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志敏|中美脱钩断链:特朗普弄巧成拙,中国逆风飞扬
点击:  作者:张志敏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4-17 15:51:01

 

1.jpg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经济的相互依存与合作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可现在的特朗普执却以一种强硬且短视的姿态,挥舞着“对等关税”的大棒,试图要挟中国和全世界,为美国填补美债窟窿,其结果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导致中美之间走向脱钩断链,使世界贸易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控状态。

 

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来,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在贸易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措施。其以所谓的贸易逆差等理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妄图通过这种方式迫使中国在经济上做出让步,满足美国的不合理诉求。

 

在特朗普的设想中,这种对等关税策略是一张王牌,能够让中国在经济上屈服,进而为美国的经济利益服务。但他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实力。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而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国内市场,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没有退缩,而是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中国迅速对美国产品加征同等比例的关税,以牙还牙,让美国的相关产业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中国在世贸组织(WTO)起诉美国的关税措施,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公正裁决,从规则层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中国的反击措施精准且有力。当美国对中国进行对等关税后,中国展现出“你击我一剑,我还你11剑”的决心。

 

不仅如此,后续我们还接连发布一系列重磅消息。例如,我们已官宣对万斯等美国人实施禁止入境中国的措施;同时,决定不再接收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飞机;此外,对于来自美国产地的芯片,我们也予以拒收。

 

我们的这些反应,大大超出特朗普的预料。他毫无思想准备去应对这种局面,顿时乱了方寸,进而一再食言。先是宣布对除中国以外的全世界国家豁免关税70天,而后又对中国的电子产品等实施豁免。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中发现,中国现在不惧怕和美国脱钩断链,英国《经济学人》等国际媒体就敏锐注意到,中国政府援引抗美援朝时期伟人的“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的宣言,绝非简单的历史回响。正如夏宝龙主任4月15日所指出的,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美方意图非在关税而在扼制中国发展命脉。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呼应,彰显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战略传承。 

 

2.jpg

 

实践表明,中国通过“痛苦转嫁”机制成功实现战略反制:美国CPI同比上涨9.2%(2025年4月),而中国物价指数保持2.3%的温和增长。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印证了任正非“备胎计划”的前瞻性——当美国供应链陷入“戒断反应”时,中国制造已构建起多元替代方案。 


对中国政府这样强硬的态度,中国人民是坚决支持的,因为过去大家憋了一口气,就渴望政府对美国这样强硬,现在如愿了,哪个不高兴?最新民调显示(2025年3月),92.6%的受访者支持政府对美强硬政策。

 

特朗普现在是万万没有想到,中国的应对如此强硬且全面。他原本以为中国会在关税压力下妥协,却没料到中国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在这场贸易博弈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权。中国的强硬态度和有效反制,让特朗普乱了方寸。他先是豁免全世界除中国外的国家关税70天,随后又不得不豁免中国的电子产品等。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充分显示出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被动与无奈。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美脱钩断链对世界贸易秩序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双方的经济合作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特朗普推动的脱钩断链政策,打破了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断裂和重组的风险。许多依赖中美供应链的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供应短缺、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全球贸易的效率和规模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但危机往往也伴随着机遇,对中国而言,美国的这种打压反而成为了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近年来,美国的一系列行为,如贸易战、科技封锁等,实际上是在逼中国不断去美西方化,告别过去的买办模式。在知识产权和高科技领域,中国加大了自主研发的投入,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以5G通信技术为例,中国的华为等企业在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和制裁时,依然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在全球5G市场取得了领先地位,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在应对中美脱钩断链的过程中,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实力,还在外交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过去,中国在联合美国盟友方面面临一定困难,但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中国提供了契机。中国正积极加强与欧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沟通与交流,在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关税霸凌等问题上与各国达成了广泛共识。

 

3.jpg

 

在与欧盟的合作方面,中国与欧盟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双方共同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在应对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全球性问题上,中欧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而在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上,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加强了与东盟各国的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通过这些努力,中国成功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政策也引发了美国国内的诸多问题。他在内部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对中国和全世界的贸易战,使得美国国内的经济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高昂的物价让美国民众苦不堪言,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增大,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投资意愿下降。这不仅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削弱了特朗普的民意支持基础。美国国内的民主党等政治势力也借此机会对特朗普进行绝地反击,使他在政治上陷入了困境。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不仅稳住了国内的经济局势,还实现了股市、债市、汇市的相对稳定,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稳定性,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时的能力和信心。中国的这种表现,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甚至被认为具备了替代美国的资质,这无疑是对美国国际地位的巨大冲击,也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下,我们最需运用“借力打力”之法,如此可使我们的力量充分释放,收获单凭自身主动发力难以达成的成果。往昔,联合美国盟友于我们而言困难重重,然而此次借由契机,我们成功做到了。


若美国继续这般折腾,其发展将陷入临界境地,届时,人们会惊觉美国如同病入膏肓的晚清。有网友形象地总结道,美国如今已然拿起了晚清的剧本:先是裁撤诸如通政司之类的部门,大规模削减朝廷冗余人员;紧接着废除旧有的教育体制与八股文考试;为解决帝国财政危机,便加征关税;还发动民众掀起排外运动,抵制洋货,神化领导人。发展到最后,甚至下诏向列强全面宣战……

 

瞧瞧如今的美国,这一切是不是似曾相识?按照这个剧本发展下去,接下来或许就是经济第一大州宣称“此乃乱命,不予奉诏”,进而效仿“东南互保”,与“洋人”暗中勾结……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高考的必修科目,对于李鸿章所言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有着深刻的理解。梳理一下教科书上的时间线,不难发现诸多相似之处:为禁止毒品流入,坚决严厉打击贩毒,即便与最大贸易伙伴为敌也在所不惜;积极吸引列强投资,大力开展以发展制造业为核心的洋务运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港口,重金打造并购置新船,编练新军;采取战略收缩策略,放弃众多传统势力范围,原本依靠撒钱维持的朝贡体制也随之瓦解;还让毫无官职的康有为以顾问身份深度介入朝政,进而左右国家政策走向。


在全球经济格局的大棋盘上,中美脱钩断链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美国在这场博弈中,不仅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而中国则在逆境中砥砺前行,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从长远来看,中国有望联合世界其他国家,建立起基于数字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的全球贸易体系和结算体系,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以及由此引发的中美脱钩断链,是其弄巧成拙的典型表现。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打压中国,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却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中国在这场挑战中,凭借坚定的决心、强大的实力和灵活的策略,不仅成功应对了美国的压力,还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和突破,正朝着更加繁荣富强的方向大步迈进,未来必将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冒进客观上加速了全球权力转移进程。中国在应对挑战中展现的战略定力与制度优势,正在将压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历史经验表明,任何试图通过单边主义维持霸权的努力,终将在多极化浪潮中遭遇反噬。当前中国推动的新型国际治理体系建构,不仅是对美国霸权逻辑的超越,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这场世纪博弈的最终结局,或将验证一个古老智慧:攻守之势异也,时移世易而道存。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共产主义之家”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