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李学勤:确定了!甲骨文上的“西邑”,就是夏朝
点击:  作者:李学勤    来源:大同思想网  发布时间:2019-03-03 10:59:55

 

1.jpg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有《尚书》、《逸周书》和佚书20多篇,其中清华简《金縢》能和伏生所传今文《尚书》直接联系。从清华简来看,现在不能证明,也不能反对孔子编百篇《尚书》之说。但是清华简足以说明东晋以后的古文《尚书》没有历史根据。清华简中,《尹诰》、《尹至》篇有很多的用词和语法同今文《尚书》中的《夏书》和《商书》是一样的。清华简里没有《尚书》和《逸周书》的差别,因此我们对《逸周书》里面若干篇书的估价,还应该提高。

 

1.webp (10).jpg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对于古史研究有重要意义。现在我们初步估计全部清华简有64篇或更多一些书,内容和《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有一些关系,但与《书》的关系更重要。按照后世的分类,一种是真正的《尚书》,见于在今天传世的《尚书》,或者由其标题或内容可以推定是《尚书》的;第二种是不在《尚书》,可是见于传世的《逸周书》的;还有一些,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的,可是从其体裁来看是和《尚书》、《逸周书》是一类的。这三部分总共有20多篇,是清华简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关于历史方面的材料,如清华简第2册整理报告的内容,是《系年》。原无标题,但其体例比较接近于西晋时发现的《竹书纪年》,有些文句和传世的《竹书纪年》非常相近甚至相同,故定其名为《系年》,已于2011年出版。

 

1942年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战国帛书,1951年至1954年陆续在长沙发现了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的战国竹简,但这些竹简还都不是严格意义的书。真正发现战国时代的竹书,那是1956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可惜竹简残断过甚,现在没有办法拼起来。当时我认为是儒家的作品,现在还有人这么看,不过现在有比较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些竹简是墨家的作品。此后湖南慈利石板村也出土了竹书,但是多数残碎。真正重要的是郭店、上海博物馆、清华这三批竹简。与前两批竹简偏重于儒家、道家著作等思想性、哲学性的内容不同,清华简的内容主要是经史类的,而且主要是和历史有关的。我们可以看到,一批随葬的竹简,反映了墓主的思想和学术倾向。银雀山一号墓就都是兵书,我们可以想见墓主人一定是军事家。郭店墓的主人按我的意见是“东宫之师”,是教太子的老师,多有思想性内容,摘录的《语丛》也是思想性的内容。清华简的墓主人,可能是史官一类的人。

 

下面我们谈一谈和《尚书》、《逸周书》有关的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清华简里面真正能和伏生所传今文《尚书》直接联系的,最主要的就是《金縢》。刘国忠教授整理的《金縢》这一篇,竹简相当完整。虽然有一些地方要补字,也有个别很重要的地方和今本文字不一致,可是很明显这一篇就是《金縢》的内容。过去因为竹简整理尚处于初步阶段,而媒体很关心,我们曾以为竹简里有《康诰》,后来证明不是《康诰》。这是因为有一支尾简有几字和《康诰》最后几字“民世享”相同,其下留白,遂以为有《康诰》,结果不是《康诰》。我们也曾以为有《立政》,因为我们在简上看见的话,跟《立政》差不多完全一样。可是进一步研究发现不是《立政》,而是跟《立政》有关的另外一篇东西。《金縢》则没有这些问题,虽然它并没有写“金縢”这样的标题。这样我们能有一个估计:济南伏生传的今文《尚书》,或说28篇,或说29篇,所以《尚书》的篇数并不多,数量很有限。孔壁出的《尚书》,据说比伏生本增多16篇。相对于这个来说,我们现在发现《尚书》类文献20多篇,数量上同它们差不多。这是第一个问题。

 

1.webp (11).jpg

 

