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中美贸易战可形成对中国经济的倒逼机制,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助推器
点击:  作者:铁血_青衫老祖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8-04-04 09:25:40

 

       公元20184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自201442日 起实施。所谓中止,实际就是增税,增税幅度由15%-25%不等。十分有趣的是,增税品种基本属于农产品及其制品。其中,水果及制品120种,猪肉及制品8种。什么意思呢?一句话,美国出口中国的东西实在太少了,只有拿农产品开刀。如果美国不改弦更张,悍然对我价值600亿美元的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估计中国还会出台新的反制措施。而惩罚对象很可能依然包括农产品,具体说就是价值达150亿美元的大豆。当然,波音飞机也很可能在惩罚之列。

作为美国对我出口美国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中国的对等增税措施的落地,标志着由美方发起的“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对此,有一些“砖家”的反应完全可以用“魂飞魄散”描绘。在他们看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打贸易战”,那就是鸡蛋碰石头,必将一败涂地。但是,我却不这样看。我相反认为,此次由美帝发起的“贸易战”正中中国下怀。此次“贸易战”将不会迅速平息,傲慢的美国人一定会再次发起挑衅,比如将针对600亿美元的增税措施落到实处,中国也会针锋相对,祭出系列杀手锏,对美实施“重火力还击”。中国对美出口有可能大幅度减少。而这样的减少对中国经济会构成一些冲击,但是,长远看,却相当有利。其对中国经济的好处完全不亚于当年入世。

——再平衡:“中美贸易战”很可能形成对中国经济的倒逼机制,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助推器。

入世以来,中美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畸形平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赚取“美元”,美国用美债弥补逆差缺口,中国将美元转换成“美债”,美国再用美元进口中国商品。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期至新时代到来之前,这样的平衡对中国利大于弊。尽管中国实际获利甚微,但是,确实起到了拉动国内生产的作用,围绕输美产品的一系列工业体系迅速成长、相关研发快速进步,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因此产生,国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同时,中国也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人。

进入新时代,这样的“畸形平衡”已经难以持续。第一,中国工业经济开始由低端向中高端演进,不少工业制成品处于世界尖端行列,在经济结构上开始与美国发生碰撞,美国开始感到挑战和威胁。第二,进入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国内消费需求升级换代、规模扩大,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比“出口换汇”更重要。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就不是以出口为中心,而是以保障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心,由出口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势在必行。第四,“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的局面不可继续。有一个段子,原产中国的苹果手机返销美国,价格为600美元;出口成本是多少呢?260美元。也就是说,美国苹果公司每台手机赚取340美元。中国人赚多少呢?14美元的加工费。这还不算,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成本为260美元,在美国生产就可能超过460美元。这样,苹果公司要想再赚340美元,就需要把价格提高到700美元。也就是说,在中国每生产一台手机,美国苹果公司不仅大赚340美元,而且,为美国人节省200美元。这就是所谓的“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这种状况所以产生,根子就在所谓的“人口红利”。中国人以“低工资、高强度、长时间”的劳动产生了“超额剩余价值”,以“贸易逆差”的形式被美国人偷走了:资本家获得了高额利润、美国消费阶层获得了巨额价格补贴。而中国人则挣极少的“血汗钱”。过去,发展是第一位的,现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第一位的。这种以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为美国人打工的局面必须改变了!新时代呼唤中美贸易新平衡、再平衡!

就在这个时候,“得了便宜卖乖”的美国人发起了贸易战,还想在“利益失衡”的基础上再宰中国人一刀!这怎么可以呢?中国原本就想改变呢?中国不正好可以借梯上楼、借坡上驴吗?于是乎,“奉陪到底”的战略出来了、“针锋相对”的策略出来了、“加征关税”的重锤落地了。“以打促变”,以打促“再平衡”,很可能像入世一样,为中国经济实现新腾飞提供强大助力。具体讲可以实现六个转型:

一是向消费拉动转型。2017年的经济数据看,消费拉动占“三驾马车”的比重已经达到58%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拉动力。但是,从中国每年依然有巨额贸易顺差看,消费拉动的潜力还很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攻坚,以及再转移1亿农民进城,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指日可待,大约就在今年。为中国的消费者生产、应当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偏好”。须知,消费也是生产力。

