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快递已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差不多所有人都收发过快递,和快递员打过交道。因此,对快递行业,大家并不陌生,多少都有所了解。但是,快递行业内在的规律、规则——我称之为“灵魂”,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要想了解快递行业的“灵魂”,要去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追系统的人》这本书,就是北大博士庄家炽对快递行业深入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这本书揭示出了快递行业的“灵魂”——“追系统的人”。这个概括,很生动,不过,“追系统”的意思,从字面上不能直接看出来。追什么系统?谁在追?怎么追?
这里就来说说“追系统”的含义。
02
短视频平台上,会看到一些“快递类”题材的视频,其中常见的一个内容是:快递员要进入某小区送快递,但小区保安拦着不让进,或者不让骑电动车进,只能徒步走着去送件。快递员当然很不愿意,双方因此大吵大闹一番……
这种短视频看多了,你可能以为,保安和快递员之间矛盾重重,经常发生冲突。其实并非如此。事实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快递员和小区保安、公司前台等等的关系都很和谐。发生冲突的是极少数。事情是明摆着的:如果这种冲突很多很普遍,快递在城市里就没法干了。
可以说,和保安、前台等人员搞好关系,是快递员的“基本功”之一。
快递员搞好这种关系的办法有很多,见面时客客气气地打招呼,以优惠价格帮他们发几个快递,甚至直接免费发几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快递员经常去“唠唠”,也就是聊聊天,彼此混成熟人。成了熟人,就好办事了。
你可能以为快递员整天都很忙,哪有时间去“搞关系”。其实,一般来说,快递员上午的确很忙,甚至忙得手脚不停,但到了下午傍晚,往往有空闲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快递员去和保安、前台等“业务相关人员”混成熟人,搞好关系,时间上没问题。这可以算是一种“经营”。
用快递员自己的话来说,快递员分为两种——“正经上班儿的”和“玩儿的”。“正经上班儿”的快递员,会花时间、精力去经营社区关系。这么做,对他自己的工作很有帮助。而那些“玩儿的”,就懒得去费这些事,好干就干,不好干随时准备走人。
看出这里面的“门道”了么?
快递公司的经营模式、管理制度,也就是他们的“系统”,无法预先解决保安、前台“故意刁难”的问题。那怎么办呢?要靠快递员的积极努力,去面对面的解决。快递员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弥补系统达不到的“死角”。
你有点儿理解“追系统”的意思了吧。
下面再说一个例子。
03
前两天,我在网上买个家居小用品。发货地是江苏,两天就应该能到北京。可两天到了,没收到。我打开手机查看物流信息,原来中间出了差错,快件到了北京,不知为何,又被发往陕西了。正在从陕西往北京赶。
我问客服是怎么回事。客服连连道歉,说在北京发错包了,请我多多包涵。又过了一天,快递件到了,放在我家门口。
这是我网购中极其罕见的“快递物流搞错了”的经历。事实上,其他我网购的商品,都极其精确、准时地送到我家门口。几百上千公里的距离,就像在同一间房子里搬来搬去那么“丝滑”,而且,快递费用只是寥寥几块钱。事实上,若非实际摆在我面前,我很难相信快递物流体系会如此高效精准。
中国快递行业的效率之高,是惊人的。
这个惊人的高效率背后,是庞大且严格的管理系统。快递业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条形码等种种技术手段,把物流的整个过程严密精细地管理起来。这个庞大的系统,是中国快递业效率极高的原因所在。
在这个系统中,对各个环节违反规定罚款,是个重要管理手段。《追系统的人》这本书的附录,就是快递行业的操作规范,也就是罚款规定。表格中开列出各种违规事项和相应的罚款数额。
比如虚假签收,也就是快递件没送到,但快递员为了“按时送到”,提前替客户签收了。这种行为,一旦发现,罚款700元每次。工作沟通中出现侮辱语言、挂断电话等等,罚款500元每次。
有人可能以为,把罚款规则制定得巨细无靡、无所不包,管理就会成功,效率就会提高。但事情哪里会那么简单。要知道,快递是面对人的服务行业,客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再怎么巨细无靡,也不可能涵盖所有情况。很多时候,快递员的“违规”,都是不得已,有正当的客观理由,并不是懒惰或者恶意。不应该用罚款制裁他们。
于是,在现实中其实是这样的:虽然规定要罚款,但并不立刻扣钱,而是留出一段时间,让快递员和客户去沟通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成功,问题解决,客户撤销投诉,也就不罚款了。
