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政建设 > 阅读信息
高祖林 郑善文等: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问题导向与实现路径
点击:  作者:高祖林 郑善文等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30 10:54:00

 

1.webp (16).jpg

 

【摘 要】党内政治生态是政党组织和成员在以政治为主导的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环境、氛围、风气、习惯等,是政党政治文化的综合反映。党内政治生态不仅对政党组织和成员产生极大的感染和影响作用,关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强烈辐射和影响着党内外关系以及政风、社风、民风等各方面。党内政治生态问题表现形式多样,生成机制较为复杂。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针对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及纪律建设中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党内政治生态是政党组织和成员在以政治为主导的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环境、氛围、风气、习惯等,是政党政治文化的综合反映。党内政治生态不仅对政党组织和成员产生极大的感染和影响作用,关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强烈辐射和影响着党内外关系以及政风、社风、民风等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再强调,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和生死存亡,要下大力气来抓,争取一个好的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由此可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已为我们党所高度重视。这是党中央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价值特质的深刻把握,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层次的考量和安排,更是刀刃向内的自我净化和完善。

 

一、当前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是我们党传统的优势,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能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政治生态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山头主义、“两面人”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前,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山头主义以及“两面人”等问题一度比较突出,有的党员干部公开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唱反调,有的组织和个人漠视中央权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甚至公开倡导“遇到黄灯跑步走,遇到红灯绕着走”。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阴谋诡计、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政治阴谋活动,有的在主政一方时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搞“独立王国”,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党的十八大以后,通过集中整治,情况有了极大好转,但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在当前的背景下,尤其要警惕和防范政治上的“两面人”。“两面人”在政治上是我们党的异己分子。他们不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信心,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同党已离心离德。迫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他们不敢与党公开叫板,就搞“两面派”把自己伪装起来,嘴上高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行动上或消极应付不作为,或另搞一套,欺骗群众和组织。政治上的“两面人”往往也是心术不正的势利小人,他们私心欲望十分强烈,内心世界阴暗丑陋,所思所想见不得人,只能以虚假的一套来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惯于阳奉阴违、见风使舵,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公众场合讲得冠冕堂皇,铁杆哥们在一起时则发牢骚泄不满。他们常常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对自己“山头”上的人俯首帖耳、唯命是从,有时不惜充当“家奴”;对自己“山头”外妨碍其前途利益的人,则联手对付,整人不择手段、心狠手辣,造谣中伤、匿名诬告、恶意陷害等,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全党服从中央,保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重要的保障。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山头主义、“两面人”问题严重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危害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宗派主义、“圈子文化”和人身依附问题突出

 

  一些党员干部受封建社会“朝中有人好做官”腐朽思想的侵蚀,整天琢磨拉关系,挖空心思找靠山,想方设法刺探领导喜好,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有的不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而用在如何编织关系网络、积累“爬升”资源上,只要对自己有用,平时四处打点,逢年过节重点“烧香拜佛”,关键节点频繁活动,动用各种关系说情打招呼;有的专投领导所好,送往迎来细致周到,体贴照顾无微不至,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有的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任人唯亲,排斥异己;有的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封官许愿、培植亲信、拉帮结派,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有的信奉“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潜规则,把官场当成了大卖场,四处活动跑官要官,甚至不惜代价买官卖官、拉票贿选,搞非组织活动。选人用人是一种风向标,用人风气不正,干部队伍风气和政治生态就会受到严重污染。宗派主义、“圈子文化”和人身依附问题严重损害选人用人公信力,如果忠诚老实的好干部得不到重用而投机取巧、搞非组织活动的人春风得意,这样的逆淘汰蔚然成风,就会使好干部灰心、人民群众寒心,造成体制内的离心离德。

 

  (三)温情主义、好人主义大有市场

 

