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谈如何选干部:就要选敢于担当的
点击:  作者:蔡如鹏    来源:山东政库  发布时间:2015-12-24 21:10:05

 

1.jpg

  

        2014年4月和8月,83岁高龄的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在办公室两次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张全景长期在组织系统工作,先后任职山东德州地委组织部、山东省委组织部,1991年调入中组部,先后任副部长、常务副部长,1994年10月至1999年3月任中组部部长。几十年的组织工作经历,使他养成了严谨、低调的工作风格。

 

        “组织部虽有权力,但不是非常之大,而且得罪人的事情不少,被人误解的时候不少。”他说,组织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职权,只能出于公心,而不能“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滥用职权,就会掉进泥坑火塘。

 

        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

 

        记者:你在中组部工作期间,中组部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张全景:我是1991年到中组部工作的。那个时候,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是围绕着改革开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进行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着力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再就是调整领导班子,还有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当时不仅对在“文革”中受到错误处理的干部平反,而且对一些历史老案也进行复查。这个时候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我是1994年担任中组部部长的。当时正好是十四届四中全会后,中央对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专门作出了决定,要加强党的建设。这里面对干部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组织部来说,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按照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以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这么一个路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记者:当时,中组部在思想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全景:最主要的就是倡导学习理论、培养年轻干部。中央党校恢复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这种培训班早就办过,但在90年代初停办了。我当部长以后,经向锦涛同志汇报并报中央同意,中央党校恢复了培训班。

 

        记者: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主要培训什么内容?

 

        张全景:这是一年制的培训班,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还设了不少选修课。

 

        记者:是脱产学习吗?

 

        张全景:对,是全部住校的。同时,我们也强调在职教育。中央党校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三本理论著作,还请中国社科院的学者编写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教材。

 

        这套教材编写时间跨度很长,第一批任务还没完成,我就不当部长了。但这个工作是在我主持下开展起来的,为了研究编写这套教材,我主持召开了三四次会。

 

        记者:思想建设方面还有其他的措施吗?

 

        张全景:再一个就是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干部队伍的建设。当时最突出宣传的领导干部典型就是孔繁森。我还记得当时新华社的标题是“领导干部的楷模”,这与原来学焦裕禄是相配套的,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孔繁森是地委书记的楷模。同时,还表彰了一百名优秀县委书记,树立了乡镇、各行各业的典型,使广大干部学有榜样。

 

        记者:制度建设方面呢?

 

        张全景:我当部长后,第一个通知就是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当时反响很大。1995年,正式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为什么叫“暂行”条例呢?因为,在此之前没有这方面的专门条例,这是第一个,执行一段再修改、补充完善。2002年进行了修改,2014年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应当说越改越好,基本原则一脉相承。

 

        记者:这个条例当时颁布的背景是什么?

 

        张全景:一个是事业的发展需要选拔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另一个是当时在干部工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执行“四化”方针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片面强调年龄、学历和专业。那个时候,我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不能搞绝对化和形式主义,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革命化和其他三化的关系,革命化是基础、是前提;年轻化与使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关系;知识化要处理好学历与实际水平的关系;专业化不单纯看所学专业,主要看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再就是避免少数人说了算,用制度来规范。所以搞了那么一个条例。

 

        记者:条例颁布后执行顺利吗?有没有什么阻力?

 

        张全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是认真贯彻执行的,广大干部是拥护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执行不认真,甚至违反。中组部制定了对违反条例的处理办法、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规范,并查处了违反条例的案件。尽管有人违反条例,但条例的发布对正确选人用人、纠正不正之风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

 

        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社会各种腐败现象的集中反映,从改革开放以来,不是逐步好转,而是愈演愈烈。贪污腐败的层次越来越高,人数越来越多,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中纪委、中组部反对腐败的力度大为加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希望解决。

 

        中组部如何考察干部

 

        记者:在你主持工作期间,中组部在干部选拔方式上,与之前的传统做法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

 

        张全景:我现在回头来想,改革开放之初,对过去干部工作的一些传统做法在评价上存在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的现象。诸如说,是“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暗箱操作”“关起门来选人,不在赛马场上选人”等等,这些说法现在看起来不够公允。

 

        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具备公开推荐的条件,但也重视民主。

 

        公开选拔干部,其实我们党早期就有。井冈山时期,红军军队中就成立了士兵委员会,有很大的权力,甚至可以提出来罢免连长、营长。在解放区的根据地也实行群众选举,有的还选举乡长、县长。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干部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现在也不一样。那个时候,每年年终或者每一个大的运动之后,干部都要写思想总结,你这一年干了些什么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自己都有总结,而且要在小组会上一个一个地评议,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小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党支部还要逐一讨论,最后还经基层党委讨论,然后报干部主管部门,这些都会收入干部的档案。在提拔调整干部时,档案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有的也派人考察。

 

        这不就是群众路线和发扬民主吗?选拔干部最重要的是公道正派、德才兼备。传统的选拔方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情况的变化,也要与时俱进。

 

        记者:作为考察干部的一个主要方法,组织上找干部谈话是不是很需要技巧?

