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事热点 > 阅读信息
高红冰: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
点击:  作者:高红冰    来源: 阿里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08-04 10:52:40

 

1.jpg

     本文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在“2015央视财经圆桌会议——2015下半年改革与发展前瞻”上的演讲。

       GDP下行网购火热

      经济下行,淘宝零售,网络零售这一块是相反的结论,看不到很惨痛。网络零售整个的增长去年是49.8%,占到50%,传统零售增长是11%左右,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反差。

  GDP在下降,消费未必不行。去年中国到全球旅游的人,超过上亿人口,前几年不超过一千万,这个现象宏观数据统计不能很真实地反映出来。

  我们也学习国家统计局的做法搞了一个网购的价格指数,就是ASPI。选了五千个商品追踪价格动态,我们把这个指数和消费连接起来发现,我们实时的数据比GDP的数据早一到两个季度,我们统计的数据是消费已经起来了,比前面高了。

  2011年到现在,三年的数据看,跟整个GPD的增长是正相关,2014年三季度开始,往后走两个季度,至少我们平台看到的是:消费往上走!

  消费往上走肯定会有一个滞后,在制造这一端后期会反映出来。今天如果讲是一种臆测的东西,我们觉得消费已经开始启动了,从国家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架马车来看,消费至少在网络零售这块已经开始热起来了。

  第二个我们看到宏观经济里,县域经济做了一个对比,把百强县做了一个对比,浙江电商的百强最多,传统经济的百强是18个,但是电商百强是41个,呈现非常强的正相关。

  另外一个数据,麦肯锡的研究试图把互联网经济跟整个国家经济的GDP挂起钩来做测算,这个测算拿了一个指标是IGDPIGDP是互联网在GDP当中一个新的指数,用IGDP来衡量,结论到2013IGDP在中国是作为增长性的主要指标。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今天互联网经济可能会帮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可能会是一个长期内生驱动的增长。互联网更多改善的关系是在库存层面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层面上,可能更多标注经济的状况,互联网的长处并不在增加总量。

      中国比美国更有机会

 中国将近14亿人口,已经有6.3亿的网民,智能手机的网民是5.3亿,而且中国网民平均在线时间是3.5小时,美国大概是一个小时多,我们是人家在线时间的两到三倍,这两点都在说明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今天已经跟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高度地渗透融合在一起,后面会发力,主要分布是8090后,年轻一代占27%,他们对整个经济,包括对下一步的消费影响会成为一个主流。

       中国跟美国来比,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比美国更有机会。表现在:

  今天淘宝上看到有上千万的人做网购,网购的服务。未来可能会有一亿人口到这个行业里面。淘宝的数据来看,今天的消费,销售交易额的60%是来自三四五线城市,这些基本没有成熟的商业基础设施。大量的消费群体是年轻的8090后,他们基本很少去传统的零售网点购买商品,这个消费是新增,新增的消费在东南沿海这个地带形成加工制造能力,不能出口就到国内培养消费水平消费能力,把边缘地区的消费基础设施覆盖掉。

  把东南沿海的产能当做一个生产的供应,中西部的8090后就是一个买家,今天互联网把这样一个消费的市场,通过这么大的网络交易体系连接起来,这个连接很重要的突破,GDP不好衡量,实际价值是形成一个全国性统一的市场,把过去那些在每个省或者每个地区分割的市场全部打平。简单讲一个北京的市民跟农村人同样都可以买到淘宝的商品,这个意义非常重大。能做到2.79万亿,未来做到5万亿、10万亿的规模,这个对经济方式就会发生改变。

  另外就是带动就业,在人社部去年发表的报告中,全国网络就业创业的总人数是将近一千万,一个网店带动2.5个就业,最近经济一直往下走,就业会是很大的问题,网购创业就业大概产生一千万个岗位,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残疾人。

      制造业:升级出路C2B

     德国做工业4.0很大的特点是因为有17万人口,必须强势提高技术产品的价值含量辐射其他的国家。制造业升级,中国想去学习德国的制造模式很难,因为国家的基础条件和原来的产业结构并不完全能够支撑。对中国来讲,首要的制造业的问题是过去30年形成的加工贸易产能怎么找到很好的出路,这是主要问题。还有就是之前过剩的生产能力能不能更好跟中国广大的消费需求匹配起来,这件事极为重要。

  中国制造业的主要经济问题在我来看,是产销严重错位,巨大的库存,我认为要改善制造业的出路就是C2B的方式,用消费来拉动制造,不能盲目制造,而不看市场。

  今天互联网零售带来最大的好处是刺激互联网升级,用消费者的订单,或者是个性化定制这些市场信号,来拉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他们的品牌设计、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因为他们是工厂,都谈不上公司企业,怎么把他们完善起来。这个应该是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主要的方向。