  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既来自组织的力量,也来自每个党员干部的担当。习近平提出好干部要“勇于担当”,温情主义、好人主义恰恰是对勇于担当的一种背弃。温情主义、好人主义者把个人的声誉、地位放在第一位,是非观念淡薄,不讲党性原则,有利则冲在前面,无利则退缩在后。他们十分爱惜自己的每一片羽毛,但不顾及党的事业的成效;他们高度重视投向自己的每一张选票,但不在乎人民群众利益的得失;他们抱定不得罪人的处世哲学,明知不对,少说为佳,遇到矛盾绕道走,疑难问题往上推,一旦可能得罪人就能躲则躲、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试图当永远的“好好先生”,与所有人保持一团和气;他们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决策时碰上疑难问题就久拖不决,执行时遇到阻力就停滞不前,面对歪风邪气不敢主持正义,甚至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和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他们老于世故,八面玲珑,善于耍滑头,党内民主生活会没有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与自我批评总是走过场,批评别人捡鸡毛蒜皮地说,轻描淡写,“眼药水”点到为止,为的是不伤“感情”,甚至正话反说,名为批评实为表扬,让人啼笑皆非,自我批评不痛不痒、不暴露真实思想,更不会触及灵魂,怕被别人抓住“尾巴”。温情主义、好人主义表面上似乎无伤大雅,实际上贻害无穷,不仅造成不敢担当、为官不为,而且损害了公平、正义,使担当者得不到保护,使作为者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党的战斗力就会严重削弱,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在一团和气中被断送。

 

  (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变换花样禁而不绝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以及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后,针对一段时间党内存在的较为严重的作风问题,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上率先,层层落实,严厉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风问题是个顽症,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放松,就可能反弹。有的老问题压下去一时,稍有风吹草动又死灰复燃,有的“病毒”变异,花样翻新,“毒性”变得更强。目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又出现诸多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在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有的领导干部传达得轰轰烈烈,表态调门高,行动落实少,停留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看上去程序正当、痕迹清晰,实际工作还在原地打转;在学习方面,有的把泡时间、读材料、抄笔记、凑字数作为硬指标,不触及思想,不联系实际,不讲求实效;在调研方面,有的事先周密部署,打造“经典线路”,安排接访“专业户”,访谈、座谈、汇报发言“对台词”,记者跟着跑,报纸、电视报道,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是造势作秀“表演”。二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漠视群众利益和疾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对群众态度简单粗暴、颐指气使的情况还大量存在。三是在项目建设方面,有的热衷于领导看得见的“面子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四是在工作效率方面,有的还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什么事情都是层层开会,逐级传达,检查评比“走马灯”,搞得下级疲于应付、晕头转向。五是在责任担当方面,“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有的热衷于与下级签订“责任状”,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六是在信息传送方面,有的弄虚作假,编造假经验、假典型、假数据,瞒报、谎报情况,隐藏、遮掩问题。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翻出了诸多新花样。违规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农家乐、培训中心、高档小区的“一桌餐”等隐蔽场所,挖空心思在吃喝场所上搞“突围”。有的将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或者让服务对象、私企老板买单结算。有的在报销结算上做手脚搞伪装,假托“招商引资”“外事接待”等名目,或者把公款吃喝化整为零,以办公用品等名目伪装“合规”。有的打着学习考察、职工疗休养的幌子公款旅游,通过电子礼品卡、电子红包等隐蔽方式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企业车辆私用,婚丧喜庆化整为零分批操办。如此等等,五花八门,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

 

