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沈浩带小岗人到大寨华西南街村学习【组图与视频】
点击:  作者:李克勤    来源:济学  发布时间:2019-01-31 12:20:27

 

      济学:变,是道器变通之源,一切道器变通都是开始于变。大千世界总是处在运动之中,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存在天不变,道亦不变,自然总是在变,道法自然,当然也要变。

  道,是道器变通之根;

  器,是道器变通之基;

  变,是道器变通之源;

  通,是道器变通之魂。

  沈浩不是小岗村人,是外来的和尚,不过他在小岗村却不是很好‘“念经,可他毕竟还是了不错的,这就是他道器变通之变,只是可惜时间太短,就英年早逝。

  【新华博客原文】小岗村人参观学习大寨华西村:《永远的忠诚》镜头

 

 

  李克勤(jixuie)题记:有位博友提到小岗村。想起几年前的电视剧《永远的忠诚》里,沈浩带领小岗村民参观学习大寨、华西村的镜头。

 

 

  郭凤莲在大寨接待过沈浩一行,农业学大寨博物馆公众号上有一篇文章可参考:

 

  小岗村一行人到了大寨,沈浩握住郭凤莲的手后第一句话就说:

  你们大寨是干出来的,而我们小岗村却是出来的。一句话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大寨人的笑是爽朗的,而小岗村的人脸上的笑容和神色却是愧疚和尴尬的。

  【新华博客原文】沈浩:创业型干部的三个亮点

  2010-01-17 19:04   jixuie

  李克勤(jixuie)题记:沈浩是个好干部,而不是个只讲究做官的人。凭这一点,他这个人就是难得的人才。从宣传沈浩的内容上看,事迹的确感人。但是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从深层次给予解读。

  沈浩,男,(1964.5-2009.11.6),安徽萧县人,毕业于安徽省铜陵学院。1986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2月,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

  对于沈浩这个人,以前在一部关于小岗村的调查报告里面看到过。这份报告带有学术性,2007年正式出版。不过书中没有提沈浩这个名字,只是讲2006年作者重访小岗村时,在此挂职村支书的,是一位来自安徽省财政厅的干部,他在小岗村已经挂职了两年,到2006年年底挂职期满。从小岗村的干部到群众对这位挂职干部给予高度评价,很多农民问笔者能不能向上级反映,挽留这位挂职干部。他们说,这位外来的干部,真正地给小岗村做了些实事,真正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百姓。

  根据现在的公开资料,沈浩就是那位挂职干部。可惜,他已经离开了人世。难怪在电视上看到小岗村民对他那么有感情。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识别好干部的能力是不容怀疑的。

  我们不得不为这位好干部的过早离世而深深惋惜!

  在沈浩之前,小岗村也来过其他的挂职干部,而且一般来镀金后,往往得到提拔,所以小岗村群众对挂职干部一直很反感。是沈浩改变了大家的看法。

  这不是编故事可以编出来的,所以沈浩可以称为创业型干部

  第一,从结果上看,沈浩在小岗村创造了一番事业。他在既有的现实条件下,用自己的意志品质、思想观念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出了成绩,付出了最宝贵的生命。他的精神是可贵的,是值得干部们学习的。

  第二,从创业基础要素看,沈浩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干部形象,这是他能够在小岗村这个搞大包干的发源地,重新走集体经济之路,最基本的条件。小岗村的村民的个性那是有名的,没有令人信服的举措,他们是不会跟着你走的。

  第三,从创业路径上看,沈浩把握的方向是对的,他坚定地选择走集体经济之路。而他又不是靠压的办法,再说在小岗村那也是不能成功的。那沈浩用的是什么办法呢?

