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领头牛”
——记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麦麦提伊敏·赛麦尔
4月20日清晨,在泽普县图呼其乡巴什阿其玛村的金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333头优质牛正等待着晨间饲养。厂长麦麦提图尔荪·图尼亚孜正熟练地调配着营养饲料,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感慨道:“多亏麦麦提伊敏·赛麦尔大哥的指导,我从一名兽医成长为合作社骨干,现在还入股了15只羊,年收入很稳定。”
在合作社办公室,记者见到了麦麦提伊敏·赛麦尔。如今,他已是泽普县金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畜牧师。他的荣誉证书摆满了整个柜子,自治区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农民……最近,他又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这一荣誉。面对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他谦逊地表示:“这些荣誉既是肯定更是责任,我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泽普县图呼其乡巴什阿其玛村的金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牛棚内。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雷木果 摄
时光回溯到2014年,从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麦麦提伊敏,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毅然决然地选择回乡创业养牛。面对父母的强烈反对,这个倔强且充满抱负的年轻人,用专业且详细的规划说服了家人,最终成功获得9万元贷款作为启动资金。随后,他联合6户养殖户,共同筹集了50万元资金,在村“两委”提供的场地上建起了简易牛棚,开启了创业之路。
合作社大棚搭建完成后,麦麦提伊敏满怀信心地购入了50头牛,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然而,正当他干劲十足、准备大展拳脚时,2015年牛肉价格却遭遇了暴跌,几位合伙人纷纷提出撤资,合作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在他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之时,国家扶贫政策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合作社送来了希望。县委、县政府向合作社补助了80万元扶持资金,并划拨了50亩饲草料地。经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合作社终于扭亏为盈,逐渐走上了正轨。
“一个人富起来不是本事,能够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才有意义。”2018年,麦麦提伊敏以“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带动村民规模化发展养殖产业。然而,村民们习惯了家中散养的养殖模式,对圈养在棚圈里的牛羊能否长大、长肥心存疑虑。
工作人员正在喂养牛群。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雷木果 摄
为了改变村民们的传统散养观念,麦麦提伊敏挨家挨户地做起了思想工作,耐心地为他们算起了一笔账:“托管养殖不仅省劳力、降成本,而且年底还有保底分红。”3个月后,首批98户社员拿到了13.5万元分红的场景,成为了最有力的宣传和动员。如今,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318户社员,恩格斯和西门塔尔存栏牛达到了333头,湖羊存栏量达到了1500只,还带动了30多人就业。
走进现代化的养殖区,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牛舍宽敞明亮,全自动饲喂系统高效便捷,万吨级青贮窖储备充足,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麦麦提伊敏正在精心规划着产业链的延伸:“下一步,我们要建设屠宰加工车间,让社员们能够享受到全产业链的收益。”这位新时代的“领头牛”,怀揣着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愿景,那就是让更多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雷木果 实习记者曹宇婷 通讯员徐淋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