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事热点 > 阅读信息
从弗格森到巴尔的摩——美国种族问题的背后
点击:  作者:游天龙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时间:2015-05-03 01:34:23

 

20150430120411223.jpg

 

  又一个黑人青年不明不白地死在白人警察的手上,引发了又一场大规模的警民冲突,又一场蔓延全城的骚乱。看看眼前这一幕,和2014年的弗格森案是如此相像,自去年夏至今,这样的骚乱在全美各处此起彼伏,不禁让人想问美国到底怎么了?
  
  这似乎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去年是《人权法案》50周年,今年是《投票权法案》50周年,这两个法案代表着60年代民权运动的高峰,是肯尼迪总统和马丁·路德·金博士留给世人最宝贵的遗产,去年上映的以争取投票权运动为背景的电影《塞尔玛》,甚至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演和最佳原创音乐四项金球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可大多数黑人的困苦现实却在嘲讽少数黑人取得的成就。过去的半个世纪,虽然美国在民权事业上取得巨大进步,在制度上拆除了种族隔离的藩篱,但弗格森和巴尔的摩的骚乱再度揭开了种族问题的伤口,将其血淋淋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背后盘根错节的历史、经济、教育和选举问题让美国黑人看不到一丝改善自身命运的希望。
  

  历史:廉租房政策推动种族隔离
  
  回顾去年的弗格森骚乱,事发地所在的圣路易斯历史上就是种族矛盾的高发区,1857年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臭名昭著的DredScott一案最初就发生在圣路易斯,该案判决将奴隶制合法化、全国化,最终激化南北矛盾将美国推向内战。战后,因为圣路易斯交通枢纽地位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南方很多黑人迁往圣路易斯,导致该市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早几个将种族隔离政策制度化的城市之一。早在1916年,圣路易斯就通过住宅隔离条例。在该条例被高院判违宪之后,该市又通过地产经纪协会等私人组织来维持种族隔离。正因为圣路易斯市的种族隔离现象非常严重,1948年反隔离的里程碑案件Shellyv.Kraemer案最初就发生在这里。
  
  而因为各种隐性歧视政策的存在,导致黑人区的房产价值降低,黑人难以赶上房产增值的经济发展上升期,结果进一步扭曲了国家政策的制订。联邦政府曾设立屋主贷款公司给屋主提供低息贷款,但因为黑人区房屋贬值,黑人区的物业被标为最低级的D级,结果导致黑白社区的贷款利率差超过2%,黑人更难获得贷款,甚至连黑人区的房子都买不起,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抑制了黑人区房价的升值,迫使黑人屋主低价抛售物业。
  
  在种族隔离制度被判违宪之后,1950年到1970年的二十年间圣路易斯市的60%白人迁往郊区,待黑人逐渐占据市区并开始向郊区迁移的时候,白人则迁往远郊,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继续维持事实上的种族隔离。这种“再隔离”现象导致黑白融合极其困难,导致圣路易斯市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巴尔的摩。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巴尔的摩89%的黑人被联邦政府的房屋政策隔离在经济欠发达的城区。联邦和巴尔的摩政府甚至连廉租房都要施行黑白隔离,部分联邦官员都承认“这不是贫民窟清扫计划,而是利用廉租房政策阻挡黑人侵蚀白人的领地”,唯一建在黑人区外的廉租房位于郊区的一个半岛,比邻市政垃圾场和焚化炉。而巴尔的摩也遭遇了严重的人口减少问题,大量的白人搬出市区,人口从一百万减少到六十万。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巴尔的摩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几个城市之一。
  
  经济:“去工业化”导致大量黑人失业
  
  种族隔离制度严重削弱了黑人社区的经济潜力,而去工业化则进一步导致受影响地区经济停滞和持续衰退,大量蓝领工人无法跻身中产。圣路易斯和巴尔的摩作为旧工业区的代表,也是这场转型的受害者。
  
  圣路易斯市曾是美国工业中心之一,二战期间因为远离两岸而成为民主的兵工厂,甚至连原子弹用的铀矿石都是在圣路易斯提炼的。而因为二战黑人几乎都不能上战场,因此留在后方从事生产的黑人成为二战美国工业发展的受益者,上升通道被打开。巴尔的摩曾是美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在炼钢、航运、汽车和运输业享有盛誉。黑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够发起民权运动与其在美国经济地位大幅度提高有直接关系,黑人在制造业的广泛从业也让其罢工罢市游行更有杀伤力。
  
