有进步,甚至都已经有了故事情节了,但是在中文互联网还是引起了群嘲,气得CIA赶紧关闭了youtube的评论区,免得继续丢人现眼。
中情局在5月1日发布的视频,分为两个版本,名称分别是《选择合作的原因:成为命运的主宰者》和《选择合作的原因:创造美好远景》,分别讲述的是中国一名体制内高官和一名“秘书”的“心路历程”,体现他们的“内心压抑”,并为他们指明了出路——报名加入CIA。
两个视频都只有2分多钟,以人物内心独白的形式体现。
在“高官版”视频中,人物表示同事“都希望取代我,把我踢开,爬上我的位置”,为了“家人的命运”,“我”决定投奔中情局,结尾是用手机联系中情局的画面。
在“秘书版”视频中,主角声称“不能再站在原地不动,我拒绝躺平”,因此要“迈出第一步”,出路自然也是联系CIA。
视频画面色调阴暗,粗制滥造,还租用了一辆带“京H”车牌的奥迪车,以体现“中国官员喜欢奥迪”的网络梗。视频中的人物走进90年代装修风格的酒店,甚至不舍得上几个菜来体现宴席的豪华。最尴尬的是配音的普通话水平,让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随便找个拍抖音的也比这样的口音强吧?
这两个视频如果非要形容,那就是:“史密斯探员”亲自操刀,给“中年体制人”拍了个洗脑版“职场独白”。可惜,编导对于中国体制内的心态一无所知,这洗脑文就根本不会有人信。
这两个视频发布在中情局的社交平台帐户上,它们是新上任的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加强情报收集的最新行动。
对于中情局内部官员而言,这两个视频在大裁员前一天上线更有一番悲壮的色彩。一名中情局官员告诉媒体,一名中情局人员说,相信这些视频能让中国人看到,并达到目标受众,“如果没有用,我们就不会制作更多影片了”。
实际上,中情局的裁员在今年2月份就已经开始了。2月4日,中情局向全体员工提出“买断计划”,承诺向主动辞职的员工提供八个月的薪资补偿。此次将被裁员的1200人中,已经有超过500名选择“买断”方案、提前退休的员工。
特朗普讨厌中情局,他曾多次指责中情局情报官员是“深层政府成员”,意图破坏政府议程。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时任中情局局长哈斯佩尔就在多项调查中反对特朗普的政治立场,使特朗普和中情局结下了梁子。
这一次,不仅中情局计划裁员1200人,其他情报部门也将裁员数千人,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国防情报局(DIA)、设计和运行间谍卫星的国家侦察办公室(NRO),以及分析卫星图像、为美军提供目标资料的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等。这是特朗普清算其所谓“深层政府”的行动的一部分。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总部设在维吉尼亚州的兰利。它的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各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
自成立之日起,中情局就将苏联、中国和东欧诸国视为渗透对象,以击溃社会主义阵营为己任。
然而,中情局却从来不是一个成功的情报机构。在几十年的历史中,它闹的笑话比比皆是。
在前苏联时期,中情局向苏联的渗透活动始终没有好的效果,他们派遣的特工以旅行者、外交官等身份踏入苏联领土之后,一举一动就受到了严格的监视,无法获得有效情报。
在中国,当老蒋败逃台湾之后,残存在中国内地的美国间谍也作鸟兽散去,美国无法招聘到懂汉语的间谍,外籍特工能力欠佳,对情报的分析往往谬以千里。在朝鲜战争期间,听信外籍特工的中情局竟然做出了“中国不会参战”的巨大误判。
直到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发明之后,美国才拥有了监视苏联和中国的利器。但是,很不幸,1960年,飞在2万米高空的U-2侦察机被苏联击落,中情局再次被迫承认自己的失败。
中情局甚至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他们的X账户在2023年就曾被一名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凯文•麦克希汉劫持过。
今年2月,中情局在向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汇总人员信息时,又用未加密的电子邮件泄露了多名情报人员的身份信息,引发外界对其安全管理的严重担忧。
与此同时,中情局在中国的间谍活动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早在2017年,《纽约时报》就已爆料:在过去十年间,中情局已经损失了十多名线人,这些线人大都被安插在中国境内,苦心经营十数年的情况毁于一旦。
中国的国家安全部门先后破获多起间谍大案,一批深藏不露的间谍被抓了出来,并判处重刑。
仅仅在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我国共破获间谍案件百余起,抓获间谍人员数百名。2024年国家安全部公布“十大反间谍案例”后,已有超过200名境外间谍落网,其中美国中情局特工占比达67%。
与此同时,中情局招聘特工的方式有点像不会掩盖自己思维的三体人,一直采用半公开甚至公开的方式。
2003年,中情局招募华裔美国人作为间谍和分析家,在一些面向亚洲的出版物和报纸上刊登了广告。
自2021年开始,中情局通过在网络媒体上刊登广告的方式招揽间谍。美国认为这项举动是适应时代的发展。
除了社交媒体提供的途径,中情局网站上也能直接应聘工作,一切都“公平公正公开”。
不过,无论中情局是公开招聘,还是秘密发展,他们想在中国展开间谍网络可没那么容易。我国正在加强反间谍立法,同时加强国家的情报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高对情报的保护能力。包括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信息加密、人员审查等方面的工作,防止情报泄露。
此外,我国公众的反间谍意识也都很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在这个全民上网的时代,维护国家安全,不泄露敏感信息,不该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已经几乎成了全民共识。扎得篱笆紧,不怕野狗来,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就看美国怎么表演了!
作者:疾风倁劲草;来源:环时深度视野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