  (五)腐败依然是恶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毒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腐败是党内政治生态中最具危害性的问题,也是党内政治生态中最大的污染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民心所向,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得到巩固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腐败是一种顽疾,滋生腐败的土壤没有改良到位,不收敛、不收手的情况就还会发生。从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和中央首轮巡视发现的问题来看,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围猎”和甘于被“围猎”交织等问题依然突出;有的地方和部门出现了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的恶性腐败,腐败分子甚至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一些腐败分子贪腐胃口之大、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触目惊心。这些情况再次佐证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判断的正确性。腐败对政治生态的恶劣影响难以估量。“老虎”身居高位,有一定的势力范围,“老虎”腐败必然会把一批官员拖下水,导致系统性、塌方式、家族式腐败;“苍蝇”腐败直接侵犯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导致民心的流失;“狐狸”躲进避罪天堂,如果不能及时绳之以法,定会助长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使一些贪官更加胆大妄为。无论发生于高层还是基层的腐败,无论是政治腐败、经济腐败还是吏治腐败,都会严重毒化党内的风气,对党的形象和威信造成极大的损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和政治生态恶化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严重污染政治生态,政治生态的恶化又成为腐败滋生和蔓延的温床,加剧腐败的易发多发,两者相互交织,呈恶性循环态势。因此,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只有同时作为、同向发力才能实现真正的风清气正。

 

二、当前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生成机制分析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单个意志的产物,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合力作用的结果。从政治生态角度看,当下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正处于修复改善向创造重构跃迁的过渡期,一些影响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惰性因素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深层次矛盾和复杂性问题相互媾和而产生的污染源,损害党的健康肌体、恶化党内政治生态、疏离党心民心。

 

  (一)执政环境与党性修养的内在张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始终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和面貌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党执政的业绩充分显现并获世人肯定。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革,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党员干部被置于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中,要经受各种考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但如果因此而对政治漠不关心,政治意识逐渐淡薄,政治警觉性和鉴别力不断下降,党员干部就可能迷失共产党人的本性和方向;基本经济制度变革以后,所有制结构多样化,党员干部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与“老板”打交道多了,感情深了,与工人农民接触少了,心与老百姓远了,宗旨意识就可能淡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成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金钱财富堂而皇之进入社会殿堂,个人正当利益得到肯定,物质利益追求不再遭受非议,经济生活中的种种商品交换规则不可避免会向政治领域渗透;社会阶层结构调整,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随着“财富榜”出炉,财富占有的排名浮出水面,富豪们的财大气粗引来部分人羡慕,有些党员干部就可能心态失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些富裕起来的人群追求奢华享受,有的挥金如土极度奢靡享乐,奢侈品横行市面受人追捧,对党员干部会产生种种诱惑;党风政风影响社会风气,社会不良风气也会侵蚀党的肌体,诚信缺失、人情至上、唯利是图、各种潜规则盛行,社会道德沦丧的种种问题必然会反映到党内;一些不法商人为了非法获利,想方设法以各种手段诱惑甚至“围猎”领导干部,寻求权力的保护和利益输送,一些领导干部放松警惕就可能落入陷阱。如此等等都是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复杂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也即共产党执政前夕,毛泽东在从西柏坡赶往北平的路上提出这是一次“赶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醒全党要“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预见到“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考验一点也不亚于当年的执政考验,某种程度上说,形势可能更加严峻复杂。

 

  (二)封建“官本位”和西方“金本位”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产物,其先进文化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我国虽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传统熟人社会重血缘亲情关系的特征还没有彻底改变。我国的封建社会长达数千年,虽然已经被埋入坟墓,但其腐朽文化余毒的影响不可低估。这从党内政治生态中出现的诸多丑恶现象可见一斑,如厚黑学、潜规则,“圈子文化”、江湖义气、党同伐异,人身依附、封妻荫子、任人唯亲,“官本位”意识、家长制作风,求神拜佛、占卜问卦等。窗子打开,蚊子、苍蝇就会飞进屋子。我国对外开放后,西方政客利用其所占据的优势话语权打没有硝烟的战争,推送其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所固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和腐朽生活方式会侵蚀党的肌体,让一些党员干部中毒。一段时间里,国内思想文化多元化愈演愈烈,有的提出“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有的鼓吹普世价值,有的鼓动搞“多党制”“三权分立”,有的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正名,标榜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的新自由主义,鼓吹要改造共产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纷纷出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挑战,严重扰乱了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

 

  (三)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不到位的制度弊端

 

