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杨青:17年前,中国制造差一点“自杀”
点击:  作者:杨青    来源:乌鸦校尉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2-02-05 12:10:19

 

 

20201226日,由团中央宣传部、国资委新闻中心、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酷玩实验室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制造日”网络传播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本文系前中国工业报社总编辑、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第一季策划人之一杨青老师在大会上的主旨演讲全文《中国制造,就是中国》,特别刊发以飨读者。

 

 

 

乌鸦校尉-编者按:

 

2001年加入世贸,是中国工业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但近年来尤其是中美贸易战期间,不少国人却只看到加入世贸的“机会”那面,甚至认为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全是搭了世贸的“顺风车”。

 

然而,他们不知道,“机会与挑战并存”绝非一句套话,就在加入世贸后的几年中,中国制造业遭遇了可致倾覆的重压。2005年何光远与龙永图关于“中国是否要坚持自主品牌”的那场著名的“何龙之辩”,针对的是汽车工业,却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巨大“合资变局”。

 

试想,如果当时中国没有坚持装备制造业的自主道路,今日当我们面临国际竞争、西方打压乃至贸易战时,该是何等的局面。杨青老师是当年那场攸关中国制造业生死的激辩的亲历者,我们跟随她的讲述,共同回顾那场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惊心动魄的“暗战”。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制造,就是中国》。

 

为什么中国制造就是中国?

 

它的原创其实来自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泥淖中的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了罗斯福新政,在这个背景下其政客喊出了“美国企业,就是美国”的口号。到2005年的时候,中国人想起了这句话,并且把它改装为中国企业就是中国,因为当时业界正在为合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而争论,大家对自主品牌的未来有所担心。

 

于是2005年初发生了“何龙之辩”。机械部原部长何光远与商务部原副部长、时任博鳌论坛秘书长的龙永图,在花都论坛上有过短短几分钟的交锋,主要是关于市场开放后自主品牌是否需要坚持,自主技术是否需要政策扶持这两个问题。两个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当时的媒体有报道。

 

 

 

现在看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中国制造所以能够蓬勃成长迅速崛起的重要支撑。而本世纪初中国刚刚进入世贸组织,大家都真诚地希望融入世界,学习先进,共享发展红利,因此对自主这个词有所忌惮、怀疑,甚至反对

 

 

 

为更好地理解2005年发生在装备工业的那场攸关生死进退的合资变局,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新中国工业化的来路。


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经历了长期艰苦和残酷的武装斗争后,1945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2年,中共中央确定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的主要标志,就是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业化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而其中的重工业,则挺起了中国工业的脊梁。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亿万农民,节衣缩食、胼手胝足、荜路蓝缕、艰苦奋斗、优先发展的成果。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容我们忘记、忽视和抹杀。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开启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轨,富起来时代中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积极进行改革开放。开放的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改革,所以本世纪初在加快国企制度改革政策的激励下,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力度招商引资,一批装备工业重点骨干企业的股权处于限期出售状况,国际上的跨国公司抢抓我国国企改革机遇进行合资并购,形成一轮战略性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这就是2005年在中国装备工业发生的那场关乎生死进退博弈的一个重要背景。

 

2005年初夏开始,《中国工业报》对装备工业各重点行业进行了一轮扎实的调研和严谨分析,从各方面汇集的情况来看,外资对我国装备工业骨干重点企业的战略性并购,不仅仅是一个行业、一段时期、一个企业的孤例,很可能正在或已经形成了现象级历史事件,于是我们将调研成果形成装备工业合资变局系列报道,连续做了17个典型案例,有2个典型案例是作为内参上报的,具体企业和大概的行业背景在PPT上,就不再详细说了。

 

 

 

在中国工业报社组织的一系列深入调研之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及相关国务院领导部门,得出对当时形势的判断,这个判断是,跨国公司对我国装备工业主要行业的骨干排头兵企业战略性并购趋势已经形成,急需中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

 

上述工作成果我们先后形成了两个中央政研室内参,直送最高层,并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促使针对外资并购新动向的国家审查制度修改完善,也推动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工业若干意见》(即国务院8号文)于20062月出台。经此一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重要行业的骨干龙头企业得以保存,新中国较为完整的基础战略性装备工业体系得以守护

 

 

 

当前,面对中美竞争新的国际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使命,愈感16年前那场博弈的现实意义,其中也有许多具规律性的东西可去再认识。

 

