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徐吉军:全世界都在等待印军公布战果,然而大仙竟然装作胜利!
点击:  作者:徐吉军    来源:汉唐光辉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15 22:51:35

 

 

2025511日晚,在印巴宣布停火之后,大获全胜的巴基斯坦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从56日夜间到510日停火的交战细节!

 

一、巴军大胜!

 

根据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声明,结合多方报道,巴基斯坦在铜墙铁壁军事行动中宣称的战果可以说大获全胜。

 

1、针对军事目标的打击

 

在铜墙铁壁行动中,巴基斯坦武装力量使用了法塔赫系列精确制导导弹、精确远程火炮,对印度本土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26个军事目标发动袭击,包括空军基地、导弹储存设施、雷达站、后勤基地和哨所等都被摧毁。在选择打击目标时,巴基斯坦只针对造成巴方平民死亡的目标重点打击。  

 

在双方对战中,印度阿丹普尔和布吉空军基地的S-400防空系统、布拉莫斯导弹储存库,以及造成平民死亡的军事指挥部都被巴基斯坦导弹摧毁。

 

2、网络战与电子战

 

510日,巴基斯坦武装力量对印度发动全面网络攻击,导致印度约70%电网瘫痪,影响北方电网、西部电网及新德里供电系统,波及8亿人口,停电超6小时。

 

在网络攻击的同时,电磁压制同步执行,削弱印度防空系统反应能力,为后续军事行动创造机会。

 

毫不夸张地说,巴基斯坦表现出来的总体战实力,足以令印度胆寒。当然,巴基斯坦什么时候训练出如此强大的网军,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3、空战与无人机作战

 

57日,印巴爆发上百架飞机的大规模空战。巴基斯坦空军宣布击落5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战机、一架米格29和一架苏30MKI510日,巴军再次击落印度1架阵风战机。

 

整个交战过程,巴方击落84架入侵的印度无人机,仅1架己方飞机轻微受损。

 

510日,巴基斯坦无人机群深入印度领空,在印度多个城市上空盘旋,对军事基地和导弹库实施打击。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完全掌握了控制线附近的制空权!

 

4、关于停火问题!

 

巴基斯坦称行动是对印度侵略行为的回应,没有主动要求停火,但在国际社会斡旋下接受了印方停火提议。

 

巴基斯坦关于战争细节的陈述,表明了胜利一方的自信。

 

 

二、印度管控舆论!

 

510日,印度外交部和军方举行联合发布会,指责巴基斯坦试图持续进行恶意的虚假信息宣传,声称印度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以及苏拉特和锡尔萨的机场被摧毁都是假消息。

 

一直到双方停火,印度除了矢口否认部分关键事件(如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阵风战机被击落、飞行员被俘虏),没能拿出任何有说服力的战绩。

 

这种一个侧面也印证了印度色厉内荏嘴硬到底的本性。

 

那么,为什么印度如此害怕承认战争损失,更不要说承认战败呢?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原本这场印巴冲突是印度主动挑起,似乎有意开打第四次印巴战争,一举灭掉弱小的巴基斯坦。

 

任谁也没想到,57日凌晨爆发的印巴空战,印度惨败颜面尽失。随后,印度开始了空前的信息监管,所有关于空战损失的信息全部删除。

 

59日,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X发文称,公司近日收到了印度政府的行政令,要求其封禁超8000个账户,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和监禁该公司当地员工等处罚。印度政府要求屏蔽印度用户对包括国际新闻机构和知名用户在内的众多账号的访问。

 

X平台称,印度政府没有具体说明某个账户的哪些帖子违反了印度当地法律。对于大量被封禁账户,我们没有收到任何证据或理由。

 

除了X平台,在印度政府的请求下,Facebook也封禁了一些传播印度战败消息的用户。

 

据《商业内幕》网站报道,这些被印度政府封禁的账户发布了印度战机被击落的消息。

 

更滑稽的是,印度人还通过更改维基百科的词条来维护他们宣称的在印巴空战中获得的胜利。针对巴基斯坦宣布击落印度5架战机的结果,印度人声称击落了巴基斯坦1F-162JF-17战机。

 

