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胡懋仁:腐败分子与公知们是有一个共性的!
点击:  作者:胡懋仁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1-07-11 10:00:23

 

1.webp (27).jpg

在目前的形势下,境内的公知是在抓狂,还是在隐忍,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绝对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中有人说了,准备了几十年,没想到一朝之后,居然落败如此。他们会有愚公移山,不屈不挠的精神吗?这事说不好。或许他们中有的人会准备继续捣乱下去,但也可能有人已经心灰意懒,打不起精神头来了。

当然,我们绝对不能对这些公知们的所谓绝望抱有过大的期待。或许其中有的人有点绝望,但肯定有人还要打算干下去。另外,在有些公知要退出江湖之后,还会有新的公知走进江湖,这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追舔西方资产阶级,抹黑中国,猖狂反共的企图不会有任何改变。

当年,公知在抹黑中国时,特别喜欢利用当时国内十分猖獗的腐败现象。其中一个观点就是说,中国的腐败是中国的制度造成的。所谓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按照这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没有所谓绝对的权力,因此就不存在绝对的腐败。

这且不说,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腐败一点也不罕见,而且很多在中国被认定的腐败现象,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那里,不仅不是腐败,而且是合法的行为。官员经商、所谓商人向官员的政治捐款,在中国都是腐败,但在西方资本主义那里,都不算成腐败。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加大了对腐败的打击,老虎、苍蝇,要么被打,要么被拍。人民群众对腐败的严厉打击拍手称快。我们的制度没有变,但腐败现象确实减少了很多,公知们再也无法拿所谓腐败问题来指责中国的社会制度了。

其实,公知们并没有什么好心眼希望中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拿腐败问题牵连上制度问题,根本目的就是要推翻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也有公知说什么,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吗?润滑剂在机械的运转中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公知们的意思就是,腐败也是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为什么公知们对于同一个腐败现象,会有两种绝对相反的态度?因为关键就在于,他们从来不想什么反腐败,不过是利用腐败来为他们的阴谋服务。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些公知们的屁股也未必是干净的。他们之中有人拿到手里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本身就有很多疑问。有的是从国外NGO那里拿到的反共经费,有的是从资本手里拿来的赞助经费,就是为了给资本势力搽胭脂抹粉。前些年,有些打着专家旗号的公知,拿了资本势力的钱,在各种公开的讲座上为资本出力,讲出各种忽悠百姓的钱来为资本效力的事情来。严格说来,这些钱的来路都是有问题的。追究起来,都能算上非公职人员的腐败。如果真的要反起腐败来,他们的这些收入都有问题,所以他们也会成为反腐败的对象。对于这些情况他们肯定是不能承认的。

在党和国家的反腐败高压之下,国内现在的腐败现象确实大大地减少了。有的人不得不有所收敛。当然也有的人总有侥幸心理,不想收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不断有一些高官近来纷纷落马。这同样也在告诉我们的人民,反腐败一天都没有停歇,任何企图侵占人民利益的腐败分子,不要幻想有一天,反腐败就像过去搞政治运动一样,闹腾一阵子就会过去。这把反腐败利剑,时刻高悬在腐败分子的头上。

其实,腐败分子与公知们是有一个共性的。那就是,腐败分子希望中国也走上一条资本主义道路,公知们当然也是希望中国能走上一条资本主义的道路的。中国的腐败分子与当年苏联解体前,大多数苏共领导干部的想法是有共性的。那些苏共官员都希望苏联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样,他们通过特权所获得的权力和利益就能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庇护下,成为他们自身和他们所在家族的永远的财产。中国的腐败分子也是这样打算的。某些原来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不就是通过所谓管理层收购(MBO),把国家资产变为他们个人的资产的吗?而这种强占国有资产的做法,不就是把国有企业变为私营企业吗?把公有资产变成私人资本,就是一条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幸亏,党和政府及时停止了这种所谓MBO的错误做法,挽救了更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但是那些已经得逞的,或者想得逞而未得逞的人们,是极不甘心的。用过去的老话说,他们人还在,心不死,不甘心失去他们几乎要到手的巨额财富。

人还在,心不死,同样也适合于当下的公知们。在人民的觉醒与强大的力量面前,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不得不有所隐忍。然而,在他们的骨子里,他们是蔑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的。他们的唯心史观也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他们总觉得他们的主子,美国与西方的帝国主义的力量是强大的,因而,他们得到主子的撑腰,他们自己的力量也是强大的。这样的幻想充斥着他们每一天的不甘和绝望。

不论公知分子们是否承认,也不论腐败分子们是否认可,这两类人在有着共性的。说他们之间心有灵犀也不过分。固然,公知们也知道腐败分子名声太臭,不想跟他们走得太近。但在实质上,他们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物以类聚,臭味相投,这本来就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有修订)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