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江宇 |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点击:  作者:江宇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1-06-25 18:44:41

 

上一篇文章提到主要围绕新中国的第一次“供给侧改革”展开讨论,结合历史进行梳理,再次谈到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四月危机”之后,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破解一系列瓶颈之下逐步确立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和发展战略。

 

1.webp.jpg

 

以应对“四月危机”为起点,经过几年探索,新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在所有制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而没有实行“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更没有实行私有制;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没有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而没有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在农村,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之后,又迅速进行了农业合作化,并没有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那样维持土地个人所有制;在国际战略上,建国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而没有实施全面开放;在分配上,强调公共消费为主,基本生活资料采取配给制,而没有实行自由交易。当然,在具体的步骤和路径上,这些制度并不是同时确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和当前一些流行的看法不同,我们认为这套战略的形成,既不是出于意识形态,也不是迷信苏联,也不是出于所谓“对公有制的迷信”,而是启动中国工业化的客观需要,有着自己内在的、科学的逻辑(见图1-1)。

2.png

 

优先发展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新中国发展道路最直观的特征。如果仅仅从经济效率出发,按照“比较优势”,中国资本稀缺、劳动力充裕,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因此有观点认为,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还有人认为这是迷信了斯大林关于“重工业优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征”的论断。这些看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条件来看,确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发展轻工业和改造传统农业的前提。无论算政治账还是经济账,都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从政治上,发展重工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发展重工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半年多,1950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入侵朝鲜,并威胁中国安全,中国被迫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立国之战,一仗打出几十年和平红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牺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基本的工业体系。战争让新中国迫切感受到重工业的必要性,无论是应对常规战争还是核威胁,都需要重工业基础。国防工业涉及大量尖端技术,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能在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陈云在《抗美援朝开始后财经工作的方针》提纲中明确地写道:“收支部署:战争第一,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第一没有价钱还一一没有这个,可以没有一切[1]”。对新生的新中国,重工业就是这样一种地位,不是效率高低的问题,而是“没有这个就没有一切”,这个逻辑要超过用“比较优势”衡量经济效率的逻辑。

 

退一步说,即使不考虑国防的需要,仅仅从经济逻辑来看,优先发展重工业也是必然的选择。这是因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可以任意选择的。在选择发展战略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各种产业之间的技术关系。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当中,重工业是基础,因为重工业为轻工业部门提供原料和设备,为农业提供化肥和机械设备。1949年,中国国民收入中,工业只占12.6%,重工业又只占工业的26.4%,而当时发达国家工业增加值占GDP一般在50%上下。中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而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8785万吨,前苏联为2733万吨。1952年人均发电量仅为12.6千瓦时,只有同期苏联的1/44,美国的1/234。这种工业基础,不可能为农业和轻工业提供机械、化肥等现代生产要素,也无力开展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等基础建设[2]。

 

由于重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无法摆脱自然经济的瓶颈。建国初期,农业基本上还是依靠人力、畜力和使用农家肥,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化肥、农药、良种和农业机械,农业产量就不可能突破土地和传统技术的约束,也就不可能摆脱“以粮为纲”,腾出土地来发展经济作物,也不可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实际上,是到了1970年中国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装备工业体系,装备自给率达到80%之后,农业机械化才开始加速普及,为最终解决吃饭问题创造了条件。

 

同样,由于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本来就脆弱的轻工业,也不可能获得进一步发展。轻工业需要从农业和重工业部门获得原料,一五期间,由于化学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50%左右。由于农产品产量有限,再加上土改之后粮食在农村分配更加公平,农民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提供给轻工业的原料就更有限。从1950年起,轻工业多次出现开工不足,“四月危机”期间就出现过棉纱供不应求,棉纺织业部门争相囤积原料,甚至茶商、薄荷商也争相囤积棉纱。1952年经济恢复之后,轻工业产能仍然利用不足,棉纱、食用油、卷烟、糖的生产能力分别只能发挥78%、57%、21%和54%,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农业部门无法提供足够原料。

 

这表明,在农、轻、重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给农业和轻工业更多的支持,才能给轻工业供给更多的原料。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理性的选择、必然的选择。

 

1.png

 

上述道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当时已在各种场合作了阐述。1953年12月,毛泽东强调:

“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要来欺侮我们的。……如果我们不建立重工业,我们现有的轻工业就会一天一天破旧,而得不到新的装备的补充和改造,要扩大轻工业和建立新的轻工业也会困难。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发展机器工业和化学工业,我国的农民就会长期得不到新式农具和农业机器,长期得不到更多更好的化学肥料,我国农业的合作化和农产量的增加就会遇到困难。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必须是发展重工业。[3]”

 

陈云在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题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也说道:

 

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扩大轻工业,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系统地改善人民生活。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这样:一方面许多轻工业品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另一方面许多轻工业设备还有空闲,原定增加的纱锭还得减少,原因就是缺少原料。除缺少来自农产品的原料,比如棉、丝、毛、烟叶、甘蔗等等以外,还缺少来自重工业的原料,比如化学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等。因此,为了发展轻工业,为了有系统地改善人民生活,也必须发展重工业[4]。”

 

标注:


[1] 陈云:抗美援朝开始后的财经工作方针[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55/4492577.html

[2]梅新育. 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J]. 环球财经, 2009(10):54-58.

[3]南开大学历史系党史组、马列主义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四册,南开大学历史系党史组、马列主义教研室1974年版,第193-194页

[4] 董志凯. 中国老一代革命家工业化战略研究[A]. .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14.

本文节选自《大国新路——中国道路的历史和未来》,江宇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微信公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