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庆云镇位于河北省的最南端,地处冀鲁两省的交界处,共有45个行政村。其中,有两个下沉工作队入驻庆云镇,分别是河北农业大学下沉盐山县庆云镇后簸箕村驻村工作队和沧州银行驻盐山县庆云镇东关村工作队。帮扶工作就像是给病人看病,只有先了解病情,才能对症下药。
用心沉下去,用情办实事,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便充满多少真情。沧州银行驻东关村工作队走村入户做调研,沉下身子了解村情民情,通过土地流转集体自营发展村集体经济。村委会与村民签约流转土地100亩用于自营,为保证该项目顺利进行,沧州银行党委为村内捐赠20.7万元的项目资金,工作队帮助选购麦种4000斤,建造泵房,购置水泵,铺设灌溉管道1300多米,建造作物晾晒场300多平米。为提高东关村村集体收入工作队调研决定预留土地种植天鹰椒,为大范围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做出新尝试。好的做法如三月春风暖人心,工作队带来的惠民政策对田间地垄上的老百姓来说,来得纯粹又朴实。“驻村帮扶谋发展,情系群众解民忧”村民代表为其送来锦旗一面,工作队务实出色的作为为构建和美乡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办好人民群众关切的“微小事” ,做好基层治理的大文章。河北农业大学下沉盐山县后簸箕村驻村工作队积极探寻渠道,推进强村富民建设。利用村内现有的坑塘优势发展莲藕种植,大力发展坑塘经济,投放了鱼苗6000余尾,试种了籽莲500余株。对约80亩耕地进行土地流转,完成签约。凭借后簸箕村天然的水源优势引进了食品加工行业的专家团队,并通过多方渠道,申请23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用于建设发酵饮品加工厂。工作队协调校内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到庆云镇进行调研,制定镇域旅游规划,韩丙越、李永宁两位老师主动为后簸箕村量身制定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卓越的师资力量,因地制宜的精心打造为村内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工作队用心执笔,用情用技为后簸箕村绘画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下沉工作队以“脚下沾泥、心中有光”的担当,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汗水浇灌乡村热土。他们从顶层设计到民生细节,从产业发展到精神赋能,全方位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用心用情办实事,尽心尽力解民忧。这支队伍,正是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作者:于丽涵,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