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吴洋:站在西方角度谈“与病毒共存”,是非常要命的盲从思维
点击:  作者:吴洋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1-08-15 12:15:10

 

 

最近,张文宏医生在微博上一个发言让“与病毒共存”这个词火了。当然准确地说,应该是引起网络轩然大波。骂汉奸者有之,称赞者有之,一时间网络成了舆论撕裂的战场。这是需要统一全体人民意志战胜病毒的关键时期,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张文宏医生在729日的微博中是这样说的:“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我们曾经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事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

 

作为传染病学方面的专家,以及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既有理论功底,也有实践经验,应该说,他的观点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判断力,但为什么会引发轩然大波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与病毒共存”的西方观点让人浮想联翩。

 

从网上查询来看,“与病毒共存”这个词,早期出现在2020426日的“参考消息网”,标题为《牛津大学教授认为:人类须学会“与新冠共存”》。转载的是BBC采访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198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93年获得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对当时英国和全球疫情进行一个判断。值得一提的是,张文宏1987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算是陈铮鸣的小师弟。

 

在这篇采访中,陈铮鸣说了这样一段话:(当时英国的群体免疫)这是不得已为之。因为任何抗疫必须顾两头,一方面要保护健康,一方面要保护生产。整个经济民生停摆,时间一长,可能带来的对民生、健康的影响会超出新冠病毒带来的危害。封城不可能长期执行下去。我们要学会“与新冠共舞”

 

这时的“与病毒共存”讲的还是西方自己。原来西方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通过清零的方式来消灭病毒(后来中国实现了),只是在维持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前提下放开人员流动。从西方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保持防控和民生平衡的科学举措。但问题是,发展中国家一旦出现病毒输入,没有西方发达国家的实力来实现低感染率和死亡率,他们怎么办?包括后来我们看到西方疫苗垄断所导致的落后国家无疫苗可打,这些都说明,全球视野下的西方“与病毒共存”主张,并不是全球领导者应有的负责任的表现。另外,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倡导全球一起讨论如何“与病毒共存”,其实就是大家一起研究如何替西方不作为背锅。

 

所以,只站在西方角度谈数据,而不是站在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角度思考问题,是一个非常要命的盲从思维。

 

而“与病毒共存”这个观点与中国挂上钩,则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比如BBC中文网站202186日刊登的《新冠疫情:“成功的受害者”中国能否放弃“清零”与病毒共存?》。内容无需赘述,仅看看标题即可自行脑补。

 

比如810日,彭博社发文称中国病毒清零的防疫策略将使其未来几年面临被孤立的危险。

 

虽然没有从网上搜索到早于729日的西方报道,但不得不承认“与病毒共存”已经成为西方的惯性思维了。

 

202189日《中国新闻周刊》以《欧美各国选择与病毒共存:放开了,会怎样?》为题,介绍了西方防疫现状,其中有一段话:后疫情时代已经到来,当新冠病毒被认为难以清除,如何与病毒共处?一些国家开始激进地宣布退出新冠大流行,用一定的健康代价换取社会的正常运转,一些国家依然持续不懈地努力,将感染数量维持低水平,还有一些国家处在转变的过程中。

 

西方显然是希望,中国能尽快成为第三类“处在转变的过程中”的国家,进而和他们步伐一致成为第一类“用一定的健康代价换取社会的正常运转”的国家。

 

由于中国民间普遍的共识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骇人听闻,是抗疫失败的表现,中国绝不能出现这样悲惨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间对西方提出的希望中国能“与病毒共存”具有天然的警惕性和戒备心。

 

另外,从武汉疫情初发,美国就开始各种抹黑攻击,尤其是紧紧咬住溯源问题不放,力图打压中国,推卸责任并谋取私利,其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方方的“武汉日记”以及乌合麒麟的漫画《为弄臣加冕》,这些都表明了,疫情已经被西方政治化,并且在中国民间也已积聚起民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间也顺理成章把抗疫从医学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来看待,“与病毒共存”划归政治性问题也就成为必然。

 

