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他是晚年,但他从未老去
点击:  作者:子珩墨    来源:星火小院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08 11:10:23

 

 

一个人并不是死了才叫死了。

鲁迅说过,死亡不过是肉体的终结,而不是精神的终点。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老去了,早早地放弃了思考、抵抗和热情;而有些人,纵使身躯衰老,却像熔炉中的铁——愈烧愈红,愈锤愈亮。

他,是毛泽东。

在喧嚣的世界里,有人急着宣布他过时了,甚至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段历史的标本,摆上橱窗供人围观、叹息,乃至嘲弄。可你要知道——真理是活的,不是供奉的。只要这个世界还有剥削、还有压迫,毛泽东就永远不会老去。

 

一、他老了吗?他们希望他老

常有人说:那是毛时代的事儿,现在不一样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清楚:别再提他了。他是被关进历史档案室的一段旧事。而我们现在,有了更先进的理念与更灵活的市场制度。

但是谁在希望他老去

或许是那些已经习惯权力垄断和资源集中的人;或许是那些不希望再有太多问责声音的系统;又或许,是那些将个人成功神话当作唯一奋斗标准的人。

他们希望人民失忆,最好一出生就知道“996是福报高房价是市场规律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他们希望毛主席只存在于画像和语录里,而不是思想和斗争中。

他们真正害怕的,是那句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还能在人心中发芽。所以他们不断去政治化,不断让你相信:

历史是用来遗忘的,不是用来斗争的。

 

二、老了吗?可人民还记得

但你去看看人民,看看真正的人民,不是坐办公室的,也不是住洋房收利息的那群人。

看看工地上的工人,看看被风吹雨打的送货人,看看超市里为几块钱犹豫不决的母亲。

他们老了吗?他们疲惫,但没老;他们沉默,但并不健忘。

你给他看一篇《为人民服务》,他会点头;你讲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他会眼眶湿润。

他可能一句话不说,只轻轻地说:那时候啊,是人做人的时候。

这不是怀旧,是记忆,是他从未拥有太多,却一刻不敢忘的那段时光。

一个不再替自己说话的社会,才希望人民集体失声;但一个曾替人民说尽真话的晚年,却能在沉默中点燃星火。

 

三、思想,不老;老的只是跟风的人

鲁迅说:我以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黑暗中你习惯了。

毛主席真正伟大之处,从来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他曾经说出——这个世界的主人,应当是人民。

他不是代言人民,而是试图把真正的决定权,交到人民手中。

这在过去是冒险的,在今天也仍是不合时宜的。如今讲进步的人,似乎更愿意说要包容资本”“要接纳全球规则”“要相信专业主义”……这些话似乎没错,但它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

人民可以吃饱,但不能开口?

可以存在,但不能参与?

于是,毛泽东思想过时论逐渐流行——不是因为它错了,而是因为它太正确,太危险,太容易再次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

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他说的是青年,说的是未来。

你看,他年老了,可他谈的是明天。

 

四、晚年?那是他的高峰

历史中有多少人,年老就妥协,就沉静,就转向。可毛泽东没有——

他越老越鲜明,越老越坚持。

60年代,他发起了文化大革命。你可以批评他的路径选择,可以质疑他的方法激进,但你不能否认,他的出发点始终如一:

防止人民再次被打回原形

他没有为自己封官许愿,也没有为子孙铺路修庙;他反复思考的是:

权力如何不再腐败,人民如何真正参与。

鲁迅说:一切不为人民服务的文学,都是无耻的。

那么延伸一句:一切脱离人民现实的思想,也终将沦为空话。

毛泽东的思想,不是写在教科书里给专家背诵的,而是写在土墙上、铁锤下、炕头边,是给最底层的穷人看的。

他教会我们:你也可以成为历史的作者。

 

五、他活着——在我们愿意斗争的每一刻

毛主席并没有走远

他在我们为一点点物价上涨焦虑时,在我们因生病看不起医院而自责时,在我们孩子毕业即失业的愁容中,在每一个怎么会这样的叹息里……

他不在墓碑上,而在你决定说出真相、举起拳头、拒绝沉默的那一刻。

他只不过是退到舞台的边缘,把灯光交给了我们。

你若逃避现实、拒绝承担,那不是他的失败;你若走上前,吼一句人民万岁”——那他就永远没有离开。

所以,请不要说他了。他只是被某些人说了。真正的人民未老,他就未老。

 

结语:不老者的火种

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鲁迅的质问,也是毛主席的开端。

你若抬头看看,今天这片土地上依旧有:

吃不上饭的孩子,供不起学的家庭,看不起病的父母,买不起房的年轻人。

这说明,斗争还没结束。

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么,就请你在生活的每个黑暗角落,点起那一点点火吧。

哪怕再微弱,也足以让身边的人看到希望——因为你已不再沉默。

他是晚年——但他从未老去。

 

| 子珩墨;来源:星火小院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