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
——重温陈云财经工作方法
曹应旺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陈云同志的一生,是伟大、光荣的一生。他树立的崇高精神风范、创造的丰富领导经验、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体会,陈云之所以能在财经工作中屡建大功,每遇经济困难由他主持解决总能化险为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思想方法对头。正如他所说:“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他的财经工作方法是他卓越的财经智慧的突出表现,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陈云的财经工作方法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方法在财经工作中的运用
“百分之九十”与“百分之十”——正确处理调查研究与决策的关系
陈云每解决一个重要的财政经济问题,每作出一个重大的经济决策,事前都有一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过程。他在主持全国财经工作期间,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调查研究事例。他对调查与决策的关系有许多重要论述。第一,陈云指出了调查研究与制定政策之间的本质联系。调查研究在先,制定政策在后;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的基础;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掌握了全面的实际情况,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制定出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政策。第二,陈云指出了调查研究与制定政策之间量的关系。领导者要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花在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上,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制定政策。第三,陈云指出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这个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要向敢于跟你讲真话的人调查研究,以求掌握真实情况。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避免决策失误
陈云认为有不同意见是好事,大家都不说话,那就天下不妙。一有错就有人骂,容易改正。如果人家天天喊万岁,一出错就是大错。他听汇报常说一句话:“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他每一次做调查研究,都要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大家敢于言、尽其言。陈云所作的决策之所以很少失误,是由于他注重调查研究;而他的调查研究之所以能成功、能掌握真实情况,在于他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西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从基础出发、从基础做起
为解决上海刚解放时的困难,曾一度设想把工厂搬出上海。陈云到上海调查研究后否定了这一设想。后来,他说:上海的许多工厂都是联在一起的,要造成一个大的工业城市,一定要有各种各样的工业打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行。“沙漠里头就不能有喜马拉雅山,一定要有西藏高原才行。”这体现了他从基础出发、从基础做起的财经工作方法。陈云认为:经济与政治、军事、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是基础;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农业是基础。在各产业部门中,除农业之外,陈云把水利、交通、地质工作放在基础的位置上,强调其先行作用,认为国家建设必须从基础做起。陈云主持全国财经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与他善于从基础出发、从基础做起是分不开的。
“挑两筐鸡蛋”与“走钢丝”——从平衡中求生存、求发展
“瓜皮帽”与“水烟袋”——从战略上着眼考虑财经问题
“三斤黄豆”与“半斤鱼”——从细微处着手解决财经问题
陈云是登高望远的经济战略家,同时是关注细节的经济管理家。他重视算大账,同时也要求算小账,是精于打算盘、善于算账的财经领导者与管理者。60年代初,为解决人民生活困难问题,陈云提出每月供应三斤黄豆和半斤鱼。这是他从细微处入手解决财经问题的一个具体的例子。1961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陈云在青浦农村调查得出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种小麦不如种蚕豆”的结论。这是他重视细节、从细微处入手解决财经问题的又一个例子。陈云在贯彻落实战略决策时,总是重视通过一个一个的细节去发挥作用。比如,为实施粮食统购统销,他抓住了定产、定购、定销等细节。陈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细节,这是其决策成功的重要基础。他在执行中注重细节的落实,这是其决策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
“挤牛奶”与“削萝卜”——正确解决增收节支问题
“对支出用‘削萝卜’的办法,对收入用‘挤牛奶’的办法”。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了从根本上稳定金融物价、保障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而提出来的方法。“挤牛奶”,就是尽力增加可能增加的财政收入。“削萝卜”,就是尽量削减一切应该削减的支出。这是陈云对开源节流财政原则的运用和发展。他毅然反对搞赤字财政、走多发钞票的路。1985年2月,他批评:“现在钞票发行失控。一年发多少钞票,要有人把关,而且必须由总理或者主持经济工作的副总理把关。”1988年10月,他说:“从全局看,在几大平衡中,最基本的是财政平衡。要扭转当前混乱的经济局面,首先要靠财政平衡、特别是中央财政平衡。现在票子发得太多。票子发行的权力要高度集中,我看还是要‘一枝笔’。”
“七分经济,三分政治”——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陈云认为,做经济工作的人,对思想政治工作注意不够,就很容易产生事务主义。如果不注意扭转,就会变得目光短浅。他也反对离开经济这个基础去搞空头政治。他指出:“倒过来,‘三分经济,七分政治’,行不行?这也是不行的。”总之,“只要我们按照‘七分经济,三分政治’长期做下去,有可能保证工作不犯大错误。”“七分经济,三分政治”,是陈云主持财经工作的指导性原则之一,虽是针对如何改进商业工作提出来的,但却适用于指导所有财经部门的工作。“七分经济,三分政治”,既指出了经济是基础,政治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同时量化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这是陈云经济智慧的特点之一。
陈云主持全国财经工作取得那样大的成功,除了方法对头,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坚定地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不断地努力学习。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来源:“红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本文原载《北京日报》2025年6月30日第12版,有删节;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中央军委干部团二万五千里长征(附:中央军委干部团成员名录(部分)2025年4月更新版)
2025-04-06宋任穷将军《忆长征中的红军干部团》(附:中央军委干部团成员名录(部分)2025年1月更新版)
2025-01-19•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