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安全战略 > 阅读信息
钟诚功|贸易协定签署需保持清醒:警惕美国“规则霸权”背后的战略博弈
点击:  作者:钟诚功    来源:周忠视角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14 14:23:06

 

 

近期,中美及全球多边贸易协定的推进引发广泛关注。然而,面对美国在贸易谈判中表现出的虚伪性突变性,我们需以历史为镜、以现实为鉴,既要看到合作的可能性,更要清醒认识到其资本逻辑下的战略本质——任何协议的签署都可能成为新一轮博弈的起点。中国需以底线思维筑牢防线,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为更长远的战略博弈预留空间。

 

一、美国的规则霸权:虚伪承诺下的战略陷阱

 

美国在贸易协定中的表现一贯以规则破坏者利益至上者的双重面目示人。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单方面加征对等关税,到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滥用301条款,其核心逻辑始终是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例如,美英近期达成的贸易协议虽宣称扩大市场准入,但美方仍保留对英国汽车产业的高额关税(前10万辆车10%关税,超量部分25%),并试图通过优先待遇条款为未来加码埋下伏笔。这种表面让步、实质设限的操作模式,暴露了美国通过局部协议瓦解多边体系、逐步压缩他国战略空间的真实意图。

 

历史经验更印证了美国的不可靠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表面解决贸易逆差,实则通过资本泡沫摧毁日本制造业根基;2018年贸易战中,美方以对等之名行单边制裁之实,最终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自身也付出通胀加剧、企业受损的代价。如今,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构筑小院高墙,以友岸外包重构供应链,其本质仍是通过技术霸权与规则霸权维持经济主导地位。

 

二、历史教训:盲目乐观的代价与战略定力的重要性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训尤为深刻。面对美国以贸易失衡为名的打压,日本一度通过扩大进口、开放市场缓解压力,却未料到美方将《广场协议》与《美日半导体协定》捆绑推进,最终导致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这一案例警示我们:贸易协定若缺乏对等性与约束力,可能成为单边主义的特洛伊木马。当前中美经贸博弈中,美国正试图复制这一模式。一方面,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政策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以印太经济框架分化区域合作,迫使盟友在中美间选边站队。若中国因短期协议红利放松警惕,可能重蹈日本覆辙,陷入开放即让渡的被动循环。

 

三、中国应对之道:以韧性筑基,以创新破局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中国需构建攻守兼备的战略体系:

 

1.筑牢国内经济基本盘。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扩大内需降低对外依赖。2023年中国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超80%,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同时,需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关键领域(如芯片、新能源)国产替代,建立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多元化国际合作网络

 

2.依托RCEP深化区域合作,2023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占比超30%,东盟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新兴市场,以数字贸易、绿色能源等新领域合作对冲传统贸易摩擦风险。

 

3.强化规则博弈主动权。积极参与WTO改革,利用多边机制揭露美国单边主义行径。2025年中国已就美方对等关税WTO提起诉讼,强调其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此外,需加快与其他国家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如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分化美国盟友阵营。

 

4.技术突围与创新生态构建。针对美国技术封锁,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2023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64%,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突破。

 

四、警惕协议陷阱:在斗争中把握战略主动

 

贸易协定的签署绝非终点,而是博弈的新起点。中国需以动态平衡思维应对:一方面,通过协议争取喘息空间,为产业升级争取时间;另一方面,需预设熔断机制,对美方可能的背信行为建立快速反制通道。例如,针对美国可能加征的药品关税,可提前储备替代供应链,并联合欧盟发起WTO争端诉讼。

 

同时,需加强舆论引导,揭露美国规则霸权的虚伪性。通过国际组织、智库合作发布研究报告,量化分析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损害,争取发展中国家支持,构建反单边主义统一战线。

 

以历史耐心应对百年变局。从广场协议芯片战争,美国资本逻辑下的贸易政策始终服务于其霸权目标。中国既不能因短期摩擦放弃开放,也不能因协议红利丧失警惕。唯有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内力,以制度型开放拓展空间,在斗争中锤炼战略韧性,方能在百年变局中守住阵地、赢得主动。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这或许是对当下复杂形势最清醒的注脚。

 

作者:钟诚功;来源:周忠视角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