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陆弃:关税战悄然开后门,美国得为自身高科技供应链续命
点击:  作者:陆弃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5-04-14 09:01:09

 

1.jpg

 

2025年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悄然更新税则,宣布一项几乎没有预警的关税豁免政策。涉及范围涵盖电脑、通信设备、半导体模组、显示器、自动数据处理器等多个关键技术产品——即特朗普政府所谓“对等关税”打击的核心领域。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项豁免适用于“所有受影响国家”,意味着即使在对外贸易政策大打强硬牌的同时,美国正在暗中为自己留下后门,为自身高科技供应链续命。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技术性调整;但从实质上看,它暴露了美国“脱钩战略”的双标与虚伪。当年特朗普第一任期以“美国优先”为旗帜,对华发动贸易战、科技战、供应链战,不仅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限制技术出口,还在关税上层层加码,宣称要对“技术依赖国”实施“对等关税”。回归白宫后的特朗普延续这一路线,高举脱钩、制裁、打压大棒。然而今天,这场豁免无疑狠狠打脸了“对等”的伪装,揭示出美国政府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面前的真实恐惧:技术上脱不了钩,经济上受不了断。


美国当然明白,所谓的“对等关税”从来不是可持续的经济政策。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等国的关税战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制造业回流,反而加重了通胀压力,推高了美国消费者与企业的运营成本。尤其在半导体、通信与自动化制造领域,美国工业体系对全球尤其是东亚供应链的依赖程度已是公开的秘密。在这种现实面前,美国的“脱钩话语”更像是一种姿态表演,而非可操作的战略。


更何况,当前全球正处于科技竞争的关键拐点。AI、大模型、6G、先进制程芯片正在成为下一个全球科技霸权的制高点。而美国对东亚尤其是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韩国等地的技术产品依赖,从未真正减少。此次税则豁免所涵盖的领域,恰恰是美国技术生态中最为依赖外部输入的部分。换句话说,美国自己给自己开了一张豁免令,因为它根本承受不起在这些关键技术节点上的“真正脱钩”。

 

2.jpg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BP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布这项政策,而是“悄然”上线。这种操作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美国政府清楚这种豁免行为将削弱其对外谈判时的强硬形象,可能被国内政治力量指责为“对华让步”;第二,它反映出美国当前对高科技产业链安全性的高度焦虑,急需通过政策缓冲防止产业链断裂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特朗普政府口口声声宣扬的“技术民族主义”已在现实面前破产。美方要么继续对外喊打喊杀,结果企业被自己制裁导致成本飙升、项目中断;要么就得像现在这样,私下悄悄“开绿灯”,继续默许来自亚洲的元器件、大模组、半导体设备源源不断进入本土工厂。这正是美国所谓“产业回流”的荒谬之处,表面上是回流,实质是继续依赖中国制造、亚洲供应,并且得靠政策豁免为企业提供喘息空间。

 

3.jpg

 

这场豁免政策的出台,也再次暴露了美国经济安全战略的根本悖论:一方面要打造所谓“自主可控”的本土供应链,另一方面却根本没有足够的国内生产能力和技术积累来替代现有全球网络。无论是芯片制造、光刻设备、化学材料、存储模组,还是显示器、自动化设备,美国早已习惯了全球协作下的廉价与效率。贸然“脱钩”只会让自身陷入技术瓶颈、成本上升与产业空心化的三重陷阱。


对于中国而言,这次美国的“豁免行为”更是一面镜子。它提醒我们,所谓“美式制裁”从来都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而是工具性、阶段性的战术操作。只要美国自身感受到足够的利益冲击,它就会立刻收回制裁令,恢复技术交流,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这再次印证了一个判断:与其被动适应美方政策,不如加快自身科技自主与国产替代,用产业链整合能力构建不可替代性,才是真正的战略主动。


而对其他受影响国家和地区而言,美国的这一“悄悄豁免”也是一种赤裸裸的背叛。所谓“对等关税”并非普遍适用的公平游戏,而是特朗普主义下的单边勒索工具。今天豁免部分国家、部分商品,明天就可能以“国家安全”名义拉高门槛、重新加税。这并不是自由市场的修复,而是利益结构的再一次垄断。这一政策无疑将加剧全球对美国贸易政策不可预测性的担忧,也将进一步削弱多边贸易体系的信任度。

 

4.jpg

 

现在的税则豁免,是对美国强硬贸易姿态的现实背叛,更是对其自身“科技脱钩战略”的否定。它标志着美国在全球高科技竞争中已陷入攻守失衡的阶段:打压他人不得力,自身能力又未补齐,只能靠豁免维持产业系统的表面运转。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高科技“自杀式制裁”行动。而当特朗普的贸易战逻辑与现实经济的矛盾继续扩大,这种政策将越来越频繁地“悄悄出现”。


这不是重建,而是自欺;不是转型,而是躲避崩塌的延迟机制。美国不再有勇气在全产业链层面真正对抗全球化,它所做的一切,只是为技术霸权的最后退场挣扎争取时间。但历史不等人,供应链也不等人。当全球高科技格局走向多极分化,美国或许还能豁免一时,却无法豁免衰退的命运。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真言社”)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