  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我们必须有坚定的自信。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一些具体的制度难免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就权力架构和运行机制而言,我国现有的权力架构和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国家运转和社会治理的高效率,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效率优势。但也存在权力过分集中,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不足,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力度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大、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的问题相当突出。从上述所列举的党内政治生态的问题中可看到,有的主政一方的官员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目无中央,搞“独立王国”;有的用权任性,权力随意介入资源的配置,肆无忌惮搞权钱交易,侵吞国家和人民财产;有的把用人权当作商品随意买卖等,诸多问题都与权力行使相关联,也反映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不到位的制度弊端。

 

  (四)党员干部既廉又能的执政素质尚未完全塑成

 

  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创造了一个对象世界,也创造了主体自身。党内政治生态是由党员干部个人与他人、组织、社会等诸多关系相互影响、作用及互动共生的一个系统,每个党员干部都置身其中,既受环境影响、塑造,也辐射、创造着环境。目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离不开人的因素,是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直接反映。应当充分肯定,我们的党员队伍主流始终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的素质存在问题,甚至存在严重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手里掌握着执政的资源,有的人加入党组织,一开始就带有“投机”和“牟利”的市侩心理,他们虽然在形式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非完全认同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不可能具有共产主义的觉悟,相反,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带入了党内。有些党员干部在外部环境考验面前“打了败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沾染上各种各样的“毛病”,有的理想信念动摇,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有的私心欲望逐步上升,宗旨意识逐渐淡薄,背离初心愈行愈远;有的从吃点、喝点、玩点、用点的小节失守逐渐走向大节不保;有的满足于不贪不占、不犯错误,以不作为消极保平安;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政治敏锐性差,明哲保身,不敢担当等,对党内政治生态造成了严重“污染”。特别是那些蜕化变质的腐败分子,他们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有的还身居要位甚至是国家领导人,他们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对党内政治生态的伤害尤为严重。

 

  (五)管党治党宽松软痼疾的惯性影响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如何管理好一个拥有“8956.4万名党员、457.2万个党的基层组织”的大党,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大课题。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但在以前一段时间,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的情况比较突出,党内政治生态一些问题由此积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管党治党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坚决有力惩治腐败等。从宏观和全局的视角而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党风政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但从微观和局部的视角而言,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层层减弱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惯性及惰性思维还存在,管党治党“宽、松、软”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管党治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想管。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仍然把经济工作、业务工作放在第一位,认为抓经济、管业务是实的、显性的,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立竿见影,管党治党是虚的、隐性的,可有可无,难以出实绩。二是自身不过硬或怕得罪人不敢管。有的党员干部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硬伤”,屁股后面不干净,害怕管党治党最后管到自己头上。有的把自己的声誉、地位放在第一位,爱惜自己的每一片羽毛,怕管得严伤感情、得罪人、丢选票。三是管党治党的本领不强,不会管。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抓业务比较熟悉、得心应手,但对管党治党无论理论水平、能力素质,还是经验积累、工作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因为找不到头绪、无从下手,只能做一些表面文章,管党治党流于形式,不触及实际,不解决根本问题,这些地方和单位的党风政风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好转。

 

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系统治理路径

 

  “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心民心所向,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针对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中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一)以旗帜鲜明讲政治为引领,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精神动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对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要丰富党内政治生活,改变党内生活娱乐化、空心化倾向,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营造党内政治氛围。一是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提高“两个维护”自觉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定人民立场,把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组织和个人工作、行为的价值标准,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三是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指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和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搞“两面派”和做“两面人”,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

 

  (二)以突出“关键少数”为重点,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奠定组织基础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塌下来”。头羊效应告诉我们,头羊的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影响整个羊群的走向。一些地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腐败堕落,造成所在地方和单位塌方式、系统性腐败,导致政治生态严重恶化,弊端丛生。领导带头、以上率先,是我们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离不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示范、核心作用的发挥。一是要配好各级领导班子,选好领导班子的负责人。既要注重能力素质,更要注重思想和政治素质,决不能把那些思想作风不正的人选到班子里,更不能让他们当一把手。二是要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要教育领导班子成员对党忠诚,对组织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严于律己,带头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新风,立正气,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方面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要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防止“一手硬、一手软”,以管党治党的扎实举措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四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内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防止权力行使成为脱缰的野马而失控,防止党内政治生态负能量的滋生和蔓延。