因此,在这个巧合的时间段内,在我们还没彻底看清西方突然关心背后有多少“私货”的情况下,张文宏医生也提出“与病毒共存”的观点,自然会在医学专业研究领域之外,让人浮想联翩,于是乎,网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热闹非凡。

 

二是“与病毒共存”的解读非常宽泛。

 

“与病毒共存”能有几种解读?至少有以下几个。

 

1、干不过病毒,那咱们就群体免疫吧(英国);

2、大号流感,病毒会不断退化,降低毒性和致死率,所以不必太在意(美国);

3、我只要做好自己就成,哪管他洪水滔天(印度);

4、清零是不可能的,只要保证医疗体系不被挤兑就可以放开了(德国);

5、战胜疫情,坚持清零(中国)。

 

由于“与病毒共存”必须考虑疫苗接种率,所以在以上几条中不再重复这个条件。

 

目前可以明确的几个情况是:

 

1、疫情已经被西方政治化,成为攻击中国的工具;

2、病毒不仅没有退化,反而进化得传染性更强、致死性更强;

3、西医没有特效药,疫苗保护有限;

4、病毒致死率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低,但在发展中国家仍然保持很高的比重(秘鲁达到9.3%/83日数据);(这也警示我们,中国一旦大面积感染,致死率也会呈现落后地区高于发达地区,农村高于城市的局面。)

5、美国、印度正以亲身经历展示着“与病毒共存”的人间惨剧,让人不寒而栗。

6、从武汉的情况看,中国一旦大面积感染新冠病毒,医疗体系一定崩溃;

 

显然,在各种矛盾、各种未知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谈“与病毒共存”,任何一个不同的立场都会做出泾渭分明的解读。

 

传播学认为,发表的观点解读空间越大,争辩就会越激烈,造成的矛盾就会越突出,曝光率就会越高。这一般都是搏出名的网红善于操盘的手段。而以此制造出舆论海啸,在当前内忧外患的大形势下,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合适的。

 

三、专业领域和网络领域是有区别的。

 

在专业领域,比如会议、文件、研究调查报告等等,发表观点会清晰准确、逻辑严密,有论证,有思考,有结论,有建议。在普通人看来,要参考、学习、遵守,遇有疑问则需要逐级反馈(或者拨打12345),否则会承担不可预期的风险。

 

在网络领域,尤其是微博等资讯平台,言论是碎片化的,随时刷屏的,所以没有长篇大论,絮絮叨叨,只有言简意赅的个人观点。所以在这些平台上,人人都是意见领袖,人人都有权发表不违法违德的个人主张。张文宏医生既然选择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然就等同于默认接受了这个游戏规则,就要包容其他网友合法合德的“指指点点”——哪怕对方只是一个摆着小摊玩着手机的小老百姓。

 

所以,能驾驭专业和能驾驭网络是两回事,需要分开看。从个体角度看,专业好并不代表网络就一定玩得转。从网络角度看,碎片化的只言片语有争议并不代表专业能力就不行。但在这两个角度中,关键是第一条:专业好且有网络话语权的人,使用话语权的时候尤其要慎重。第一条掌握好了,就不存在第二条的问题。

 

从全世界疫情发展情况,以及美国栽赃嫁祸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新冠病毒对中国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医疗范畴,而成为对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等全方位、全领域的影响,甚至是未来国运的影响,这样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医学工作者,或者一个普通人的认知。比如我们谈到防疫严控和民生保障之间的平衡,显然这不是在微博这样的平台上只言片语就能说清楚的,也不是站在一个个人视角就能理清全局的,需要每一个人自觉与国家的判断和指引保持高度一致,在这个大局之下去思考,去提出合理化建议。

 

我们现在回头假设一下,如果张文宏医生没有发这条微博,肯定不会掀起如此暴风骤雨般的网络内斗,如果张文宏医生更严谨地说明一下,比如“等病毒毒性降低、传染性致死率降低到某种程度以下,疫情防控状态可以做出调整”,这样也不至于让大家对“与病毒共存”浮想联翩,吵成一团。

 

人红是非多,说话需谨慎。以目前的形势看,谈“与病毒共存”为时尚早了。

 

作者:吴洋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