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中国人端中国碗,中国碗装中国粮!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9-06-25 11:44:21

 

 他是袁隆平身边的年轻人

也是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的成员

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

1000公斤、1100公斤、1200公斤

……

亩产五连跳的超级杂交稻

曾是他眼中的传奇故事

如今却是他工作的日常

 

袁隆平院士寄语新青年

新青年演讲77

邀请袁隆平团队80后科学家

吴俊

讲述为什么我们能屡屡刷新世界纪录

新青年演讲吴俊 

大家好,我叫吴俊,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事超级杂交稻研究,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创新团队的一名80后成员。

做杂交水稻研究,日晒雨淋是免不了的。我和我妻子是湖南农大的同学。在大二暑假时,我们一起到袁隆平老师的得意弟子——邓启云老师课题组来实习。

第一次下田,就挨了批评。我记得那天太阳很毒,因为妻子怕晒黑,她下田的时候就打了一把伞,结果还是因为中暑晕倒了。在她中暑缓解之后,邓老师说:如果你下次下田还打伞来的话,就不要来了。

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特别深。哪怕你理论功底再强、论文再多,如果你不能吃苦,不愿下田的话,也是做不了农业科研的。从那天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严格要求自己。

2009年的春天,我们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繁殖了4万多斤的Y58S原种。这批种子非常宝贵,因为全国从事Y两优品种开发的种业公司都指望着这批种子。

所以在晾晒这些种子的时候,大家的精神都高度紧张,常常值夜通宵守护。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被蚊子咬了很多包。因为年轻人睡眠深,我们怕睡着了,有人偷种听不到,所以特意没有点蚊香。蚊子这样一直嗡嗡地闹,我们就能够一直保持清醒。后来,袁老师听说了这件事。他说:有这样的团队,何愁杂交水稻事业做不好!

我有一个同事,名叫舒服,就是舒舒服服的舒服。但他进中心的第一年,就过得很不舒服。当时,他和女友正在准备第二年元旦的婚礼。可是当年11月,中心部署科研任务时,袁隆平老师点名要带他去海南三亚做科研。有人在旁边提醒不知情的袁老师:小舒马上要结婚了。

袁老师听到之后,立即爽快地说:结婚?提前呀!我来主婚!他没想到的是,袁老师不但实现了主婚的诺言,还带了他全家参加了婚礼。

我的女儿名叫京玺,是一个非常热爱大自然的小姑娘。京玺三岁的时候,我带她来到我们的实验基地。一到田边,她就直接跑到田里跟我一起插田。田里的泥巴沾在她漂亮的小裙子上,那是至今还让我感觉幸福的时刻

那一刻,我觉得不管她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从小就接触大自然,知道每天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就会明白爸爸这份工作的意义,就能够明白丰裕的物质生活是值得珍惜的。

作为青年,能够来到这座杂交水稻学术研究的最高殿堂之一做研究,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除了最亮眼的袁院士,还有一批匠心璀璨的杂交水稻功勋。过去只能在教材中、媒体上看到的大咖们,现在就在身边工作,这让我至今都感觉有些激动。

其实,除了科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是可爱的普通人。还是以袁老师举例吧!据说他的名字就估值1008个亿,但大家可能想不到,在日常生活中,他喜欢穿几十块钱一件的衬衫,而且还喜欢推荐他的衬衫。

有一次,袁老师看到我比较胖,就说:小吴,我那里有一件衬衫买大了,你穿应该正好合适,拿去穿吧!就这样,我得到了一件袁老师赠送的衬衫,就是我身上穿的这一件。

今年春节,又是袁老师带领我们在三亚一起度过。吃过了年夜饭,大年初一,大家又都下田了。

在这里,我想告诉怀揣着梦想和实力的青年朋友们:现代农业不但需要你具有良好的农学基础素养,还呼唤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组学、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力量的融入。智能育种”“智慧农业已经提上日程。

我们所从事的研究,时常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最接地气的研究;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关系着亿万人的国计民生,也是最高大上的研究。

我们的目标很朴素,也很重要。那就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还等什么?加入我们,加入新时代的农业科研大军,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作出重要贡献!这不就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舞台吗?

我是新青年,吴俊。

心中不忘报国志

他们接续奋斗,攻坚克难

怀揣一颗造福心

他们扎根大地,默默耕耘

 

青春的汗水

泥土的芬芳

交织酝酿成如浪的稻香

肩上的责任

传承的信仰

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

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吃得饱、吃得好

关乎14亿老百姓的生活

这不仅是前辈师长的光芒

更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青年说×杂交水稻专家吴俊

访谈实录吴俊 

问:杂交水稻好吃吗?

答:好吃。

问:做农业科研累吗?

答:累并快乐着。

问: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答:钓鱼和游泳。

问:在袁隆平身边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答:开心,受益匪浅。

问:你认为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了吗?

答:体现了,很有荣誉感和获得感。

问:你眼中的杂交水稻和公众理解的杂交水稻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随着我们这些年育种的进步,杂交水稻不但高产,而且实现了优质化。现在杂交稻的米饭,还是很好吃的。有一次我们下乡,我的老师就问一个老乡:杂交水稻好不好啊?结果这个老乡回答:好是好,就是划不来!

这让我们大吃一惊,很疑惑:杂交水稻怎么会划不来呢?我们就是让你增收啊!这个老乡的回答原来是这样的:这个饭太好吃了!我现在一餐都要多吃两碗。以前想多卖一点谷子,结果现在被自己多吃了!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划不来。所以,这就说明杂交水稻的品质是非常好的。

问: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很难忘的经历?

答:守种子。晾晒种子的时候,我们的晒谷坪旁边就是坟场。我们当时通宵达旦守的时候,就是跟坟场作伴。我曾经睡过谷仓,就是放我们稻谷的仓库里面,与老鼠为伴。

问:对农业研究后继无人的担心,你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怎么看?

答:说实在的,做农业研究辛苦确实是辛苦。为什么说它辛苦呢?因为日晒雨淋是避免不了的:在太阳最大的时候,你不能躲在空调房里面,必须要下田;在大雨倾盆的时候,你要守护你的禾苗。

我们很多同事有的是博士,有的是海归,但是走出去,如果不介绍的话,别人根本就看不出来。因为他们长期在这种日晒雨淋的环境中。但是,我们现在都喜爱上了这个行业。因为我们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直接作用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上。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作出的任何成绩,都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

问:袁老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在生活中,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激情,乐观向上的一个人。他非常喜欢跟年轻人打成一片。他也特别喜欢运动,比如说打气排球,游泳这些。他的心态我觉得是非常年轻。

问:2017年,你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答:首先我觉得我们团队的人才梯度很合理,以袁隆平院士带领,60后作为中坚力量,还有70后,80后的成员。大家一起协作攻关,充分地贯彻了袁隆平精神的特点:永不满足,永远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所以,我们永远都在不断地创新。我想这是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