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世界秩序》和《论中国》读后——百岁老人的洞察
点击:  作者:往语    来源:往语无涯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05 10:47:09

 

“当年周恩来总理和我就宣布我秘密访华的公报达成一致时曾说:‘这将震撼世界’。40年后,倘若美国和中国能够同心协力建设世界,而不是震撼世界,那将是何等大的成就啊!”——基辛格

 

书:《世界秩序》(基辛格,2014);《论中国》(基辛格,2011

 

总体:值得读,通读,精读

 

体会:基辛格2023年去世。2023年中段看了这两本书。这两本书充分呈现了基辛格世界秩序观。《世界秩序》回顾了欧洲、中东、亚洲、美国近代至今的外交史;《论中国》集中于基辛格眼中的中国近代以降的外交史。两本书出版时间相近,一脉相承。

 

我理解,基辛格的世界秩序观的核心是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以应对当下国际秩序所面临的挑战。这种现代化是合法性和权力的平衡合法性,是价值观/“正义”的范畴,意味着普世价值(一定程度也是美国所推崇的意识形态)+同时对其他价值体系的宽容,对无道德指引、没有方向感的旧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注入的“现代性”;权力(中文版译为“权力”,或许译为“实力”更合适),是秩序/强制力的范畴,意味着维持“价值”/“正义”的强制执行机制,是对威斯特伐利亚的原有的“不干涉”、“均势”的继承和升级。这个世界秩序观,本质上是在美国实力主导和价值观引领下的均势、克制、合作、共赢

 

这个世界秩序观落脚到中美关系,基辛格显然早在2011就非常清楚看到中美关系可能的迎头相撞。他开出的药方是,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该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中美应当发挥远见,构建与西太平洋共同体类似的“太平洋共同体”,最终实现康德所说的永久和平,避免巨大的冲突和灾难

 

总体而言,基辛格是个充满古典气息的外交家。我想,这来源于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麦等的外交艺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均势理念、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深植于其头脑。其“合法性+权力”的理论,也体现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混合色彩。有一点应该是可以肯定——他致力思考的还是“和平”,而不是“冲突”。按他的说法,他“终生都在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反思如何缔造和平”。

 

但是,从两书成书后的10年后的目前情况来看,基辛格的“太平洋共同体”的建议,恐怕还是过于乐观与理想主义了

 

作者:往语;来源:往语无涯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