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文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大方向,剥夺长期以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文艺舞台的现象。实现文艺的普及化、大众化,文艺作品以反映工农兵、歌颂工农兵为主的创作原则,这也许就是有人说的所谓“单一化”的原因。其实,当时的文艺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单一”的。
近来在今日头条里看到有人说新中国70年代的文艺是“处于荒野的年代”。笔者觉得这一结论严重失真。是对历史真实的歪曲,因此,笔者在这里想就70年代中国的文艺发展情况做个简要回顾,以还原历史真相。
说70年代中国的文艺是“荒野年代”,可以说是对那个年代中国文艺的全盘否定,是违背马列毛主义“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70年代的文艺我们只能说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它集中体现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大方向,剥夺长期以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文艺舞台的现象。实现文艺的普及化、大众化,文艺作品以反映工农兵、歌颂工农兵为主的创作原则,这也许就是有人说的所谓“单一化”的原因。其实,当时的文艺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单一”的。有人说70年代“除了风行一时的八个样板戏,鲜有彩色故事片上映”,这就有点偏颇了。那个时候光电影制片厂就有: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山西电影制片厂等十大电影制片厂。
整个70年代拍摄片子有337部。同时,从电影的题材来看有国产片、科教片、文艺片、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等,内容丰富多彩。事实上八个样板戏是当时文学艺术的经典。八个样板戏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是文革初期的戏曲改革成果。后期的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红云岗》和舞剧《沂蒙颂》等都没有包含在内。光样板戏就有20多部。70年代基本实现了文艺大普及,各大城市都有剧团,各市县也都有文工团,几乎所有大队都有文艺宣传队。许多地方剧种和地方戏曲争奇斗艳,比如湖南的《园丁之歌》,毛主席看了带头鼓掌。所以,说只有风行一时的八个样板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小说方面,单说中长篇就有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郑直的《激战无名川》,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万山红遍》、《小号手》,杨佩瑾的《剑》,李学诗的《矿山风云》,周良思的《飞雪迎春》,《虹南作战史》写作组的《虹南作战史》,龚成的《红石口》,杨啸的《红雨》,周肖的《霞岛》,徐英的《向阳院的故事》,童边的《新来的小石柱》,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郭澄清的《大刀记》,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探宝记》,前涉的《桐柏英雄》,克杨、戈基的《连心锁》,李晓明的《平原枪声》、《追穷寇》,张笑天的《雁鸣湖畔》,杨大群的《彝族之鹰》,单学鹏的《渤海渔歌》、《燕岭风云》,郭先红的《征途》,张抗抗的《分界线》,管桦的《小英雄雨来》(又名《雨来没有死》),谌容的《万年青》,高玉宝的《高玉宝》,孙景瑞的《难忘的战斗》(又名《粮食采购队》),张长弓的《青春》、《边城雪》、《戈壁花》、《草原似锦》,陈广生、崔家骏的《雷锋的故事》,苗风浦的《二十响驳壳枪》(被改编成连环画《一支驳壳枪》),张登魁的《南瓜生蛋的秘密》、《带响的弓箭》,李田夫的《虎子响钟》,余松岩的《海花》,颜一烟的《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并由作者改编成电影《烽火少年》,谢学潮的《红电波》,刘彦林的《东风浩荡》,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等百多部中长篇小说。这只是那个年代出版的长篇或中篇小说。另外连环画在70年代是非常繁荣的,有不少精品,例子举不胜举。小说改编为电影故事片的也不少。比如《大刀记》、《沸腾的群山》、《红雨》、《雁鸣湖畔》、《征途》、《难忘的战斗》等。《海岛女民兵》被改编为电影改名为《海霞》,《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被作者本人改编为电影《烽火少年》。《闪闪的红星》被王愿坚、陆柱国改编为同名电影。电影《小花》取材于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70年代的红歌至今仍经久不衰,充满积极向上的革命激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不少经典红歌至今仍让人激情澎湃。70年代文艺的大众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70年代的文学艺术集中体现毛主席提出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一伟大思想。因此,长期以来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我们的舞台的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这也许就是有人把它说成是“荒野的年代”的原因吧。很明显说70年代只有“风行一时的八个样板戏”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客观地说,70年代的文艺是充满激情的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来源:“毛教员与毛诗左传”微信公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