 

  (三)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抓手,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免疫保护

 

  如果把党内政治生态比作一片森林,它难免会遭到病虫病毒的侵袭,要保护森林的勃勃生机,就要不断治病除虫。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就是“治病除虫”,为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免疫保护。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勇于自我革命的步伐不会停步,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强化纪律约束,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干部。重点强化政治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纪律严起来,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二是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严肃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继续整治“四风”问题,集中整治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论奢靡享乐之风的花样如何翻新,也不让其逃脱法纪的制裁。三是要完善机制,在组织体系内部形成吐故纳新的良性循环。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对不符合党员条件且经教育不改正的要及时给予组织处置,对腐化堕落、蜕化变质的要坚决清除出党员队伍。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治“病树”、拔“烂树”、正“歪树”,护好“森林”的生机和活力。四是要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决清除严重危害政治生态的腐败毒瘤,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四)以选人用人为要点,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确立正确导向

 

  “为政之要,惟在用人。”选人用人关系事业成败和政权兴衰。选人用人也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如果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就会挫伤好干部的积极性,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对党内政治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造成难以逆转的恶性循环,对党的形象造成严重伤害。在选人用人方面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解决好用什么人的问题。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习近平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提拔和重用那些对党忠诚、对民负责,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真知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警醒和惩戒那些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二是要改进推荐考察考核方法手段,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严把选人用人关。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推荐考察考核更加注重民意,畅通知情者向组织反映问题的渠道,严格考察信息的保密措施,着力破解干部推荐考察任用中年轻有为干部推不出来、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信息难收集、结果不准确、8小时以外的表现难掌握、“两面派”和“两面人”蒙混过关、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带病提拔”等难题。三是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严厉惩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强化正淘汰,堵住“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

 

  (五)以法规制度建设为根本,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可靠保证

 

  法规制度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治党是习近平关于党建方面的重要论述,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党的建设领域的贯彻落实,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由此,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要制定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根据实践的进程,针对新问题,吸收新经验,扎紧制度的笼子。特别要围绕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部署,制定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防止权力的私用、滥用。二是要增强党内法规制度的权威性、执行力、约束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使全党都尊崇党章,遵章守纪,自觉践行党的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不触底线,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三是要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党的生机活力。要修订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在党内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环节发扬党内民主,扩大党内民主,在党的各级组织形成又有民主又有集中、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六)以匡正社风民风为配合,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氛围

 

  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可以整合全民思想共识,引领社会风尚,党内不良风气必然影响社风民风,社会不良风气也会侵蚀党的躯体,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培养要在以下三方面着力:一是要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与此同时,我们要着力整治人民群众十分痛恨的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为富不仁、诚信缺失、坑蒙拐骗等不良现象,破除各种潜规则。二是要针对比较突出的官商“联姻”搞权钱交易和“围猎”领导干部的问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围猎”者和心甘情愿被“围猎”者一起严厉惩处。三是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划清公共权力与市场主体间的边界。领导干部要为市场主体服务,但绝不能寻租牟利。市场主体可以寻求政府的支持,但绝不能逾越法律的界限非法获利。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之义。无论是重点深化反腐败标本兼治和转变党的作风,还是侧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严明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着眼点就在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送来了最强劲的“东风”,开辟了广阔的通途。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虽然已经有了‘起势’,但还没有形成‘定势’;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优势’,但还没有达到‘胜势’”,这是因为“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如同自然生态修复治理一样,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实现真正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

 

(作者:高祖林,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善文,法学博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辛玉玲,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年第11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