第二个问题,大家一定会问,先秦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一部《尚书》?——当时可以不一定称《尚书》,因为有不少人认为“尚书”这个名字是汉代才有的——特别是有没有一百篇《书》,是孔子选的?这一点实际上不能从清华简中发现,或者据伏生的、孔壁的《尚书》证明,至少我们这个墓里面没有百篇《尚书》。可是这也不能说当时就一定没有百篇《尚书》。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尚书序》。《尚书》确实有一百篇的序,而且汉代的人都相信它,郑玄还专门作了注。《尚书序》说明有过一百篇的这种设想,或者有这种东西。清华简能不能证明《尚书序》的存在呢?至少有一点可说,就是《金縢》。《书序》很明确讲它名为《金縢》,《史记》也称《金縢》,可见当时有“金縢”这一名称。如果《尚书序》普遍流行,在楚地,竹简的主人也看到过《尚书序》的话,他为什么不把这一篇东西称为《金縢》呢?这一篇用了一个很长的题目:“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这个题目不是随便取的,几乎完全相同的话见于《史记》。因此这个标题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在楚地,墓主人是承认这个标题的,而且特别用了“志”。《逸周书》在《国语》等古书中常常被称为《周志》,“志”应该是对前人言论、事迹的记述,此处用了“志”,和《周志》接近。这一篇在百篇里面,是很重要的一篇,伏生所传,但是墓主人是不承认《书序》的。如果他看见《书序》或承认《书序》,为什么不写“金縢”而用这样一个名字?所以很可能他没有看见过《书序》。当然,说他没有看见《书序》,并不一定等于在公元前三百年没有《书序》或与之类似的文字。其它各篇,也都没有用《书序》的篇名,但是有的比较接近。比如《说命》,是古文《尚书》,可是在孔壁增多的16篇里面并没有《说命》,今天的古文《尚书》有《说命》,清华简有,标题是“傅说之命”。“傅说之命”就是“说命”,可是名称还是有差别。《说命》见于《礼记·缁衣》,如果我们承认《缁衣》是子思作的话,那么子思是用“说命”这个标题的。而在楚国的人不用“说命”而是用“傅说之命”,虽然“傅说之命”就是“说命”,可是还是不一样。有一点要注意,东晋的伪古文《尚书》中的《说命》是三篇,作伪者怎么知道它是三篇的呢?那就是《书序》,因为《书序》告诉我们《说命》是三篇。今天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因此《尚书序》还是有根据的,否则它怎么知道是三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然,《傅说之命》很难读,里面的问题还比较多,有不少有关商朝历史的话,还有一些神话性的内容,里面的若干文句和《国语》比较接近,我们希望能尽快地发表。所以,从我们清华简的发现来说,现在不能证明,也不能反对孔子编百篇《尚书》之说,不过墓里面没有孔子所编百篇本的《尚书》。

 

第三个问题,清华简的消息公布之后,大家特别关心东晋本《尚书》的真假问题。从宋代以来,特别到阎若璩之后,东晋孔传本《尚书》是一部伪书差不多已经成为定案,虽然很多人曾经想翻案。晚清的代表者是洪良品,写了好多部书,来为古文《尚书》翻案。今天我们应该比较公平地说,洪良品的翻案,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里面有些地方批评阎若璩、惠栋,是有道理的;可是,总的说起来,还是站不住脚。后来清华大学的前辈学者张荫麟先生写了一篇《伪古文尚书案之反控与再鞫》,把洪良品所代表的思潮里面提出的证据统统都驳倒了。最近这些年,又有一些学者来翻案,而且写了整本的书。应该说这些书有一些地方也是有道理的,可是总的说起来,不能推翻从宋代开始到阎若璩、惠栋的工作。所以大家特别关心清华简里面的《尚书》能不能证明伪古文《尚书》的问题。这个问题,清华简本身不能做充分的说明,因为清华简和古文《尚书》有关系的篇章很少,可是还是能够举出明显的例子。

 