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是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先后组建了八个机械工业部,其中只有一机部是民用机械,其他七个机械部都属国防工业。从中也可以看出一机部民用工业的基础性和通用性。

 

 

 

中国装备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建立了基本完整的体系。而这样的装备工业一直是西方防范的重点,70多年来从来没有改变。从巴统委员会到瓦森纳协定,从东芝事件到考克斯报告,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停止交流,断供产品,并试图与中国高科技脱钩,中国制造在西方主导的世界市场所遇阻截、限制和打压已成为常态,并不断打破最基本的底线。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对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做出了新的顶层设计,强起来时代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实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徐工的案例。徐工是国内工程机械排头兵企业,200510月,美国的凯雷投资基金与国企徐工在南京草签收购协议,以20多亿元人民币价格收购徐工机械85%的股权,并按程序上报地方和国家主管部门审批。但是并购案引起了业界极大争论,那个时候也正好是我们在做合资变局的同时,最终在四年后被中央政府否决。徐工的故事还在继续,为了这次并购,徐工前后耗费五年时间,企业原地踏步,而且还背了一大笔债。市场大潮不进则退,技术进步一日千里,国企徐工向何处去?

 

 

 

徐工重型的技术团队,一直铭记着上世纪90年代一次出访经历。那一次他们终于得到去参观全球起重机巨擘,世界建筑机械的领先制造商利勃海尔生产基地的机会。怀着近乎朝圣的心情,特意带上了上满胶卷的相机,走进车间大门前,因为是同行参观,一般是禁止拍照的,所以他们礼貌、谨慎地向对方接待人员争得拍照的同意。未曾想,对方的主管扬手做了一个随便的示意,高傲的神态仿佛在说,“无所谓,你们尽管拍好了,你们拍了又能怎么样呢?”此情此景如万箭穿心般刺进了徐工人的心。

 

知耻近乎勇,此后他们的起重机就对标上了利勃海尔,一年一个新产品,一年上一个高台阶,发奋追赶。如今徐工集团在国内保持行业排头兵位置,在国际上已经跻身工程机械前三,徐工起重机板块首次登顶全球第一,移动式起重机连续十八年保持全球第一,王者之师,当之无愧。千帆竞渡,勇立潮头,今日徐工,傲视群雄,也包括利勃海尔。

 

 

 

最后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中国大陆第一座水电站的故事。100多年前的上世纪初,由中国人自己筹资建造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1910年开工建设,安装了两台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共240千瓦装机容量的水轮发电机组。这时候恰遇云南爆发了反对清王朝的重九起义,德国工程师为了避战乱跑到越南,导致工程停工。中国工匠们三四千人困在工地上餐风饮露,苦苦等了四个月。建水电站的钱我们好歹还能凑,但是造水电装备的技术我们没有,只好仰人鼻息

 

 

 

100多年后,在距石龙坝200多公里的金沙江上,一座世界在建最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拔地而起,雄跨两案,这座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的水电站,拥有16台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10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完全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承担研制任务的中国三峡集团以及东方电机、哈电机已经执世界水电高端装备之牛耳。当今年(2021年)7月白鹤滩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时,总书记发来贺电,其中道: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此刻我真想穿越百年,坐在那些修建石龙坝水电站数千衣衫蓝缕的中国民工中间,向前辈们报告,中国制造百年后的崛起和自豪。

 

 

 

今天《雄心百年》圆桌论坛也请来东方电气风电公司的刘总,他也将带来东方电气新征程上五电并举的新故事。

 

 

东方电气风电公司副总经理刘世洪

 

总书记深刻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有骨气、志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百年雄心,薪火相传,中国制造将不辱使命,挺起大国崛起的钢铁脊梁。谢谢,我的演讲完了。

 

感谢大家听我讲了这几段故事,我个人虽然已经退出了一线的工作,但是中国制造就在身边,中国制造的每一个进步让我们觉得非常激动,因为只有走过了这条路的人才知道中国制造的路多么不好走。我的演讲主要是抛砖引玉,中国制造的路到底怎么走?中国制造的路什么样的人适合走,中国制造的路如何越走越宽?中国制造如何拓宽边界,这些问题要交给年轻一代来讨论和回答了

 

 

 

了解更多中国制造日资讯,请访问哔哩哔哩弹幕网搜索“酷玩实验室”《第六届中国制造日》专辑。

 

*本文未经作者审阅

稿件的刊发与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乌鸦校尉整理编辑

来源|微信公众号: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