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当代社会剥削已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点击:  作者:之乎者也Q    来源:科普学习团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4-21 10:34:10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类社会本应朝着更加自由、公平、幸福的方向迈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剥削,这一曾被认为属于旧时代的词汇,如今以更加隐蔽、系统、智能化的方式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变得更加普遍而深刻。不同于以往赤裸裸的强制和压迫,如今的剥削常常披着效率”“选择”“竞争的外衣,使人难以察觉,却后果更加严重。

 

它不再只是某个雇主对个体工人的剥削,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行业或群体,而是通过社会制度、资本逻辑和技术系统,逐渐渗透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之中。从职场、平台经济,到教育、住房、消费,每一个我们赖以为生的领域,都可能成为剥削运作的场域。这种剥削不仅是物质的压榨,更是对人的时间、尊严和未来的系统性掠夺,令人深感愤怒与无力。

  

首先来看职场,作为绝大多数人生活的核心部分,已成为剥削现象最为严重的场所之一。在一些行业,所谓的“996工作制甚至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行业标准。员工们被要求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却往往拿着并不匹配的工资。这种超时劳动往往没有加班费,更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等于企业合法化地从员工身上获取额外价值。

 

更糟糕的是,这种高强度劳动不仅剥夺了员工的时间和精力,也侵蚀了他们的生活空间和心理健康。在卷文化奋斗话术的包裹下,年轻人被动接受这种以命换钱的生活方式。一旦反抗,便会被贴上不努力”“不服从的标签,甚至被边缘化。剥削变得合理合法,甚至变成了某种成功学的组成部分,而真正的问题却被遮蔽了。

 

与此同时,平台经济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剥削方式的升级与演变。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型劳动者表面上看似自由灵活,但实质上却被算法紧紧控制。他们没有稳定的合同、没有基本的社保保障,更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他们的工作状态、收入水平完全由平台系统决定,稍有怠慢就可能被降权、罚款,甚至封号。

 

 

这种看似自由职业的表象下,是无数人在高压之下昼夜奔波。他们可能要在严寒酷暑中穿梭城市,为了多跑几单不敢休息一分钟。他们看似是自己的老板,却被平台牢牢掌控,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契约奴工。技术,本应解放人类,如今却成为新的锁链,而剥削也因技术的精密化而更难被发现和抗拒。

 

除了劳动领域,教育也成为一种新形式的剥削工具。在理想中,教育应当是改变命运的通道,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桥梁。然而现实中,优质教育资源被极少数家庭垄断,贫困家庭的孩子即使再努力,也很难突破阶层的天花板。培训班、补习机构、择校费等各种隐性成本,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而那些掌握资源的家庭,可以通过学区房、海外教育、社会关系等手段轻松为子女铺路。这种不公平的起跑线,将教育变成了一场不对等的竞赛。底层家庭不但要为孩子拼命供学,还要承受心理压力和未来焦虑。这种教育体系,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代际剥削,让弱者一代代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住房问题同样是当代剥削的集中体现。原本居住是人的基本权利,如今却被房地产资本彻底绑架。房价飙升,租金高涨,无数年轻人为了买房,不得不举债、啃老,甚至牺牲未来几十年的自由。房产从基本生活必需品变成了金融工具,被炒作、囤积、投机,使普通人只能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中苟且生活。

 

更令人愤怒的是,许多城市的公共资源也与房产高度绑定,买不起房便意味着孩子无法享有好的教育资源,甚至连基本的医疗、就业机会也会受到限制。住房成为通往一切资源的门票,也成为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资本对基本生活权利的控制,是极具破坏性的系统性剥削。

 

当代剥削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并非以传统的暴力、命令方式出现,而是通过规则、制度与算法的温和外表,逐渐让人们接受、内化。人们被教育去自我优化、不断竞争,却不知早已深陷系统性的榨取逻辑之中。剥削不是一瞬间的压迫,而是一种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消耗,是在看似自由中失去选择的无力。

 

 

更糟糕的是,社会舆论和主流话语往往对这种剥削视而不见,甚至助纣为虐。将个体的贫困归因于懒惰,将制度性不公归结为能力不足,把压榨包装为努力的象征。这种思想麻醉,不仅掩盖了问题的根源,还让受害者在心理上陷入自责,失去抵抗的动力。这是当代社会最深层、最隐蔽的剥削形式之一。

 

面对这种令人发指的现状,我们不该沉默,更不能默认剥削是理所当然的社会结构。我们需要重拾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揭示隐藏在繁荣之下的制度性不公,呼吁政策的改革与结构的调整。从完善劳动保障,到打破教育资源垄断,再到住房合理分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公共力量的参与与推动。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这种高度隐形却无处不在的剥削模式,让重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而不是资本运作的工具。剥削从来不应成为现代社会的常态,更不该被粉饰为成功的代价。只有当剥削不再隐藏、麻木、不再合法化,我们才能迎来真正的社会进步与人性回归。

 

作者:之乎者也Q;来源:科普学习团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当代社会剥削已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2025-04-21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