维基百科上的相关页面在24小时内被编辑了超过300次,其中大部分编辑来自印度IP地址,内容多为夸大印度战果或否认己方损失。维基百科的管理员最终锁定了相关页面,删除了虚假内容,禁止匿名编辑。

 

你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民族自尊心,不管事实如何,只要自己认为是怎样就行了。

 

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美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F-16战机规定了使用范围,只能用于反恐,不能用于边境冲突对外作战。美国在印巴冲突中,无耻的锁定了出售给巴基斯坦的F-16,拉偏架的嘴脸绝无仅有。

 

即使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印度也没能赢下一场势在必胜的战争。这对印度人的信心毫无疑问是摧毁性打击。

 

正因为印度人接受不了一场失败,才有了这场意淫战胜的闹剧。

 

三、印度人的心理需求!

 

印度的这种极其特殊的舆论环境,与印度极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关系重大。

 

印度作为现代国家的形成与英国殖民统治密切相关。尽管印度次大陆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印度”国家体系确实是英国殖民者通过政治整合、行政管理和分而治之策略拼凑而成的产物。以下从历史背景、殖民统治手段及独立后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古往今来,印度次大陆被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恒河平原等地理屏障分割,历史上从未形成长期统一的政治实体。

 

从公元前4世纪的孔雀王朝到16世纪的莫卧儿帝国,虽有过短暂的统一,但南方泰米尔地区、东北部部落等长期保持独立或半独立状态。 

 

现代印度拥有22种官方语言、数千种方言,宗教上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并存,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社会认同高度分化。

 

莫卧儿帝国(1526-1857)在阿克巴时期达到鼎盛,但是统治核心限于北印度,南方长期存在马拉塔联盟、锡兰等独立势力,后期莫卧儿帝国因为宗教压迫和财政腐败逐渐衰落。

 

英国殖民者抵达印度后,在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通过鸦片贸易、棉花掠夺等手段,逐步控制印度经济命脉。随后逐渐扩张统治范围,1833年英国任命总督控制整个印度。

 

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英国王室直接控制,英属印度建立。

 

在殖民统治期间,英国保留了562个土邦(占印度面积40%),通过扶持本地王公实施分治,仅保留外交和军事控制权。

 

为了维持统治,英国殖民者刻意挑动印度教与穆斯林对立,1909年推行分别选举制度,加剧族群撕裂,最终导致了1947年印巴分治时的血腥冲突(约100万人死亡)。

 

1947年,英国殖民者离开,印巴分治。

 

印度作为现代国家的出现,本质上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副产品。

 

殖民者通过军事征服、分治策略和行政改造,将分散的次大陆整合为统一的政治实体,但遗留的种姓矛盾、宗教冲突和经济结构问题至今仍在影响印度社会。

 

因此,印度常被称为“英国殖民者拼凑的国家”。部分学者认为,现代印度是英国殖民者强加的“地理拼图”,缺乏历史延续性。

 

四、莫迪的魔幻强国!

 

从独立开始,印度内部就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宗教冲突、种姓制度遗留问题及经济结构性矛盾。

 

莫迪政府为了强化印度统一体,不断利用“外部威胁”来凝聚民心,将民众注意力从国内危机转移到对外矛盾上,不断强化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的执政优势。

 

为了强化国家认同感,印度政府长期通过媒体、电影和教育向印度人灌输“印度崛起”的假象。印度宝莱坞电影常将印军塑造成无敌英雄,甚至出现徒手接导弹的荒诞情节,但是印度人喜闻乐见。

 

这种精神胜利法有效的塑造了印度人的自豪感,掩盖了社会矛盾、族群分裂、地域矛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莫迪政府的统治地位!

 

印度媒体长期片面报道军事冲突,这种选择性报道构建了信息茧房,使民众无法接触真实国际军事格局,陷入自我催眠的强国幻觉。

 

印度人集体意淫胜利,是国内政治需求与无奈的现实叠加的结果。这种幻象虽能短期凝聚民族情绪,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印度无法正视现实,所谓的“大国崛起”终将停留在口号层面,不排除可能因为战略误判引发更大的危机。

 

文章来源于汉唐智库 ,作者徐吉军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