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项立刚:中国消费实力超过美国?马斯克是不是在说梦话?
点击:  作者:项立刚    来源:立刚科技观察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07 11:23:54

 

 

马斯克认为中国的消费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可能觉得马斯克在说梦话。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过日子过得好,消费能力强,那应该还是美国人,这种感觉是刻在很多人的骨子里的。按照我研究人工智能的理解,这就是信息残留,残留的信息如果被训练成了模型,它就会一直去影响推理,这个模型就废了。

 

今天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2/3,确实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中国的总体实力和美国相比,当然是已经超过了美国,什么是总体实力?这不是用美元计价的 GDP数据,因为汇率完全扭曲了它本来价值,总体实力是军事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建设和社会效率。当然也有与此相关的消费实力。

 

中国的军事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社会效率、基础建设能力都已经超过美国,这是大家可以看得到的,而且这个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些能力的提升,必然会带来消费能力的提升,只是消费能力相对滞后,或者是已经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大家还是很不满意。

 

说中国的消费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除了马斯克这样的人,中国人是不敢讲的,中国的经济学家更不会承认,中国的老百姓也心存疑虑。

 

什么是消费?就是普通人的衣食住行,这关系了普通人的生活品质,也影响人的寿命。

 

今天看中国人的生活消费,如果说和美国有差距的主要是住,房屋的面积还不够大,需要有更大的提升和改变,除此之外同样阶级的民众,中国的生活品质已经超过了美国。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而言,吃的肯定比美国人吃的好,中国人食物中的蔬菜、水果、海产品的品质和数量都是超过美国的,食物的安全标准,食物的制作水平,更是远远超过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特朗普最爱吃的就是汉堡,因为从小就没有吃过太多的好东西,对食物的理解非常肤浅,选择性也很差。

 

今天很多普通中国人对于食物的理解和要求,超过了美国的上层社会。预制菜这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遭到了很强大的质疑,事实上美国人是大量吃预制菜,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买一次,吃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在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还有大量的糖,所以在美国街上随时可以看到500斤重的大胖子。以致在美国任何人都不能说别人胖,这已经成为社会的禁忌,说别人胖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有违社会道德。粗劣的预制食品是美国人的基本生活方式。

 

中国人对食物的理解很敏感,是美国人不可想象的,同样一个猪肉,中国就有荣昌猪、两头乌、本地黑猪,对普通美国人而言要分出猪肉的不同,这和考一道数学题一样难。

 

很多人会认为吃不那么重要,其实这是生活品质的基础。

 

那么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我自己的产品是要出口美国的,我们对美国市场的需求,基本判断美国是中国的2017年左右的水平,同样的产品,为美国做的时候,就把比较先进的功能都拿掉了。美国的需求是简单直接,用几年就换一个新的,精细化的要求不高。

 

可以看一看普通的美国人用的手机,家里的电视,家里的空调品质,都是落后于中国,家居的智能化,美国至少落后中国5~8年。美国的产品缺少选择性。和中国一样,有大量的创新产品出现,每一个需求都有可能得到满足,美国和中国是有很大的距离。

 

今天你把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弄到中国来,他会带着一个大箱子把中国的产品装得满满的带回去,不仅仅是价格便宜,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大量的创新型产品,对美国人来说非常神奇,他们都没有看到过。

 

美国是不是有产品,中国没有?不能说完全没有,其实是极少,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这种创造力,也没有这样的生产能力。

 

美国今天依然很强大的领域,就是那些传统的标准化产品,比如说炸鸡店、咖啡店、可口可乐,这种传统的服务和能力。创新性的产品,就是苹果手机也很少有技术更新,就靠自己的品牌地位,维持着市场的垄断。

 

我们很快会发现,美国人开的车不如中国人开的车好,功能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智能化也有很大的差距。舒适性更不能比。

 

生产制造能力的改变,一定会带来消费能力的改变,金融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过高的汇率只会让资金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就和人体中肿瘤吸取了大量营养一个道理,最后一定是整个机体的灭亡。中国强大的基础建设和生产制造,必然会给中国的消费带来提升,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大趋势不容怀疑。

 

来源:立刚科技观察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