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伟群:读毛泽东同拉丁美洲同志谈话的启示
点击:  作者:伟群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5-21 12:42:12

 

 

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形势处于冷战对峙的关键阶段,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持续升温。此时,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成为冲击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重要力量。19591月,古巴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这一事件极大地鼓舞了拉美乃至全球的反帝斗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于195933日与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共产党领导人进行谈话,深刻分析国际局势,为反帝斗争提供思想指引与战略方向。谈话中,毛泽东以深邃的洞察力与广阔的视野,从战略高度、统战艺术及哲学思辨层面,为国际反帝斗争与亚非拉民族解放事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指引。这些思想深刻体现了对矛盾的精准把握与巧妙利用,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革命实践,更在历史长河中彰显出永恒的价值。

 

一、战略擘画:利用帝国主义全球扩张矛盾重塑格局

 

毛泽东将亚非拉视为反帝斗争的关键后方,敏锐指出帝国主义在全球扩张中制造了多重矛盾。美国在西太平洋、中东、拉美等地四处插手,其力量分散在不同区域,形成了自身难以调和的矛盾。例如,中国在西太平洋对美国力量的牵扯,与拉美地区的反美斗争(如古巴革命)相互呼应,利用了美国妄图全面控制却力不从心的矛盾。

 

毛泽东生动地批判道:文明国家把军舰开到西太平洋来,这能算文明吗?美国还把军舰开到中南美去,你们国家派了军队到美国去吗?这样看来,谁文明一些呢?我们要文明一些,因为我们没有派军队到美国去。这种对帝国主义文明伪装的犀利揭露,深刻揭示了其侵略本质。他强调,亚非拉国家应利用帝国主义在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与力量分散,积极开展反帝斗争,使帝国主义顾此失彼。通过这种对矛盾的利用,打破帝国主义的统治链条,为社会主义阵营及亚非拉国家创造更有利的斗争环境,推动世界反帝力量从分散走向联合,重塑了冷战初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二、统战智慧:善用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矛盾凝聚力量

 

毛泽东对阶级联盟的论述,深刻体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矛盾的利用。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又因自身剥削本质而恐惧共产党、具有动摇性。毛泽东辩证地看待这一矛盾,主张利用其反帝的一面,将其纳入反帝统一战线。

 

他亲切地说:我们这些国家所处的地位相同,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经济发展水平也差不多,同是所谓不发达的国家。我看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朋友就高兴。这种平等、亲近的态度,有力地凝聚了亚非拉国家的情感。在拉美及亚非拉国家,共产党可联合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进步力量,共同争取民族独立与经济自主。例如,在反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与政治压迫的斗争中,充分发挥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领域的一定作用,同时警惕其动摇性,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使其成为反帝力量的一部分。这种对矛盾的利用,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减少革命阻力,增强反帝阵营的广泛性与包容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灵活变通的精神,为亚非拉国家在复杂的阶级结构中找到团结反帝的有效路径。

 

三、哲学思辨:透过矛盾表象揭示本质的思想锋芒

 

谈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集中体现在对文明野蛮矛盾的重新定义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上。毛泽东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垄断,以实践为标准揭示了帝国主义文明表象下的野蛮本质。他幽默而深刻地指出:崇拜美国的人说美国科学和工业都很发达,了不起,什么都好,甚至有人说美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好。后来经过慢慢说服,他们知道美国的月亮不一定好,也许中国的月亮还好一点。这种对文明野蛮的辩证分析,颠覆了传统偏见,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同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帝国主义在亚非拉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与知识分子队伍。尽管帝国主义为自身目的发展工业、培育人才,却客观上为革命准备了阶级力量与智力支持,这是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因素的生动体现。这种对矛盾本质的揭示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不仅为拉美共产党人提供了理论自信,更让人们认识到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在艰难的斗争中保持坚定信念,利用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前进。

 

毛泽东的这段谈话,以对矛盾的精准把握与巧妙利用为核心,在战略上利用帝国主义全球扩张的矛盾,在统战中善用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矛盾,在哲学上透过矛盾表象揭示本质。他生动亲切的表达,如美国的月亮不一定好,也许中国的月亮还好一点”“我们这些国家所处的地位相同,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等,不仅增强了论述的感染力,更拉近了与拉美同志的距离,使深刻的思想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这段谈话为亚非拉反帝斗争构建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不仅指导了当时的革命实践,更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宝贵精神财富。启示后人在复杂的国际斗争中,要善于发现、分析和利用矛盾,把握战略全局、团结一切力量,并用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洞察本质、把握规律,为实现公平、正义与独立的世界而不懈奋斗。其思想的光辉,穿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为全球反帝反霸事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奋斗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智慧滋养。

 

 

作者:伟群;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