二是向“大陆中心论”转型。国必须向太平洋、印度洋乃至大西洋、北冰洋进军,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海洋强国。但是,中国的海洋雄心还必须与“大陆中心论”密切结合。这个“大陆”不是“中国大陆”,而是亚欧大陆、泛亚欧非大陆。打开世界地图,全球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亚欧大陆。地处印太两洋与亚欧大陆交汇地带、中心地带的中国,不能没有海洋雄心,也不能不没有大陆中心论。现在,美国人很着急,着急就在于正在失去对亚欧大陆的控制权、主导权,正在滑向地缘政治的边缘。美国与中国打贸易战,表面看是为了降低逆差,实际是想扼杀中国经济活力和对亚欧大陆因而是全球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话语权。对此,中国完全不必理会美国的“恐吓”,本着“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的逻辑,加速“向西”进军,借助“一带一路”的威力,进一步深耕亚欧大陆、和合非洲大陆,把对美国人的价格补贴转移到非洲人民、亚洲人民以及部分欧洲人民身上,促进亚欧大陆和泛亚欧非的共同繁荣进步。

三是向远洋强军转型。统筹强国与强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既是强军之道,也是强国之策。作为一个大国,不能把强军与强国割裂开来,不能一说强军就联想起军备竞赛,强军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艘航空母舰可以拉动数万家企业发展;一个预警机需要数百家科技企业加盟;一艘055价值50亿人民币,拉动的经济则超过数千亿人民币(148)。作为海洋大国,中国没有七八个航母作战群是不行的;没有战略空军是不行的;没有掌握制天权的强大天军也是不行的。像军民融合发展这一一举两得之事,中国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要为。而且要大作大为。

四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国不能没有实体经济。像美国这样没多少东西向中国出口的窘况,不能在中国重演。但是,维持“美国占据产业链高端、赚取巨额利润;中国占据产业链低端,挣点血汗钱”这样的所谓“互补性平衡”,也不是中国人应该干的事,形成这样的“路径依赖”、试图长期不变更不可取。中国务必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向创新要生产力、向科技要生产力、向设计要生产力、向服务要生产力、向效率要生产力、向消费要生产力。为此,就不需要看美国的眼色行事。

五是向“去美元化”转型。美元不是美金。美元是美国印刷的纸币。美国科技很发达,印制纸币的能力也很强大。只要美国人感到开心,它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完全不会考虑世界各个人民的血泪。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我看就是“美元陷阱”。南美、俄罗斯、亚洲几个小龙(中国香港由于中央政府的支持幸免)等都曾经遭受“美元狙击”,而南美更是一落千丈,被西方人描绘为“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把责任归咎于南美国家的改革失败,而且掩盖了美元的罪恶和血腥。现在,美国外债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政府多次面临关门危险,又开始谋划“剪羊毛”,比如发行2900亿美元国债,世界人民应当高度警惕。作为全球性大国,中国有责任和义务领导世界“去美元化”进程,为世界人民提供包括“世界人民币”在内的更多的硬通货选择,有效规避美帝的“美元洗劫”。为此,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要形成更多的人民币国际化平台,诸如石油人民币、可燃冰人民币、铜矿石人民币、区块链人民币、新核能人民币等等,让人民币造福世界人民、让美元回归纸币本质。

六是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型。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核心的价值。其核心要义是,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根本追求,人民群众需要什么,经济体系就要千方百计提供什么、科技研发就要追踪什么、供给侧就要出产什么。在这样的体系里,中国人民永远是第一位的。包括对外开放,也不是为了“外汇”而开放,而是为了人民利益而开放,以开放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劳动致富的机会。同时,通过参与全球化的“能量交换”,永葆中国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由上,与美国的贸易多几个百分点、少几个百分点很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俗话说,听拉拉牯叫还不种庄稼了?中国硬对美贸易战释放的强烈信号分明是:新时代,中国要推动国际贸易再平衡!美国人沾中国便宜、偷中国劳动成果的时代要一去不复返了!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