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安全战略 > 阅读信息
谭克念:优化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当注重“三双”融合
点击:  作者:谭克念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3-29 10:51:01

 

1.webp (21).jpg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世界各国应急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场大考,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这场大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应急管理体系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应急管理体系优劣立判。自豪荣光之余,关起门来,自我检视、评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和不足,如巨灾应急准备不够充分、风险分析研判与深入治理不够到位、精准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少数党员干部缺乏应急管理的基本素养,应急管理能力和工作作风亟待加强等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注重构建“双哨”为弦、“双应”为弓 、“双督”为箭的“三双”融合制度,以“小切口”优化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这篇“大文章”,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一、思想上绷紧弦,建立“双哨”示警制度


电视剧《亮剑》有这样一个情节,李云龙所在的独立团对安全很重视,明哨、暗哨布置严密,即使新婚之夜,李云龙依然没有放松警惕,还要亲自查哨。这集《亮剑》内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非典”“新冠”疫情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警示是:明哨、暗哨是否布置妥当,能否发挥作用,事关生死,思想上必须绷紧弦,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第一,完善国家应急管理组织。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构建“应急总指挥部”,行使“紧急指挥权”,统筹全国“一盘棋”,构建功能完备的组织架构,既发挥好应急管理、卫生健康、自然资源、气象水利、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部门的职能优势,又发挥好各级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抓总作用,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应急管理组织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组织工作之要,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各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抓住了“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应急管理组织工作的关键,只有让“靠得住、有本事、正气足”的领导干部成为“领头雁”和“当家人”,国家和地方应急管理组织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成为最坚固的“钢铁长城”。

第二,加快建立“吹哨人”制度。拿破仑曾说:“如果是坏消息,就立刻叫醒我,因为坏消息是丝毫不能耽搁的。”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第十六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规定: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对举报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要厘清“吹哨人”与内部举报人的区别,探索明、暗哨并行办法,压实党员干部重大风险隐患报告责任,对玩忽职守者问罪、对尸位素餐者问责、对知情不报者问过,以防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把本该属于个人的罪责以他人功劳的形式出现,瓜分重奖。与此同时,为避免贻误战机,对重大风险隐患要实行上报、举报双轨或多轨制,坚持上报和举报并重,明确受理部门、保密措施,理顺受理途径、处理办法,做到既有正常途径,也有秘密途径,两者相互作用,加快推进“吹哨人”制度建立,打通重大风险隐患信息收集通道。

第三,提高干部群众“吹哨”意识。要以新时代“基层之治”助力“中国之治”,使“基层之网”成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破题之钥、奠基之石。因此,一是要把提高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作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机关企业、进农村社区、进学校家庭,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二是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锤炼本领的熔炉内炼就“火眼金睛”,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锤炼“斗争精神”,绷紧风险隐患无小事之弦,细心观察,及时发现,迅速“吹哨”,当好“信息员”“情报兵”。三是重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国家安危,匹夫有责。”灾难面前没有旁观者,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袖手旁观、不怨天尤人、不慌乱急躁,主动担当“吹哨人”,为国为民仗义执言。

二、行动上拉满弓,强化“双应”措施


箭要射得远、射得中,必须拉满弓。优化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拉满弓就意味着强化“迅速反应、科学应对”的“双应”措施。

