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孟彦:五一劳动节源于欧美却被淡化,“劳动最光荣”在中国叫得最响
点击:  作者:孟彦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5-01 11:05:40

 

1.jpg

五一国际劳动节,英文称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起源于19世纪末的国际工人运动。既然是“国际劳动节”,那么世界各国都应该过这个节日。


其实并不尽然。


起源: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19世纪后期,欧美工业化国家工人劳动条件恶劣,普遍面临超长工时(每日12-16小时)、低薪和缺乏保障的困境。1884年,美国工会联合会提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诉求。


2.jpg
【1886年4月,芝加哥25万工人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美国约3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芝加哥成为运动中心。5月3日,芝加哥警察镇压罢工工人,造成多人死伤 。5月4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集会抗议时,炸弹爆炸引发骚乱,警察开枪镇压,史称“干草市场惨案”。 后续审判中,多名工人领袖被处决,激起全球劳工阶层的愤怒。


1889年,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成立大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芝加哥工人的斗争,并推动全球劳工争取权益。


1890年5月1日,欧美多国首次同步举行大规模工人游行,要求八小时工作制和社会保障。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将五一节定为法定节日,赋予其“劳动者主权”的政治意义。


“国际劳动节”传入中国


1920年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在上海、北京组织中国首次五一纪念活动,发表《五一运动史》文章,呼吁“劳工神圣”。

 

3.jpg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五一节作为动员工人的重要节点,组织罢工和游行。


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将五一节定为法定假日,颁布《劳动法》保障工人权益。1927年3月,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强调“工农联盟”,五一节成为阶级动员的象征。


1949年12月,新中国政务院正式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全国放假1天。  

 

4.jpg

 

其实国际劳动节并不“国际”


中国:5日1日为“法定假期”,各地举办表彰劳模、工人游行等活动,强调“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


俄罗斯:5月1日为法定假日,通常与前后周末调休形成连续假期。现保留大规模群众游行传统。


6.jpg

莫斯科庆祝劳动节】

 

法国:5月1日放假1天,称为“铃兰节”,民众互赠铃兰花象征好运。 工会组织游行,呼吁保障劳工权益。


德国:5月1日全国放假,部分州(如柏林)会延长至周末形成小长假。左翼政党与工会常借此日发起示威,聚焦最低工资、工时等议题。


美国:将劳动节(Labor Day)定于9月第一个周一,与五一无关。但芝加哥等城市会在5月1日举行纪念活动,缅怀1886年“干草市场事件”。为避免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联,刻意淡化五一的政治色彩。


加拿大:与美国同步,9月第一个周一为劳动节,五一仅为普通工作日。 但魁北克省部分工会会在5月1日组织罢工或游行。


印度:部分邦(如马哈拉施特拉邦)放假,但非全国统一假期。  工会借机呼吁保障非正规就业者权益。


日本:五一并非独立假日,但4月底至5月初的“黄金周”包含多个节日(如昭和日、宪法纪念日),形成7-10天长假。


全球约有80多个国家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并放假,但其内涵与形式因政治、文化差异而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更强调集体主义与工人权益,欧洲国家侧重工会运动,而美洲国家则通过差异化日期淡化历史关联。


“五一口号”与建国蓝图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转折,中共中央决定在五一劳动节发布政治主张,提出建国蓝图。


时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向中央请示是否需要发布重要声明。毛泽东敏锐抓住时机,提出应通过“五一口号”公开宣告新政权的构想。他指出:“该是我们对外公布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的时候了。”


7.jpg


在“五一口号”初稿的修订中,毛泽东作出了27处修改,其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包括:


第五条的重写:将原稿中关于工人阶级领导的内容,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修改直接提出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成为“五一口号”的点睛之笔。


删减个人崇拜表述:删除了原稿中“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万岁”等口号,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体现了毛泽东注重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的政治理念。


统一战线的扩大:明确将“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纳入统一战线,强调共同奋斗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了多党合作的基础。


194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城南庄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修改后的“五一口号”。


周恩来在会上强调,这不是宣传口号,而是“行动口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毛泽东还特别指示《晋察冀日报》连夜排版,确保5月1日头版刊发,并通过广播向全国传播。

 

8.jpg

 

毛泽东与“劳动者最光荣”


毛泽东对劳动有深厚感情。他17岁考入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前,在韶山冲“边劳动边读书”,他的生活是学生兼小长工或小长工兼学生,同时还替父亲管理账务。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谈到父亲时,曾回忆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