1.webp (12).jpg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尹诰》。《尹诰》这一篇又称为《咸有一德》,《史记》以下,都用的是《咸有一德》。因为西汉时期孔壁发现的《尚书》,里面就有这一篇,题目就是《咸有一德》,司马迁用的名字也是《咸有一德》。司马迁受学于孔安国,亲见古文《尚书》,所以他用《咸有一德》没有错。“尹诰”这个名字比较早,见于《缁衣》。《缁衣》传说是子思所作,《缁衣》里面所引《尹诰》,见于东晋孔传本《咸有一德》。所以大家觉得《咸有一德》所引有见于《缁衣》的《尹诰》,这不是没有问题吗?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清华简里面有整篇的《尹诰》,原简没有标题。那么我们怎么证明我们所见的简,就是《尹诰》呢?因为这简的第一句,“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礼记·缁衣》所引作“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所以《尹诰》又名为《咸有一德》,就是从这个句子来的。郭店《缁衣》简和上博《缁衣》简都是一样的,作“惟尹允及汤咸有一德”,与《礼记·缁衣》有一点文字差异,这是允许的。郭店简和上博简《缁衣》基本相同,分章也一样,《礼记·缁衣》则有不同,且多引了一段《尹诰》:“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后两句或以为不是《尹诰》原文。自郑玄以后,历代的注疏家对于这一段话有种种解释,但都无法讲通,而且都承认不好懂。这段话很古奥,“西邑”见于甲骨文,现在看来就是夏。不仅如此,而且《礼记·缁衣》也有不同的本子。郑玄说:“见或为败,邑或为予。”邑和予古文字形接近,当是抄错为予字。现在清华简作“尹念天之败西邑夏”,这句话就好懂了,而且这里确有“败”字,说明郑玄所见本是有道理的。这句话紧接着“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可见清华简这一篇就是《尹诰》。如果以上的论证无误,那么东晋本的《咸有一德》完全不对。因为除了这几句引语,二者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这个例子非常清楚地推翻了东晋本。

 

1.webp (13).jpg

 

其实不止这一个例子,还有别的例子。清华简《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也除了《国语》所引之外,毫不相关,完全不是一回事。清华简里面还有很长的一篇,有可能是《冏命》。如果这个推想不错的话,那也和今本毫无关系。以上虽然是个别的例子,但是足以说明东晋以后的传世本没有历史根据。所谓作伪,我一再地说并不一定是古人是个骗子在骗我们,而只是整理了一些材料。陈寅恪先生说古文《尚书》可能就是古人把一些过去剩下的材料整理了。这个就跟我们今天的设想不一样,这个看法对不对,还可以讨论。

 

附带的我想在这里谈一个问题。很多人谈到考证方法论的一些问题,比如一部书,里面有一部分证明是真的,其余部分并没有得到证明,也就是说其余部分完全可能是伪的,这当然是对的;可是如果说一部分,比如有十篇,里面有一篇证明是真的,其余九篇不知道真不真,那至少证明一篇是真的,就使其它几篇是真的的可能性提高;相反也是如此,如果证明十篇里面有一篇是假的,那么其它各篇是假的可能性也会加大。这一点应该承认。最近有学者讨论这个问题,提出所谓“顾颉刚难题”,我个人不太赞成这个说法。现在表明古文《尚书》里面有几篇是假的,那么其它各篇是假的可能性也加大。

 