  据《南街村村报》20041128日报道,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一行13人在村党支部书记沈浩的带领下,来南街村参观,寻求集体共同富裕的道路。来访的13人中有村主任、会计、妇联主任及当年最早分田单干按手印的18名发起人中的4人。

  得知小岗客人来到了南街村,档案馆副馆长张天顺热情接待了他们。沈浩紧握张副馆长的手感慨地说:向你们学习,首先把思想武装起来,将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张副馆长回忆起了两年前小岗村驻村干部来南街的情形,并指着展览室的电子屏幕说,瞧!这是你们上次来的同志的留言:大包干发源地的人员,看到了南街村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模式,使我们的党组织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张副馆长还向小岗人介绍了南街村的发展变化,他说,现在学习南街精神,重新走集体化、建合作社的村庄很多,比如山西省壶关县小逢善村、洛阳新安县土古洞村、开封兰考县、山东济宁鱼台县、吉林四平梨树县农民自发组织合作社,已发展起了集体经济。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小岗人听后深受鼓舞,一致表示:要学习南街村,坚定信念、找准方向,努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他们还说也准备建一个档案室,将小岗人那段历史陈列起来,希望与南街村档案馆交流。

  当年分田单干的十八个发起人之一、现已年逾六旬的严宏俊老人深有感触地说:分那一亩二分地,现在只能管温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地靠留下的老弱病残人也照料不好,不是荒废着,就是廉价卖给了那些私企老板。村民想干什么也干不成,被自己那一亩二分地束缚住了手脚,迈不开步子啊! ”

  参观的小岗人通过亲眼所见,深有感触,他们说:南街之行让我们大开眼界、精神振奋,我们一定要学习南街精神,结合实际,务实工作,付诸行动。

  参观结束后,档案馆还向他们赠送了《南街村村规民约》和《南街村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标准》等材料。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非常感激,在档案馆留言簿上欣然留言: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

  由此,我们看到沈浩的工作方法十分对路,后来他在小岗村的实践证明他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这样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他当时承受的心理压力之重,可想而知啊!但是他义无反顾做了,而且做得很有成效。

  沈浩和那些靠集体经济致富的共富村不同的是,他这个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不是小岗村土生土长的,而是个不好念经的外来和尚。

  然而,恰好是这一点,为那些还没有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村落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沈浩精神的意义,同样也不是仅限于小岗村的,他这样的创业型干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需要。

  李克勤(jixuie)后记:2010年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就学习沈浩谈了他的见解:我认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基层工作,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走在人家的前面,让人家跟着你去走,而不是总跟在人家的后面走。

  这就是说农村基层最需要的是创业型干部。

  沈浩在小岗村的道器变通之变,的确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小岗村的名气大,一个是沈浩为了小岗村付出了生命代价。

 

  沈浩在小岗村的住所内墙上挂一幅字,是元代刘因的《观梅有感》——“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注释

  西湖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bǖ)。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亦终生未婚。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足迹不涉城市。因喜植梅养鹤,故有梅妻鹤子之称。古人称像林逋这样的有德才而隐居的不仕者为处士。

  元:同

  这个刘因把"观物"作为一种修养境界、一种思想方法来运用,因而常表现出一些辩证色彩,刘因讲到过事物矛盾对立的普遍性问题。

  什么叫"观物"?"观物"是北宋哲学家邵雍的哲学用语。

  元代史家苏天爵在谈到刘因的思想渊源和学术倾向时曾说:"其学本诸周程,而于邵子观物之意深有契焉。"

  邵子就是邵雍。

  邵的主要哲学著作有《观物内篇》、《观物外篇》。其内容比较复杂。邵雍说的"",包括天地阴阳、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寒暑昼夜、风雨霜露、鸟鲁草木、性情形体、色声气味等等;天地是最大的物,人是最灵的物。

  其所谓"",既指感官对外物的认识,又指心灵的体认和理性的反观。因此,"观物"是有不同层次的,既有认识论意义,又有方法论意义,尤其指一种修养境界意义。

  邵雍认为,就一般人说,"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在常识的意义上,他还是承认感性认识的。但圣人的观物则不同,"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者焉;又谓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者焉;又谓其能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古今,表里人物者焉。"

  圣人观物的最大特点是"反观""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上述说法,尽管有对圣人过分夸张的地方,但总的看,颇具唯物色彩。

  似乎是说,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要有主观成见,要避免主观的影响,避免感情用事,尽量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