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华为新招一批MBA,任正非亲自参加培训交流,安排工作后不久,任正非很不满:都有管理“幼稚病”!
点击:  作者:风起堂主人    来源:风起堂观察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5-01 23:28:29

 

 

当初想靠一本书就能变革成功,的确很幼稚。—— 任正非

 

华为早年,一度号称全国学历最高的企业。

 

华为曾对外宣传,华为员工学历水平95%本科以上,70%硕士以上,还有数千名博士和博士后!

 

任正非也常以自家员工高学历、高素质为傲,让博士一定要在名片上印上“博士”头衔,见客户时,任正非也会刻意介绍“某某是我们公司的博士”(据田涛《理念·制度·人》)。

 

98年之后,任正非却又开始痛恨聪明人’”了。

 

任正非说:“我最痛恨‘聪明人’,认为自己多读了两本书就了不起,有些人还不了解业务流程是什么就去开‘流程处方’,结果流程七疮八孔地老出问题。”

 

其实,任正非有如此认知,是交过学费的。

 

01

MBA的管理幼稚病

 

1997年,为了加强自我力量提升管理,华为特别招聘了一批本科学理工、研究生学管理的管理学硕士(即MBA)。

 

华为对这一批MBA很重视,新员工培训结束后,任正非亲自参加新员工与高管之间的座谈会并讲话,大意是公司加强管理,你们大有可为之类。当然,任正非也不忘提醒这帮“青年学生要从做实开始”。

 

这批MBA入职后,被安排在管理部工作,负责对公司各部门的管理流程、编码工作进行优化和重整。

 

一段时间后,结果让任正非大失所望。

 

这帮MBA们,没有实际业务经验,也不愿投身到业务实际工作中去,而是照搬书本、生搬硬套,制定出一堆不合业务实际的流程文件,并一味硬推

 

一次,MBA给领导汇报工作,滔滔不绝领导却听不懂,不得已换了一位在业务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干部去讲,大家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任正非对此非常不满,批判这批MBA只满足于写文件、画流程,不考虑实际执行和落实,这种不关注实际业务问题解决的所谓“管理创新”,是一种管理“幼稚病”。

 

之后,这批MBA中的多数员工被下放到各业务一线工作。

 

从此,华为不再重视招聘MBA

 

这一次对MBA的使用经历,颠覆了任正非对管理学的认知。

 

02

任正非:通过一本书想要变革成功,很幼稚

 

本土MBA不行,华为又有了新的尝试,通过西方先进管理书籍和案例资料,准备自学成才。

 

1997年年底,任正非带领华为高管团队访问IBM时,IBM高管陈青茹送给任正非一本哈佛大学出版的讲IPD(集成产品开发)变革的书。

 

华为高管们发现,不只是IBM,甚至朗讯等公司的研发方法也源自于这本管理著作。

 

于是,任正非一行买了几百本,准备带回去“自学成才”

 

回国后,华为研发部门根据书中理念和方法,以及从IBM学习所得资料,自己尝试着进行研发流程变革,结果,公司上上下下折腾了几个月,毫无进展。

 

任正非后来反思:当初想靠一本书就能变革成功,的确很幼稚。

 

无奈,任正非亲自给IBM中国区总裁写信,提出邀请IBM帮助华为进行管理变革。

 

此后的华为,才正式踏上引入IBM流程的蜕变之路。

 

在管理上,有时候需要别人带着我们走路,就像一个小孩,需要靠保姆、靠幼儿园的老师带着走路一样”,这是任正非和华为又一次对管理“本本主义”的领悟。

 

03

高管辞职读MBA,任正非:我建议你退学

 

于是,便有了任正非反对华为高管出国读MBA学习企业管理的故事。

 

一位华为女高管,1996年之前一直负责华为宣传工作,1998年被提拔为执行副总裁。

 

1998年底,这位副总裁却突然提出要离职,说要去美国深造,学习企业管理

 

得知该副总裁是要出国留学读MBA,任正非劝阻道:你去美国学习企业管理,等你学成毕业后,你就跟不上华为公司的发展了

 

据另一位华为前高管在提到这个案例时称,这位副总裁当时其实已经自己悄悄报名了,要去美国读MBA,但在提出离职时却被任正非建议:我建议你赶紧退学,你如果不退学的话,那你跟我们干部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远了

 

毕竟,有过本土MBA和自学管理受挫的教训,任正非知道,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管理,才比书本上学得更快、更实际、更加真实有用。

 

这大概也是任正非读书万卷,却极少读经营管理类书籍的原因吧。

 

对此,任正非解释称:"管理的书都是教授们闭门造车,读了限制思想,真正的管理哪是几条原理那么简单"

 

04

任正非:在管理上,还是要别人带着我们走路

 

任正非认识到,“在管理上,还是需要别人带着我们走路。”

 

于是,华为在1998年请来IBM顾问团队,手把手教华为学习管理变革。

 

在任正非“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原则的铁腕推动下,华为花了数十亿元学费,历时10多年,以3000人陆续离开的代价,华为管理变革基本完成。

 

华为前轮值CEO、现任监事会主席郭平称:我们虔诚地对待顾问,也得到了真心的回报,很多顾问掏心窝子帮助华为,甚至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只是可惜,华为是IBM管理咨询业务在中国的“首秀”,但也是“绝唱”。

 

因为,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像任正非和华为这样,愿意花几十亿、付出前后十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来专注于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的持续优化。

 

多年后,IBM当年参与华为项目的以为顾问感慨道:原以为中国管理咨询市场巨大,但事实是我们大错特错,只有华为才有这种思维方式

 

所以,目前为止,我们还只有一个华为。

 

这是幸运的,当然,更是不幸运的。

 

作者 | 风起堂主人;来源 | 风起堂观察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