第四个问题我想在这里特别说一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九篇中,有八篇是《尚书》类的文献。其中除了我们讲的《尹诰》,还有命名为《尹至》的,谈的都是夏和商的关系,是有关商汤伐夏的材料。这两篇字迹、简制相同,为同一抄手所抄。《尹至》这一篇所讲的故事,见于《吕氏春秋·慎大》。看来《慎大》是本于《尹至》或类似的材料,二者对读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包括《慎大》篇的错字都可以指出为什么写错了。《尹至》、《尹诰》讲商汤灭夏,按照《尚书》的体例,可以称作《商书》,称作《夏书》也不是不可以。起初读起来会感觉有些句子很浅显,可是仔细读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有一些句子很特别。它的特点是很多的用词和语法与今文《尚书》中的《夏书》和《商书》是一样的。且不管《夏书》和《商书》到底是什么时候作的,清华简这两篇和它们的体裁是一样的。比如《尹至》开头,汤见到伊尹,“汤曰:格”,现在今文《尚书·汤誓》有:“王曰:格”,王就是汤,就等于说“汤曰:格”。《商书·盘庚》有“王若曰:格”。这种句子,其它地方没有,所以它们应该是同出一源,同时而作。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这里面有夏人说的话:“余及汝皆亡”,《孟子》作“余及汝偕亡”。这句话见于《汤誓》,作“时日曷丧,余及汝皆亡。”《尹至》还有一句话作“其如台”,前人指出意思就是“奈何”,又见于《汤誓》、《盘庚》、《西伯戡黎》,还有很多例子。所以我们看《尹至》、《尹诰》,开始看很浅显,会怀疑是不是战国人瞎编的。可是如果你一对照的话,就会发现其来源是一样的,和《夏书》、《商书》一致。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如果我们进行综合研究,可能会提供一些新的东西。这些《尚书》类文献,在用词遣句和文法上还有很多和西周金文一致,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介绍。

 

第五个问题很重要,在这个简里没有《尚书》和《逸周书》的差别。有明确知道是《尚书》的,比如刚才讲的《金縢》、《傅说之命》,还有《冏命》(如果是对的话),不管其内容如何荒唐,也一定是《尚书》。还有一些一定是《逸周书》,比如沈建华老师整理的《祭公》,李均明老师整理的《皇门》,今本《逸周书》就有。还有一篇《逸周书》里面非常重要的《程寤》,从唐朝以后就不存在了,但是尚有一些佚文。这三篇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分类,就是《逸周书》。可是在清华简里面,它们和《金縢》、《傅说之命》没有差别,都是《书》。这一点并不稀奇,在秦以前就是这样的。今天我们所称的“逸周书”之名,最早为许慎所用。“逸周书”就是失传了的《周书》,“逸”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师说,“绝无师说”。所以它还是《周书》。《左传》、《战国策》曾引《逸周书》若干篇,像荀息,狼瞫引用的。如果我们相信《左传》、《战国策》记载的话,那就是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在引这些东西了,引的时候就称《周书》。而在《左传》、《战国策》里面引用今本《尚书》某些内容的,有时也称《周书》,或《商书》等。所以当时人的思想里面,这些东西没有差别。如果有差别,可能就如同某些学者说的,是因为孔子编了百篇《尚书》,而《逸周书》是“孔子删《书》之余”。如果真是这么理解,那么《逸周书》本来就是在《尚书》这一类东西之中。特别应该指出的,比如《祭公》这一篇,在《缁衣》里面就引用了,称作《叶公之顾命》,“祭”与“叶”可以通假,而我们清华简就称作《祭公之顾命》,这个标题和《缁衣》篇是一致的,而《缁衣》引用它时是和其它的《书》完全同等的。所以后来被称作《逸周书》的东西,在当时至少有很大一部分被承认就是《书》。这对于我们认识清华简也有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清华简的这些内容都可以称作《书》。

 

传统上认为汉朝发现《尚书》古文有两次,一次是汉景帝末年的孔壁,比伏生所传多16篇,另一次是杜林于西州所得“漆书“古文一卷。现在看来不是这样,要不然《逸周书》这些材料是怎么来的呢?沈建华、刘国忠先生经过研究,指出《逸周书》中的一些字为什么是错的,或者是脱漏,或者是衍字,或者是改错的。怎么改错的,为什么改错了,这将竹简本与之一对照,就可以明白。比如《皇门》这一篇,最后的句子根本就没法懂,清朝人说可能有缺句。现在看起来大概就是丢了一枝简。还有一些字,多年以来大家就不认识,有些字虽然不认识但是意思可以明白。我和黄天树教授都曾释过“□”字,指出它的意思是“助”,在清华简里面它对应的字就是助。至于它究竟是一个和助同义的字,还是就是助字,还可以讨论。这样我们就认识到,西汉的时候,先秦古书的发现,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这一点是我们近年竹简帛书发现的一个概括性的推论,比如我们已经多次发现《诗》的文句,如果拿齐、鲁、韩、毛四家诗来套,根本套不了。阜阳简《诗经》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它不是四家诗中的任何一家。因为汉朝以后的家法,字只要写法不同,就是另外一家诗了。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当时流行的还有很多异文。所以当时决不仅仅只有四家诗,《尚书》恐怕也是一样。除了伏生一系和古文《尚书》之外,《逸周书》就说明当时还有很多流传的《书》。71篇的《逸周书》,一定是汉朝人编起来的,因为7129就是一百,就是为了凑这个数。他们怎么能收集到呢?就是因为当时有古文的材料在流传,而这一点不见于任何的记载,可是我们可以从现在的发现做这个推论。当时人读古文的水平,可能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好,可是有些地方他也不够,出现了种种错误。

