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邵建忠:志愿军一次没有实施的战役
点击:  作者:邵建忠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5-12 14:43:06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间,由于朝鲜与韩国的边界线没有确切地划定过,所以双方在边界的擦枪走火事件及对峙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还使局势近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尽管如此,双方基本上均保持了克制的态度,始终遵循和维持着边界的现状,没有大的越界行为,维持了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的和平。

 

朝鲜和韩国的边界是以北纬38度线为界的,这条线把朝鲜半岛分成了两半。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同盟国协议把这条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二战结束后,北部成为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南部则成为了大韩民国。这条线长度约248公里,宽度约4公里。19506月,朝、韩之间爆发了战争,北纬38度线便失去了对双方的约束力。经过了两年多的交战到停战,双方又基本上回到了战争前的状态,但两国的边界线却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今天这样的形状。当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它已经是由一条直线而变成了s形状。那么这样的边界是怎样形成的呢?

 

众所周知,从195010月到1951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并肩作战,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在强大的中国军队面前,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得不停止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双方的对峙状态也基本上就维持在了38线附近。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双方没有再战,因此,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边界。

 

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虽然还没有制空权,但在朝已有陆军16个军48个师,7个炮兵师、4个高炮师,4个坦克团、9个工兵团,3个铁道兵师和两个直属团,另加其他机关部队,总兵力已达95万人,已经能够牢牢地把战线稳固在38线附近,美军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尽管自己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但也没有能力再把战线向前推进一步。

 

 

从当时双方军队占据的地盘情况来看,联合国军占据着38线以北较多的地方,而志愿军则是占据着38线以南相对较少的地方。这让中、朝一方觉得有些吃亏。针对这一情况,志愿军领导经过权衡和酝酿,想把38线以北被联合国军占领的地方完全夺回来,因此就制订了一个作战计划,也就是现在保留下来的,而没有实施的第六次战役计划。

 

联合国军在38线以北东段东海岸占的地盘较多,但大多是一些山地。而在38线以南的西段西海岸,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却占据着包括开城、板门店在内的一块平原,及延安半岛和翁津半岛。美国人最早提出要以38线为界,但在此情况下他看到对自己不利,就不再提以38线为界了,而中朝一方却提出了要以38线为界的主张,要求美军把38线以北的山地划给朝鲜,而志愿军把38线以南的平原也划给韩国。此时,美方的谈判代表却不干了。他们认为如果交还了38线以北的地方,从地形上看,美方在后撤之后,难以重新攻取。而中、朝一方在交还38线以南地盘后撤以后,则很容易被重新攻取,所以美方认为这种方案不公平,不接受中、朝一方的主张。

 

在谈判中,美方不但不同意以38线为界,反而认为自己有空中优势,以为在军事上能够得到补偿为借口,无理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38线以北中朝军队控制的阵地内,企图不战而攫取北方1.2平方公里的地方。面对美方的挑衅和讹诈,中方也做好了军事斗争的准备。由于中、朝一方不接受此方案,从而使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为了打破僵局,志愿军领导层曾经酝酿了好几次,准备发起第六次战役,把战线推进到38线位置,已利于以后的谈判。

 

由于战场形势的变化,志愿军领导经反复权衡,认为东线山区虽然在军事地形上有利,但却都是秃山,比较贫瘠。西线平原地区虽地形上不利,不太好守,但比较富裕,离南朝鲜首都汉城也较近,可对其形成一定的威慑,从军事战略上来说与我方有利。而且当时双方已成势均力敌的僵持局面,任何一方想改变既成现状,都很困难,而且中、朝方已准备同意以实际接触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的方案了。基于以上原因,既然美方不同意交换,那么边界线也就只能如此了,因此,志愿军总部制订的第六次战役也就没有实施,这也就是形成今天的朝、韩s形状边界的原因。

 

(作者:邵建忠;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邵建忠:志愿军一次没有实施的战役

    2025-05-12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