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尺寸:警惕“舆情恐惧症”!“消灭舆情”是缺乏担当甚至不负责任
点击:  作者:尺寸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4-28 08:56:16

 

1.jpg


近些年来,随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各地方、部门、单位特别是各级党组织对舆情越来越重视,“闻舆情而动”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重视舆情是值得肯定的,但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特别是党组织的负责人的却因此患上了“舆情恐惧症”,要求不能有舆情,甚至提出要消灭舆情。这不仅是糊涂的,更是有害的,必须高度警惕!


今天是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有舆情是非常正常的,决不能见到舆情就如临大敌。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常识,每一名领导干部乃至每一位党员、群众都应该明白!舆情出现了,我们首先应该分清是什么样的舆情,是我们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失误甚至犯了错误,遭到了人民群众的质疑、批评;还是我们的同志敢于亮剑、敢于斗争,遭到了敌人的造谣抹黑、攻击、诬告甚至围剿?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舆情,如果是前者,我们要勇于承认、坚决改正,该纠错必须纠错,该问责必须问责;如果是后者,我们决不能因此就责怪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同志多事、惹麻烦,甚至为了平息舆情而错误打压甚至处分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同志,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助纣为虐的愚蠢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坚决支持、保护甚至重用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同志,及时澄清、坚决回击敌人的造谣抹黑、攻击、诬告甚至围剿,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最后再次提醒和忠告那些患上了“舆情恐惧症”的地方、部门、单位特别是党组织的负责人:不要妄想消灭舆情,这是不可能的!并且,这样做不仅是思想糊涂、能力较差的表现,更是缺乏担当甚至不负责任的体现。只有科学认识、正确对待,才能快速、正确处理好舆情问题,真正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作者系北京某高校教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马列毛主义者”,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