      网络零售:倒逼产业升级

      麦肯锡认为互联网在金融业的扩大可能会创造高达1.2万亿的价值。2014年底有银行卡50亿张,有信用卡4.55亿,POS1600万台,我们到今天是这么大的投资。互联网与移动支付,大幅降低实体经济交易成本十年累积1万亿。

  这是GDP算不出来的,是把成本减掉,效益提高了,这个逻辑应引入到我们评价经济的方向上去。

  所谓O2O支付就是拿手机去扫一个码就可以把款付掉,不用刷卡,而今天的政策不支持这个事情,说安全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重大的技术,能带来那么多的社会经济价值的东西却不能突破?我无法想象。大概是怕这样的技术对现有的银行利益产生冲击。

  关于安全问题,当时的余额宝也有人提到了不安全的问题,网上大量枪手帖子说支付宝多不安全,后来支付宝想了一个什么办法——上保险!你钱丢了支付宝赔你,保险公司制度创新解决问题。今天的金融机构没有保过这个险。同样的,如果你认为扫什么二维码出什么问题,上保险一样可以解决,安全不是问题。我不晓得还有什么问题?

  这么大的一个技术进步的红利,为什么不去把它落下来?谈那么多的金融改革,这笔账能算出来吗?

  中国银行在测算未来5年的发展当中,由于手机移动终端的存在现在的两万个网点可能会减少一半,带来巨大的效益提升,有人问就业怎么办?内部要创新,要改革了,就是新产品、新服务的推陈出新。必须倒逼,倒逼进步,否则,金融讲那么多风险,在高成本的情况下,风险更大,低成本的情况下,高效率的情况下可能会好一些。

  刚刚发出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的思想就是互联网金融是小微的边缘的碎片的,但是事实上,互联网支付今天在进一步变成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尤其变成金融的基础设施。如果说金融的六大基本功能里面,支付清算是其中一个底层的功能,可以产生大量跟商业交易的用户和商家的数据,这样一个基础设施的存在,我们呼吁多个地方大力发展更多在各种场景下的应用,才是一个方向。

       经济引擎:小企业持续创新

     经济发展当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小企业创新,且能持续地发生,这件事很重要,国家是不是能在财政、金融、税收各个层面上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小企业发展?

  说具体一点,支持三万元小企业免税收的政策,能不能提到十万元?对这个群体测算完了有多少,拿出来贴十年八年,这些小企业会贡献更多的财政和税收,这个概念要不要去做?今天靠大企业,尤其靠传统大企业,推动经济增长非常乏力。

  十年前淘宝没有一个商户,十年后聚拢850万个商户,都是小企业,非常小,但是创新活力非常大,连接起来团结起来,就可以搞到2.4万亿人民币的交易规模,怎么样把这些小企业发展起来?我们看BCG的研究也发现,2013年是11%,希望提升到2020年的20%30%,我的结论:在这个行业里面,金融行业里面,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传统金融升级转型的大方向,这个要确定,不是把互联网金融当成传统金融的补充,要防止互联网金融边缘化。而且互联网金融有可能提升全球影响力,是弯道超车的法宝。

  现在的测算在2016年,到2017年看2016年的数据,大淘宝的交易规模会超过沃尔玛全球,这个超过不是简单中国企业超过美国企业的问题,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用众多小企业连接起来的一个商业协作体系,超过一个大工业、大机器、大钢铁时代的一个供应链系统的零售企业,这是一个模式的转换,是一个时代的变化,这一点我们要充分看到。

      同样在金融领域,今天支付宝也会在2016年或者在晚一点2017年,我们的支付频次会超过VISA,这个机会是存在的,问题是有没有很好的政策支持放松让它扩大。不是你用传统经济的总的衡量,现在互联网经济的衡量方式是用频次,用人群数来衡量更直接,像这些都应该变成我们去看待今天经济的成长和发展核心的东西。

       总结:创新、成长、未来

      1用创新倒逼改革  改革和发展是重要的,创新更重要。所以创新,用技术的创新、用商业的创新,尤其需要用新的制度创新,去驱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这将变成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用创新倒逼改革。

     2关注小企业成长  小企业永远是经济发展最核心的发动机,不要看它小,给它时间,既然做战略,5年、10年、20年都可以去长。

     3关注未来  关注明天经济形态,后天经济形态是什么,不要看现在和过去的东西。未来基于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平台整个经济体系,我觉得是能够创造很大价值的。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