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五毒书记”的反思为什么不被认可?
点击:  作者:曾炜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06-17 08:18:42

 

0 (2).jpg

 

 当忏悔沦为表演,就必然充满着自我怜悯、侥幸、虚伪的修辞,真假难辨。

 

  这几天,“五毒书记”张二江火了。这源自一个电视采访,里头主持人问起已经服刑完毕、现在过着普通人生活的张二江,当年为啥和除了女朋友之外的女人保持不正当关系。张二江提到受“西方文化”影响。媒体把这个点拎出来,当成了标题:“西方文化”成了“五毒书记”的替罪羊。

 

  我认真看了媒体采访,我觉得张二江与记者的对话还算是诚恳的,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记者称他为“老张”,而他如今作为一名普通民众,回忆起当年从高点跌落人生谷底、变成阶下囚的经历,也表达了悔恨之情。老实讲,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腐败官员,身份已经完全改变,有权利拒绝谈论当年的那些事,也可以不必对官员腐败这样的问题发表任何看法,过自己的清闲日子就是。他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而记者试图从这位曾经的官员的经历中,探寻一点官场腐败的规律,动机也是无可厚非的。

 

  一些人之所以有点恼火,还是因为觉得他使用“西方文化”这几个字有点滑稽。但认真看采访的人一定能了解到,张二江说出“西方文化”四个字的时候,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而且我并不认为他是在为当年的错误开脱,而是当时那种在摄像机前、与记者“面对面”的对谈语境,促使他使用了一个未经深思熟虑的、媚俗的词汇。

 

  这件事有意思的地方,其实不在于“西方文化”这几个字,而是为何我们如此计较一个人(他可能是腐败的官员,或者是曾经的腐败官员、犯罪嫌疑人)在镜头面前的“自我反思”。实际上,人们对此应该有所了解,所有镜头面前的“反思”,无不需要经过后期的剪辑和加工,而且面对着镜头,反思者也必然或多或少带着某种夸张、扭曲、造作的表演成分。这也使得通过这种手段反思出的结论都不太可信。

 

  这些年来,类似的“反思表演”,我们见过不少。而且一些犯罪嫌疑人还没有被法院判决的时候,就必须在电视前做出检讨、反思。所以,人们对这类反思表演有一定的警惕性。尽管张二江已经服刑完毕,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反思,还是得不到人们的信任。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刻意凸显出“西方文化”四个字的滑稽感,背后的根源不是因为人们反感张二江找“替罪羊”,而是对于这种浮泛于表面的带着表演成分的“伪反思”,从根子上就不买账、不相信。

 

  说起来有点奇怪,估计没有哪个国家,会像我们这样,热衷于让腐败的官员,犯罪的、犯错的人当众做反思表演。在法庭上,伏法的贪官会声泪俱下地念忏悔书;在学校里,犯错的孩子会被要求当众念检讨书;在电视里,还没被法院判决的人,会被要求向公众道歉、自我反思。这种现象,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检讨文化”,一种表演成分十足、形式感极强的反思文化。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连那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做不到了。

 

  就拿现在的贪官们写的公开的“忏悔书”来说吧。有些是真诚的,有些则明显是在敷衍。敷衍到什么程度呢?有些忏悔书不仅仅空话、套话连篇,而且还涉嫌抄袭。所谓忏悔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人情冷暖和官场沉浮,贪官们真诚书写,人们再把它们当成反面教材,亦能得到些有益的警醒。不过老实讲,现在想要透过这些贪官们的忏悔,找到治疗官场腐败的良药,不能说是缘木求鱼,但至少可以说效果不会太好。当忏悔沦为表演,就必然充满着自我怜悯、侥幸、虚伪的修辞,真假难辨。

 

  人们不满足于表演性的“伪反思”,背后当然是渴望一种诚实的真反思。不过可惜的是,张二江不假思索地使用的“西方文化”这样的语词,其实充斥于各种虚假的反思里。这种虚假的反思,还不仅仅是在镜头前有。现在一些谈论反腐败的文章,同样也不假思索大量使用这种“虚词”,不敢谈论根本性的真问题,避重就轻。结果呢,明明是权力没有得到监督,却偏偏说那只是因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所害。

 

责任编辑:中国梦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