 

所以《逸周书》的本子一定是汉代的。有些人认为是西晋汲冢出土的,唐朝人就称之为《汲冢周书》。汲冢到底出没出《周书》,这个问题不能从我们的材料推出,现在还有争论。汲令卢无忌《齐太公吕望碑》提到有《周志》,《周志》好像就是《周书》了。可是那个文王梦天帝的内容在现在《逸周书》里根本没有。所以汲冢当时所出《周志》(或称《周书》)究竟是什么,今天还无法证明。可是现在《逸周书》里面有些材料,一定是汉代人见过的。比如《程寤》里面有一大段,在王符的《潜夫论》里面就有,而且他加了些讨论。那一段是很清楚的,而且和竹简本非常一致,这就证明他当时一定是看见了,否则怎么能一致呢?所以今天流传的《逸周书》,在汉代一定有它的起源。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我们不知道。这一点,由于我们还有一些有关的材料,将来可以进一步研究。

 

在此我还想特别说明一点,就是我们对《逸周书》里面若干篇的估价,还应该提高。比如这次我们发现的《程寤》、《皇门》、《祭公》,特别是后两篇,就是西周的东西。我们举些明确的例子,比如《穆天子传》里面经常提到井利、毛班。以前于省吾、杨树达先生写文章证明班簋的“班”就是毛班,今天看这是完全正确的,一定不会错。后来我们研究青铜器,指出当时还有个利,虽然没说是井利,可是身份和《穆天子传》中的井利一样。大家要知道,《穆天子传》并不是历史实录,它是战国时代的小说,虽然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但不可能是真的。战国时代的人怎么知道井利、毛班?后来《今本竹书纪年》才有———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现在我们看到战国时代竹简本的《祭公》,井利、毛班还有一个毕鸟亘,就是穆王时候的“三公”(当然这个“三公”不一定是“三公九卿”之“三公”),于是我们才恍然大悟,《穆天子传》里的这三个人,是从类似《祭公》这样的文献里来的,从西周以来就传有这样的材料。《穆天子传》里面还有一个毕矩,可能就是毕鸟亘之讹。这些材料,可以告诉我们《逸周书》的真实性,但不是《逸周书》的所有材料都有这样的真实性。

 

最后说说《皇门》的重要性。《皇门》这一篇在《逸周书》里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材料。这一篇一开头就有“周公若曰”,我们简里面没有“周公”,是“公若曰”,里面谈了很多事情,过去读不懂的,这里都能读懂。清代虽然有研究《逸周书》的学者,像陈逢衡,指出这一篇是周公摄政时代的东西,可是其他人对于这一篇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争论还是很大。现在我们读清华简,可知它非常可能是周公摄政时代的东西。可是这里只有“公”字,有人会怀疑是不是一个普通诸侯国的公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里面自称为“寡邑小邦”,西周一直是自称小邦,而且文中还把自己和夏朝、商朝相比,一般诸侯国不可能有这种口气。因此《逸周书》传世本说是“周公若曰”,应该还是事实。如果真是事实,它反映的应该是周公刚刚摄政时的心理状态,所以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献。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类似这一类的问题,还能举出很多。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