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宗河|从一张邓稼先的蒙面合照说起
点击:  作者:宗河    来源:“红色文化网”微信公众  发布时间:2023-06-02 17:43:21

 

1.jpg

 

这张照片里的两个人你知道是谁吗?背后又有怎样令人感动的故事?
照片中的二位,左边的高个子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右边这位是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赵敬璞,照片拍摄于1979年的罗布泊试验场某处。
70年代末的一次核试验,一个偶然的事故出现了。飞机空投核弹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数之后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
核弹哪里去了?现场和不在现场的人,所有知道出了事故的人为此都非常揪心,因为这种事情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指挥部立即派出一百多名防化兵,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去寻找事故残骸。他们来回奔跑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始终没有发现核弹的痕迹。但这是一件不能不了了之的事情。邓稼先当然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他没有听从好心同志的多方劝阻,决定立即上车。他心里在想:“这事我不去谁去?”他平时对于别人的安全非常关心,而偏偏把自己的健康和生死置之度外。这种拧脾气,似乎是从小性格随和的邓稼先从事核武器研究之后添的“毛病”,是他后来性格变化的一个侧面。
邓稼先和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同行,乘坐一辆吉普车,向戈壁深处驶去。在汽车上,他们没有什么话,这并不是没话可说,而是邓稼先的脑子里在不停地思索。究竟是什么事故?有几种可能性?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他什么都想到了。他这时还不知道是因为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飞机上直摔下来的事故,偏离预定的爆心处很远。他一定得找到核弹,探明原因。
车子在大戈壁上迅跑,邓稼先终于找到了核弹。到了发生事故地区的边缘,他要汽车停下来。一下车,他坚决阻拦赵副部长和司机与他同行。最后他急了,忘掉了对领导同志应有的尊重,他大声对赵副部长喊:“你们站住!你们进去也没有用,没有必要!”
“没有必要”,这是一句只说出一半的话。如果把这句话完整地说出来,应该是“没有必要去白白地做出牺牲”。而邓稼先认为自己是有必要的。
这位五十多岁的顶级核科学家勇敢地向着危险地区冲上去了,他对新中国的核事业居功至伟,外国人称他为中国核弹之父,少了他,中国的两弹甚至就不可能成功,他完全有资格让别人去,但他没有。邓稼先把钚对人体的伤害忘得一干二净。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勇敢,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英雄行为,大概所有真正的英雄都是这样的。
他完全和平时一样,只不过有一份急切而焦虑的心情。他弯着腰一步一步地走在戈壁滩上,锐利的目光四处扫视,边走边找。终于,碎弹被他找到了。高度的责任感使他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竟用双手捧起了碎弹片——这个含有剧毒的危险的放射物。他立即放心了,他们最担心的后果没有出现。
他的精神骤然松弛,然后拖着疲惫不堪的步子向远方的吉普车走去,他见到赵敬璞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安无事”。他主动邀请赵敬璞与他合影留念。至今,在邓稼先家中的相册里仍有这张只见两个头戴白帽子、身穿白色防护服,白口罩遮到眼睛下边,辨不清面貌的人站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的纪念照。左边的高个子就是邓稼先,右边是赵敬璞副部长。

 

邓稼先在研制核武器这一类紧张的工作中,从来没有主动邀请别人合影。他工作起来节奏很快,匆匆忙忙。这次他要特别留下一张纪念照,一定是内心里有另外什么想法。他遭受到极为严重的放射性钚239的辐射伤害,这将是自己身体健康的巨大转折。此次对身体的伤害是现代医学水平无法补救的。
几天之后,邓稼先回到北京住进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表明,他的尿里有很强的放射性,白细胞内染色体已经呈粉末状,数量虽在正常范围,但白细胞的功能不好,肝脏也受损。一位医生说了实话:“他几乎所有的化验指标都是不正常的。”但他只对妻子说了尿不正常。许鹿希火了,跺着脚埋怨他。按道理邓稼先应该到疗养院去。受的放射性剂量这样大,疗养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对身体无疑有很大好处。可是他没有去,他离不开工作,直到他离开人世之前,他没有疗养过一天。
邓稼先的心都扑在了事业上,他为自己健康忧虑的落脚点也在事业上,身体是搞好事业的本钱。自从他投身祖国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研制工作以来,我国的核武器便以很快的步伐前进。从绝对速度讲,我们的进度甚至超过了核大国。这一点令全世界惊奇!
从制成原子弹到制成氢弹并放响它们,美国的间隔是七年零四个月(1945年7月-1952年11月),苏联四年(1949年8月-1953年8月),英国四年零七个月(1952年10月-1957年5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1960年2月-1968年8月),而我们中国只用了两年八个月(1964年10月-1967年6月)。这都是无数个像邓稼先一样拼命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努力成果。没有邓稼先们的拼命三郎精神,中国核武器研发的推进速度不可能如此迅猛。
1980年10月16日,核试验成功。在排除了核试验前临时出现的问题,核爆试验成功后,邓稼先的精神松弛下来。他突然昏厥,脉搏微弱,血压低到测不出数据。医生护士抢救了一整夜才苏醒过来。这次昏倒,并不是试验成功的狂喜所带来的,他已经历过许多次激动心弦的狂喜了,但从来还没有发生过这种病情。昏厥,是他长期以来疲劳过度后骤然松弛的结果。一个一生如牛负重的人,突然环境改善、松弛下来后,常常会诸病缠身。这是因陡然失去支撑困境的精神力量而垮下来的。不过,邓稼先这次昏倒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此前这么些年,累积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伤害。而前文那次伤害,对邓稼先来说是致命的。
邓稼先最终没有听从医生和妻子的劝说。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醉心于新一代核武器的研究。自从那次吃了特大剂量,他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1980年以后,他衰老得很快,头发白了,工作疲劳也不易消除。1985年邓稼先因患直肠癌于1985年7月30日住院,在8月10日做了清扫癌瘤手术。病理检查是恶性程度高的类型,已有转移,预后不良。
邓稼先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面对着当时的国际局势和核大国对我国的压力,他急于把今后中国在国防上特别是核武器方面的对策写出留下来。他看到三个核大国的设计技术水平已接近理论极限,达到了实验室模拟的地步,并想用核禁试来封住别国,保住自己核强国地位的局面,我们中国的核事业正处于十分关键和敏感的发展阶段。
邓稼先忍住病痛,在病房里和九院的同事们反复商量并拟定给中央的建议书。建议书中非常详细地列出了我国今后的主要目标、具体途径和措施。由邓稼先作为第一作者署名。
1986年4月2日,由邓稼先和于敏署名,饱含着九院多位科学家心血的建议书完成,上交中央。此后,按照这份建议书制定的目标、途径和措施,九院继任院长们带领全体同志努力干了十年,终于使我国也达到了能够停止核爆试验,代之以实验室模拟的高度。写出上交中央的建议书,使我国能达到停爆搞模拟。
邓稼先在他的一生中,以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暂停模拟四个里程碑的贡献,向中华民族、向祖国献上了他的忠心。邓稼先的英雄伟大之处就在于为了人民的事业,可以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古人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邓稼先,实际是无数为着社会主义建设不顾一切奉献的无数中国人的缩影,也是这群可爱的人中的佼佼者,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
回顾历史,人们不难发现,新中国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这种力量,外国没有,就是在自己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也没有见到过。这种力量能够凝聚人心、调动人力、顽强攻关、永不止息。这一股力量,创造了新中国三年恢复战争创伤的奇迹,抗美援朝胜利的奇迹,独立地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奇迹,等等等等。而“两弹一星”这段历史和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

来源:“红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