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人生益友 > 励志修养 > 阅读信息
杨博:读书,永远不恨其晚
点击:  作者:杨博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1-02-10 12:04:10

 

古者有云,“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可见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方便起来,但在印刷之术未推开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书着实得来非易。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

 

物以希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是“开卷有益”一语之由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一千六百余种,分为五十五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而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

 

读什么书呢?这就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室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那是最幸运的事,因为他能适当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离开学校我们就要靠自己了,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有些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地读经不可以提倡,意义模糊的“国学”亦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心灵。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便受其熏染,终乃改变自己气质神韵,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亦然会在谈吐上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不管你是谁,不管你身居何位,不论你出身何处,请始终相信,读书给你的回报终究会如你所愿。

 

作者:杨博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纸房头乡政府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