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李包庚 杨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历史意义
点击:  作者:李包庚 杨瑞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0-08-31 09:21:09

 

1.webp (2).jpg

小康社会是一个广大人民生活相对富足的社会。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对人民、对历史的庄重承诺。中国人民全面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而全面脱贫,关键在于农村人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依据

贫困是人类的公敌。人类文明史,既是一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不断战胜贫困,逐步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历史。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就解决贫困问题提出过种种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都归于失败。而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则另辟蹊径,围绕“商品—劳动—剩余价值—所有制”这条逻辑主线,对资本主义展开了系统深刻的批判,并将建立“公有制”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制度作为构建未来社会“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和路径。

马克思对于贫困问题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早期理性主义政治思考,转向经济学研究。《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遇到“对物质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后,通过对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批判了普鲁士官僚制度的落后性、腐朽性,标志着马克思开始深度思考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恩格斯1895年在《致理·费舍的信》中指出,马克思“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第二,从对黑格尔思辨的法哲学、“异化劳动”的批判,揭露了工人阶级的贫困源于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1843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思辨的法哲学,认为政治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造成工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异化劳动”,因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马克思还通过考察所谓的“国民经济学原理”,着手揭示贫穷的社会意义,揭露了工人阶级的贫困源于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马克思论证了异化劳动如何让人陷入贫困境地又与人的本质异化,即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不单单是物质的匮乏,同时也是对人的本质的扭曲。他不仅看到了工人阶级在经济层面的贫困遭遇,还据此分析了工人阶级同样极度贫困的政治、精神和文化生活。第三,对“雇佣劳动”“工资”和“剩余价值”批判,标志着马克思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神圣家族》里,马克思提出了“雇佣劳动”概念,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必然造成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在1847年《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以“工资”为切入点,展开对资本及其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工人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结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作为把握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的理论支点,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导致无产阶级丧失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被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工人阶级贫困的内在原因及制度根源。因此,解决贫困问题,须从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入手。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把制度革新作为消除贫困的首要前提,消灭阶级剥削作为消灭贫困的根本途径,发展生产力作为消灭贫困的根本手段。这就触及资本主义的制度根基,找到了消除人类社会贫困难题的路径与方法。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为理论指南,彻底粉碎旧的国家机器和私有制,建立崭新的国家机器和公有制,为消灭贫穷奠定了政治与经济基础。经过新中国70余年的接续努力,中国已经彻底摆脱了旧中国贫弱的面貌,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到政治上独立自主、经济上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兴大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突破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全面进步与人民幸福指数协同提高的小康社会,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实现多领域协同发展,惠及全体中国人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是人类历史上解决贫困问题最彻底、最根本的举措,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超越。

第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类历史上贫困治理实践的历史性胜利。人类历史上,贫困问题始终难以消除。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好社会建设的探索,始终贯彻着“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主线,将人民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人民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的利益和发展作为评判任何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贫困问题得到逐步缓解;新时代以来,通过加快发展生产力,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到2020年底打赢脱贫攻坚的总决战。从新中国之初全国80%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到我国将要实现全面脱贫,这是人类反贫史上的历史性胜利。

第二,是对资本逻辑规制下贫困治理的价值立场与方法路径的彻底超越。贫困问题是个世界难题,西方学者对此也有所研究。在马克思之前,亚当·斯密认为,贫困是国民财富不丰富引起的。马尔萨斯则认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多,主张通过减少过剩人口,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来预防和抑制贫穷。西斯蒙第把贫困归因于政府行为,认为应该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消除贫困。这些理论都是基于资本逻辑的价值立场,没有准确揭示贫困的阶级根源。西方国家以这些理论指导的贫困治理,效果可想而知。事实上,西方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等经济理论,都曾在一定意义上带来了经济增长,但从未消除贫困。中国开启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以增进全体人民福祉为价值取向的正义事业,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实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相统一,“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从根本上消除绝对贫困。因此,中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资本逻辑规制下贫困治理的价值立场与方法路径的彻底超越。

第三,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道德基础,是对“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等论调的终结与超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唯有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证明其优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壮举,聚焦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解决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贫困难题,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体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感,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道德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来,一度甚嚣尘上的“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始终阴魂未散。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彻底终结、超越了“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等错误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一个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转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兴大国,这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世界意义。

第一,为后发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范例。通览历史,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人口规模比较小的基础上完成的。中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十几亿人口、收入差距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平正义等取得显著进步的小康,是绝不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的小康。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壮举,为后发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摆脱贫穷、实现现代化的榜样和可行路径。

第二,树立了人类历史上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推动和平崛起、和谐发展的光辉典范。中国的现代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结起来有三大基本经验:其一,政治上,建立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国家,不依附任何外国势力。其二,广大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团结一心,凝心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其三,实行改革开放,通过开展世界普遍交往获取我们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并为世界市场提供“中国制造”商品。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在世界上赢得了地位和尊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成果是靠广大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通过艰苦工作而实现的,树立了人类历史上民族国家和平崛起、和谐发展的光辉典范。

第三,彰显了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之举。公平、正义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发展是最大的正义。囿于资产阶级的价值立场,西方国家的所谓“公平”“正义”都不过是部分人的福利,对穷苦阶层而言则是难以企及的梦想。而中国虽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通过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确保“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中国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通过各种政策举措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并努力巩固减贫脱贫的成果,最大限度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有理由预期,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保持战略定力,勠力同心,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更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生产力一定能得到更大发展,综合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一定会得到更大改善。这就更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彰显人类智慧与理性的光辉。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