第一,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响应机制。应急响应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综述题”,要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一方面,应急指挥要逐步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以指挥中心信息管理、地理信息管理、大屏幕监控及显示、指挥调度为核心,提高管理效率、精度和力度。另一方面,国家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相对应,国家与地方职能部门相对应,明确规范各系统的权责,加强沟通与应急协作,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上下贯通、全面联动,织密织牢“应急网”,有效实施应急预案、资源共享、事件上报、协调处置、风险危害评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迅速反应,提供风险隐患监测与预警。一是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库建设。“国以才兴,险以才化。”能否迅速反应、科学应对,人才是第一要素。不同行业不同战线,要自下而上、优中选优,层层推选“优、精、尖”实用型人才,国家再从中筛选储备应急型人才,制定应急人才使用管理规定,确保紧急时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二是完善集情报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为一体,多部门融合作战的应急信息体系,在风险隐患征兆期,用“如临大敌”的警觉、“硬核”科技、专业素养,提供监测预警,避免小险酿成大灾,守护好国家应急管理的“生命线”。三是迅速调查核实。组织专业团队,对情报进行调查核实,科学分析,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要素,作出紧急程度判断,根据判断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对潜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四是加快建立健全“应急人”分级培训机制,将培训工作与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结合起来,明确培训目标,突出培训重点,确保培训全覆盖,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第三,科学应对,实现跨部门信息联动与协同作战。一是优化情报处理标准规范。建立跨部门数据关联、应急平台,搭建职能部门远程沟通平台、情报服务平台,通过跨部门信息互通,实现政府部门信息联动、情报沟通与协同作战,及时监督和处理情报信息,确保情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启动应急响应。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网络安全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应急联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统一的应急部署,集中优势资源,迅速出击,全力以赴,发动“闪电战”“定点清除战”,快速消灭“强敌”。三是建立省、市、县应急协调、互助机制,实现邻近省市情报共享,风险互助,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打响“人民战争”,点燃党员干部“忠诚本色”"担当亮色"“奉献底色”。

三、落实上射好箭,加大“双督”力度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把重大风险隐患的危害减到最小,必须瞄准靶、射好箭,加大专业督导和纪委监督的“双督”力度。

第一,严格制度的执行。制度不是摆设性的结构堆砌,而是实用性的内生演化,扎实“制度保障”,实现制度长效,关键在于瞄准问题靶心,不离生活、不脱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明代张居正的话:“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以法之必行。”疫情当前,这句话再恰当不过,再好的应急管理制度,都靠领导干部去贯彻部署,靠党员干部去推动落实,如果有法律不实施,有规矩不执行,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么制定再多再好的法律法规也无济于事。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各地各单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绝不能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更不能搞损公肥私、崇洋媚外、玩弄百姓,要确保制度处处有效、时时生威。

第二,加大专业督导力度。重大风险隐患不同于一般工作,存在危害巨大、情况危急、专业性强的特点,只有对相关行业、项目非常了解,才能保证督导是有针对性的并且是有用的。一是要把督导人员组织好。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深入调查收集信息资料,对掌握的情况,共同会商研判案例,形成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二是因地制宜,实行分类督导。要按照分区分级、精准督导的要求,制定差异措施,盯紧盲点,捕捉漏洞,不放过一丝一毫可疑,做到整改措施不落实,督导人员不收兵,打消干部群众的侥幸心理。三是强化督导效果。发现一般性问题当场提出指导意见,较为重大问题及时向地方主要领导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涉及违纪违法的线索同时向纪委和相关部门反馈,督促责任压实,查漏补缺,毫不松懈地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第三,加大纪委的监督力度。着眼于拓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渠道,将重大风险隐患线索纳入纪委举报范围,保障举报人监督权利,促进监督执纪执法权正确行使,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一是加大风险隐患苗头性、倾向性监督力度。无风不起浪,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壮大过程,风险隐患处于萌芽状态时,纪委能否射出利箭,迅速组织力量,调查核实真相,对少数党员干部失职失责行为快速处理,充分发挥好监督的约束作用,这是阻断风险持续发酵、壮大的关键,也是最有效、损失最小的监督。二是突出重点工作监督。压实领导责任、防止风险蔓延、患者收治救治、应急物资管理发放、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社会物资调配和市场供应等的责任落实和措施保障就是监督重点。在重点工作监督中发现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的,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的,作风漂浮、推诿扯皮的,滥用职权的,都要依规依纪依法惩处。三是在深入细致监督上下功夫。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战时状态和标准实施监督,聚焦解决措施不精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排查、救治、保障等各个环节开展扎实深入的监督。查部署安排、查战时状态、查责任落实、查人员到岗,保证防控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对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早发现、早治理,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让党员干部心无旁骛、争分夺秒,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风险防控工作中去。
 
(作者系茂名市供销合作联社办公室主任,“广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