显然,这种“默契”的目的,就是鼓励快递员去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和客户建立起面对面的熟悉关系,也就是引导快递员和客户“处好关系”。毕竟,罚款不是目的,顺利完成业务才是目的。而彼此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比任何细致的规定,都要好使。
我甚至猜想,动辄罚款几百上千,恰好有助于快递员去和客户协商。
“您看,这点事罚我好几百,我实在承受不起啊。您抬抬手,别较真,放过我吧。下次我一定注意……”
放人一马,就能让他避免几百上千的损失。这事,很多人愿意干。即使开始很生气,只要快递员态度好,大部分人都不会“把为难人得罪人进行到底”。
相反,如果罚款只是5块10块的,大多数人就会“爱咋咋地”“罚你就罚呗,罚了你,我才解气”,矛盾反而不容易化解,彼此之间“处好关系”也就更难了。
04
对于快递行业来说,有两大难点:
第一,工作范围不是在封闭的厂区、楼房等等,而是在各种交通系统中。快递作为一个行业,是以网络状存在于广大的地理空间。这就让各种管理很难,要高度依赖交通系统。
这个难点,很大程度上由我国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给解决了。我国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交通系统,让快递业的高效运行有了硬件基础。
快递业的第二个难点则是,在终端,快递员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客户。快递,是个人对人的工作,而不是工业生产那样人对物的工作。人对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收快递的客户,有各种情况、各种脾气、各种需求,没办法用一种固定的工作模式处理所有问题。
这个难点,就要靠快递员“追系统”来解决了。
一方面,快递业的管理系统,很复杂很高效,使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但无论怎样先进复杂,也还是不够用,永远需要快递员用积极的主观行动,去“追系统”,也就是主动帮助系统解决问题,完成整个业务流程。
有一个老太太在网上购买衣服,卖家少发了一件。本来这事和快递员无关,老太太应该去找卖家。可老太太就知道投诉快递员。快递员打电话给老太太,怎么说也说不清楚,老太太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撤销投诉。快递员只好上门去给老太太帮助联系卖家补货,然后还得帮老太太撤销投诉……
某居民楼有一批快件。快递员送到,按这个楼的规定,放到快递柜中,然后短信群发告知客户。大家都没问题,但其中有一人打电话过来,说他出差去外地了,没法收快递。一直占用快递柜,会有费用。他对此强烈不满。快递员只好把那件快递取出来,带走,问清客户回来的时间,记住,到时再次送过来。
类似情况,系统不可能预先想到并设立规则。但是,快递员如果不去主动处理,不但自己会被罚款,客户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不知还会闹出什么其他问题。
换句话说,类似快递这种“人对人”的服务行业,永远不能指望系统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永远要给人的主动积极性留出空间。
无论系统多么先进多么复杂,仅有一个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有要足够的“追系统的人”。这些追系统的人,用自己的积极主动,去弥补系统达不到的“死角”,让系统和客户“贴合”得更紧密。只有这样,“人对人”的服务系统才能高效、精准地运行。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主席说过的那句著名的话:“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如果把中国革命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各级干部就是“追系统的人”。没有这些“追系统的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不可能的。
世上的事情,很多是同理的。中国快递业的高效精准,同样离不开众多“追系统的人”——积极主动把工作做好的快递员。事实反复证明,越是庞大复杂的系统,人的作用越重要。那种认为人不重要,制度资源等“物”才重要的想法,是做不好伟大事业的。
这就是中国快递业的“灵魂”——追系统的人。
庄家炽:《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
作者:李子旸:转自铅笔经济学微信公众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