1933年5月,苏维埃政府为推进苏区农业生产、保障革命战争胜利,在苏区广泛开展春耕生产竞赛运动。武阳区一马当先,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声势浩大的“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作报告、赠锦旗,大张旗鼓地表彰劳动先进。


1934年春,在瑞金叶坪召开了苏区妇女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毛泽东参加了现场会。曾任苏区中央局妇女部部长的李坚真回忆说:毛主席那天穿了一身便衣,脖子上搭了一条毛巾,裤腿卷得高高的,站在田埂上。他对大家说:“封建社会有种迷信说法,说妇女犁田会遭雷公打,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平等,男同志能做到的事情,你们女同志今天不是也做到了吗?”毛主席讲完话,又亲手给学犁田、耙田的妇女劳模发了奖状和奖品。奖品是一条围裙和一顶竹笠,围裙上绣了“学犁耙能手”的字样,竹笠上印有“劳动模范妇女”几个大字。


1938年1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举办了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毛泽东带头捐款捐物赞助。展览会结束后,毛泽东在奖状上题词“国防经济建设的先锋”,劳模们“受到空前未有的尊重”。


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干部与群众共同开荒、纺线,毛泽东本人亦在杨家岭开垦田地,身体力行实践平等劳动理念。在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议将十几位特等劳动英雄的画像摆在了主席台上。几天后,毛泽东朱德还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接见并宴请了劳模。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倡导“劳动最光荣”,要求干部保持劳动人民本色。1950年9月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称赞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


1963年,毛泽东接见农民代表时明确表示:“劳动者是最光荣的,农民最光荣,工人最光荣,知识分子要和劳动者打成一片。” 这一表述打破了传统“劳心者治人”的等级观念,倡导工农、知识分子共同参与劳动,形成“劳动平等”的伦理共识。


9.jpg

 

1964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他七十一岁生日时,出乎人们意料地举办了他平生唯一一次公开的生日宴会,招待的主角劳模和科学家。   


毛泽东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强调劳动不仅是生存手段,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尊严的源泉。他批判剥削阶级的寄生性,主张通过劳动消除社会不平等。为防止干部脱离群众,毛泽东在1966年发布《五七指示》,要求干部、学生定期参加工农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强调“劳动最光荣”需从思想层面根植。


 毛泽东的“劳动最光荣”思想颠覆了中国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的伦理体系,赋予体力劳动以道德崇高性。

 

10.jpg

 

观韶山红演感受工人运动热潮


安源大罢工,是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下,我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安源由此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毛泽东在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期间,提出了多个深刻影响工人斗争方向的著名论断和策略思想,如“工人团结是推翻压迫的根本力量”,强调阶级压迫的根源并非“命运”,而是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剥削。他明确提出:“受苦不是什么命里注定的,而是帝国主义资本家压迫剥削的结果,我们工人只要团结得紧,就是有座山压在我们头上也能推倒!”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这一口号将工人的生存权与尊严诉求相结合,既揭露了工人被压迫的悲惨境遇(如矿工因长期咬矿灯导致眉毛被烧光),又明确了斗争目标——争取人格平等和经济权益。

 

11.jpg

 

如今,韶山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将安源路矿大罢工的场景搬上舞台,蓝缕的工友,昏暗的矿井, 残暴的鞭笞,……让人深切感受到“不做牛马,要做人”的呐喊和怒吼。


之后,是秋收起义、挺进井冈,万里长征,四度赤水,过雪山草地。威亚表演“飞夺泸定桥”成为整部大戏的高潮,在世界最大的祖国版图室外舞台上,威亚吊绳高悬空中,黑色铁索缓缓升起,十几名勇士冒着枪林弹,在风高浪急的桥面上匍匐前行,殊死搏斗,震憾心灵。


这台演出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湘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荣获中国最佳旅游演艺奖,全国红色旅游演艺。“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更好宣传红色文化,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推出老年和学生群体优惠票价。”演出负责人成希河说,同时我们也向全国现(退)役军人免费开放,全国和各省市、各行业的劳动模范来韶山缅怀伟人,在《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剧场,同样会到热情款待和优惠服务,因为“劳动者最光荣”。


致谢:陈建新2024年5月8日在河南日报客户端发表的《毛泽东的劳模情结》;韶山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剧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虚怀论语”,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