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胡懋仁 | 乐观与悲观
点击:  作者:胡懋仁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2-01-11 18:32:53

 

在社会中,有不少负能量的东西,但也有更多正能量的因素。这样的情况一定会长期存在下去。任何只抱有美好的想象来看待社会,或者只抱着鄙视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都有较大的片面性。


1.webp (30).jpg

 

在今天中国的社会里,经常能看到一些暖心的新闻。公交车上,有人突然发病,全车乘客都一致赞同,让公交车司机先把病人送到医院去治疗。在马路上,有人被卷到汽车轮下,很多人赶过来,一齐用力,把车辆抬起来,将车下的伤者抬出来,送到医院救治。人们看到这样的消息,心里都是很温暖的。

 

当然,也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让人不那么愉快甚至让人感觉到沮丧的消息。社会中,某些人也有不少恶的习俗,有不少并不良善的居心。他们给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是那些让人不舒服、不愉快的感受。而在网络上发布这类消息的人,他们当中会有一些要对此极力渲染,似乎我们的社会在这样的氛围中是很灰色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是无药可救的。

 

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集合体,从来就不是单色体。因此,在社会上,有积极的、正面的,让人暖心的事物,也有消极的、负面的,让人寒心的东西。人们从来到这个社会上,总是受到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人们的身上,这种诸多因素的影响就可能给人们带来很不相同的烙印,人们在社会上的表现也必然不尽相同。

 

有人说,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如何地好,如何地阳光。这些确实也是事实。但是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同样也存在着人性的恶。有的人,为了私利,诬告他人,编造谎言。也有的人,居心叵测,处心积虑,打小报告,编造黑材料。然而,与此同时,在学习雷锋的过程中,仍然涌现出大量的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这样看起来很不协调的现象,在我们那时的社会同时存在,这难道是不能理解的吗?

 

如果人们看待事物、看待社会过于简单,那么就完全可能不能理解这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当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从学校毕业了,要走向社会了,他们的心里总会或多或少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担心。家长们常对自己的孩子说,社会太复杂了,你们一定要当心。他们也会担心,社会是个大染缸,搞不好会被染上五颜六色的但却是乌七八糟的东西。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但是绝大多数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并没有都被染成这种乱糟糟的颜色,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能够健康成长的。

 

在社会中,有不少负能量的东西,但也有更多正能量的因素。这样的情况一定会长期存在下去。任何只抱有美好的想象来看待社会,或者只抱着鄙视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都有较大的片面性。

 

今天的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物质文明上,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成绩,另一方面,在精神文明上,中国社会也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陈腐的,消极的,令人厌恶的东西并没有从根本上消失。有些阴暗的东西,一些丑恶的东西依然存在,而且也在伤害着我们的这个社会。黄赌毒,没有绝迹,贩卖妇女儿童的现象也没有彻底根除。家长们总在告诫自己的孩子,如何面对那些有可能伤害自己的陌生人。这样的告诫,这样的警示,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不能因为存在着这种丑恶的现象,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就应该是完全阴暗的、负面的,甚至是绝望的。

 

在我的一些公众号文章的留言中,总会看到这样的话语:你好像不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你好像是从外星来的。其中的意思就是我没有看到今天社会中的那些丑恶与肮脏的东西。在我的文章里,似乎都是光明的东西。对这样的留言,我基本不予回复。

 

在我这个年龄上,什么没有见过?我见过的,自然会有很多丑恶与肮脏的东西,当然也见过很多光明的与积极的东西。但是,在我的心里,对于我们的社会,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还是充满着希望与乐观。在我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积极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能量会越来越大;而消极的东西总是会一点一点地被克服掉。这也是客观存在的规律。

 

当然,在某个阶段的消极因素被克服之后,一些新的消极因素还会在新的环境中以新的形式生长出来。那么人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地克服这些新增长的消极因素,同时还要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社会就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也会有过这样的情绪,如果看到光明的东西,就会感觉一切都是光明,一切都是美好。这会让我们的心情很愉快,很乐观。而当我们看到那些不光明的因素的时候,心情就可能一下子跌落下来,似乎一切都是无望的,那些消极的东西会成为压倒一切的东西,因而心情就会非常低落和沮丧。这种情况在人们的年轻时代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过。

 

毕竟,人们在经历过青年时代之后,多少都会成熟一些。至少会存在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当然,人与人之间也仍然存在着差异。那些乐观的人会依然保持乐观,而有些惯于悲观的人,也不太容易转变过来。然而,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我们看问题总是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观察、来分析,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人生在世,总是要成长的,这与年龄的长幼无关。看到成长的人,乐观的因素就会多一些。而更多倾向悲观的人们,有可能没有更大成长的动力了。他们的不幸不在于悲观的情绪,而在于看不到成长的空间与前景。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微信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