 

        张全景:考察干部的人应有较高的水平,能够辨别真伪,划清若干方面的界限,对干部有正确的评价。要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干部愿意谈,不能使干部望而生畏。对干部做结论要慎重,不清楚的问题,要核对清楚。

 

        60年代初,我专门搞过一段考察干部工作,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并向全省发出通报。

 

        记者:如果要选拔一名省部级干部,谈话的范围有多大?

 

        张全景:过去比如说新中国成立前,不可能有太大的范围谈话,那个时候环境和条件不允许。新中国成立后,谈话的范围相对广泛,有时比现在还要广泛。不过,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我感觉不是范围越大越好,关键在于找真正了解情况的人谈。可以找同级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被领导的工作人员、工作过地方的干部群众等,多方面听取意见,并且善于综合、分析、比较、判断。

 

        记者:在考察干部过程中,如果上级领导打招呼,提出一些倾向性的意见,你们怎么办?

 

        张全景:我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对领导同志提出的意见要尊重和充分考虑,但绝不盲目服从,谁的意见对就照谁的意见办。不能按领导意图办的,要把情况向领导汇报清楚。组织工作很难做,说好说坏的都有。“夸我我不喜,骂我不生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用计较。

 

        遇到打招呼的事,要分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提倡推荐,所以不管谁推荐都欢迎。不过,都要按程序考察,确实该用的也可以用,不能用的向推荐人说明情况。

 

        记者:这样是不是会得罪人?

 

        张全景:是的,有时还会得罪一些领导人。得罪就得罪,不怕个人利益受损失,要按照党的原则办事。

 

        记者: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什么呢?

 

        张全景:党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提出用人标准,制定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才是党管干部最主要的。在这个前提下,再规定管理的范围,因为你要全管是管不了的。中组部现在主要是下管一级,管到省部级,过去是管到地市级。当然对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中组部还在宏观上管理。

 

        记者:中组部的职责之一是负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国有400多万个党的基层组织,中组部是如何做到的?

 

        张全景: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中组部主要是宏观指导。当然也亲自搞调查研究,总结交流典型经验。

 

        记者:8000多万党员的管理也是靠这个办法吗?

 

        张全景:是的,党员的管理重点在基层。中组部主要是从宏观上教育、管理、制定政策。有些规定、意见要经中央批准。

 

        敢于担当是德才兼备的标志

 

        记者:在干部的选拔标准方面,哪些素质是组织部门最看重的?

 

        张全景:使用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用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任务,会有不同的要求和做法,但最基本的是德才兼备、任人唯贤。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针对干部工作现状,习近平同志不久前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问题。他深刻论述了选拔好干部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好干部的“五项要求”,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个方面既有各自的属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我理解,认真按照“五项要求”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就是坚持了德才兼备的标准和任人唯贤的路线。

 

        记者:你怎么理解“五项要求”中的敢于担当?

 

        张全景:敢于担当是一个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德才兼备的标志。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成大事者,必然是敢于担当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最敢于担当的政党。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一贯重视选拔敢于担当的干部。

 

        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只有6年时间了。完成各项艰巨任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必须有一大批敢于担当的干部。

 

        记者:那么,你认为中组部该如何识别、发现敢于担当的干部呢?

 

        张全景: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真正贯彻《条例》规定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其次,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把集中考察与经常考察结合起来,以经常考察为主;把票推票选与广泛深入听取群众意见结合起来,以深入听取群众意见为主。按政绩选干部,不能简单以票取人。

 

        第三,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破除不适当的条条框框,例如唯票数、唯分数、唯GDP、唯年龄、唯学历等等。

 

        同时,还要关心爱护敢于担当的干部。他们有独立见解,有创新精神,既可能出现失误,也容易招来非议甚至流言蜚语。即使真正犯了错误,也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