  但因为白人在战后得到政府扶持免费读大学,大量白人转型为白领阶层,工作上错开了和黑人的岗位竞争,并且因为黑人把持的工会势力大、福利高,白人企业家推动美国进行“去工业化”转型,大量工厂关闭并被转移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越南等亚洲地区,结果导致黑人失业问题加剧。持续数十年的转型导致美国工业城市失去税基,在金融危机中抗风险能力极低,汽车城底特律破产托管,而圣路易斯则遭遇历史规模最大的人口外流,巴尔的摩则在二战后的五十年间失去了十万个制造业岗位,如今巴尔的摩经济的90%依赖低端服务业。
  
  黑人失业率升高带来的是贫困率上升。2013年美国4530万人生活贫困,贫困率高达14.5%,而黑人的贫困率则高达50%。研究显示,早在1980-1990年时期,黑人社区贫困率的增长速度就高于其他族裔的社区,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调整所致。而产业结构调整短时间内并不能解决黑人的就业问题,中小制造业能部分吸纳工人但会降低收入和福利,服务业吸纳制造业工人的能力有限,而信息产业等新经济带来的就业则远不足以弥补“去工业化”带走的岗位。
  
  教育:再次回归种族隔离
  
  教育领域是最早打破种族隔离的地方,但如今这里再度出现隔离现象,黑人无法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黑白差距固化且扩大化。
  
  全国范围内,典型黑人学生就读的学校里面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74%的黑人学生就读的学校是少数族裔学生占多数的学校,38%的黑人学生就读种族高度隔离的学校,而有15%的黑人学生就读的是纯少数族裔学校。美国最大的几个都会区有着全美最高的种族隔离率,芝加哥一半的黑人学生,纽约三分之一的黑人学生,洛杉矶30%的拉丁裔学生读的是纯少数族裔学校。
  
  这类学校大多成为所谓的“退学工厂”,大量学生无法完成高中学业,就算是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也缺少能在大学里面取得成功的基本学习技能。这些学校的教师通常缺乏教学经验乃至缺乏上岗资格,教师的跳槽率也极高,学校缺少课后活动,缺少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料。而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成绩不佳,导致州政府进一步削减办学经费,关闭或合并学校,用代课老师替换正职教员,进一步恶化这些学校的教育状况。
  
  以麦克布朗毕业的诺曼底高中为例。诺曼底高中去年仅有58%的学生毕业,而密苏里州平均为80%。2011年该校1064名学生中98%是黑人,74%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该校物资极其匮乏,连毕业礼服也仅有两套,学生们不得不轮流穿上拍摄毕业照。不久前该校还因为教育质量低下成为密苏里州仅有的三家被州政府取消资格认证的学校之一。诺曼底高中全校只有4位学生修微积分,33位学生修物理,全校仅有一门大学预科课程,仅有12名学生选修,这12名学生还都没有参加这门课的考试。而美国全国有16%的高中生修过微积分,36%的高中生修过物理。该校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也很低,2013届毕业生只有50%的人参加了ACT考试,平均分16.8,而密苏里州的平均分数为21.6。2013年密苏里州37%的高中毕业生能就读四年制大学,而诺曼底高中仅有大约20%的毕业生能读大学。
  
  选举:政策上并不利于黑人投票
  
  虽然黑人争得了投票的权利,但美国地方选举制度的各种花样依旧让黑人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无法通过更换民选官员的方式实现政策改变。
  
  美国很多地方选举并不是安排在双数年而是单数年。这极大压抑了民众,尤其是黑人民众的投票率。美国一般的选举都是安排在选举年的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而弗格森市的选举却是安排在4月的第一个星期一。2013年弗格森仅有11.7%的合格选民参与市级选举的投票,黑人中的投票率就更低,仅有6%的黑人合格选民投票,而白人合格选民中有17%参与了投票。
  
  还有很多地方选举打着无党派的旗号,实际上却伤害了普通选民的基本知情权。所谓无党派选举,就是在选票上和竞选广告中不得标明候选人的党派归属,试图将党派之争排除出基层选举,让选民更关注候选人的政见。表面上这是一个看似进步的选举制度改革,实际上这种“去标签”的做法让大多数选民无法获知候选人的基本信息,导致那些不密切关注选举的选民不敢随便投票,而这个在受教育程度低的黑人中间尤甚。
  
  美国地方选举中利益分配潜规则盛行也让经济地位处于弱势的黑人社区无法发挥作用。以弗格森市为例,白人成立的工程公司和行业协会给白人候选人捐钱拉票,白人政客则将市政工程分包给白人的工程公司。同样,白人占多数的警察教师工会给白人候选人投票捐钱,白人政客则给这些公务员加工资加福利,未来的招聘也更偏向白人。相比于因为经济问题居无定所的黑人,弗格森市的白人虽然人数少但组织程度非常高。而单数年选举不仅会导致投票率大幅下降,并且对于那些准备充分的利益集团更为有利。
  
  地方选举中营私舞弊的现象也是屡禁不绝。据媒体报道,弗格森市选举日当天,全市五分之一的投票站出现选票数量不够,选举工作进展迟缓,甚至某个投票站出现篡改选票的严重违规现象。民权律师设立的投票违规热线称,接到举报有投票站工作人员要求前来投票的选民提供身份证件,而这并不是密苏里州选举法的规定,并另有举报称有警察对前来投票的民众进行恐吓,试图干扰投票正常进行。
  
  现状:差距触目惊心
  
  在历史、经济、教育和政治上全面被压倒的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加上如今美国贫富差距问题日趋恶化,黑人处境更加不利。
  
  根据美联储消费金融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白人家庭平均资产高达78万美元,黑人家庭仅为15.5万美元。虽然黑人家庭收入占白人家庭收入的比值从1967年55.3%小幅增长到2011年59.2%,但扣除通胀后比较净收入,黑人家庭仅为白人家庭的7%,比1984年9%的水平还低。而如果纵向比较,黑人家庭2011年净收入(6446美元)其实也比1984年水平(7159美元)要低,而同期白人家庭净收入则上升11%,从82374美元上升至91405美元。
  
  与收入财富差距越来越大相反的是,黑白族裔的贫困率和房屋自有率方面的差异变化却不明显。1974年黑人失业率高达30.3%,白人仅为7.7%;2011年黑人失业率依旧有27.6%,白人则为9.8%。房屋自有率方面,1976年黑人为44%,2011年还是44%,白人则从69%增长到73%。
  
  如果具体到圣路易斯和弗格森,马里兰州和巴尔的摩,黑白族裔之间经济差距更是触目惊心。
  
  圣路易斯郡的家庭中位收入为58485美元,弗格森仅为37517美元;圣路易斯郡黑人家庭中位收入为38137美元,弗格森仅为32529美元;圣路易斯郡的失业率为8.4%,弗格森为14.3%;圣路易斯郡靠粮食券补贴的家庭为9.4%,弗格森为21.7%;圣路易斯郡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10.5%,可在弗格森地区却有22%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受教育程度方面,圣路易斯郡24%的人拥有本科学历,16%的人拥有硕士以上学历,而在弗格森仅有14%的人拥有本科学历,8%的人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弗格森有40%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而其中黑人青年失业率比白人高的多。16-24岁黑人47%失业,而同年龄段白人仅为16%。弗格森市41%的房主房屋价值处于资不抵债的情况;而每十万户家庭就有15.3户的房子被银行收走拍卖,全美国的平均数据则为4.5户。
  
  在巴尔的摩,白人失业率(无工作且在找工作的人,长期失业放弃找工作的不算在内)仅为5.6%,黑人则高达11%;1970年代16-64岁黑人中大约四分之三有工作,如今仅57.6%有工作。巴尔的摩白人收入大约为62400美元,但黑人则仅有39000美元。而直到去年,巴尔的摩房屋被银行收回的比率依旧排在全国第九,多达5200栋房屋被收走。可因为市场不景气,被收走的房屋有一半处于空置状态,与此同时大量黑人流离失所浪迹街头。
  
  弗格森和巴尔的摩虽然人均GDP等各项经济指标都远超世界绝大多数地区,但两地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状况却非常不健康,社会治安等问题堪比第三世界国家。按道理,高GDP、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加上黑人远高于拉丁裔和亚裔的政治地位,按照美国给世界制订的标准,弗格森和巴尔的摩应该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平静祥和的人间乐土才是。可上述地区被贫困、失业、两极分化,族群矛盾祸害多年,严重的社会问题可谓病入膏肓。

责任编辑:中国梦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