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华为码农吐槽:华为高收入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点击:  作者:蓝军总参谋部    来源:蓝血研究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6-27 10:38:55

 

 

本人社招入华为,在职时间接近两年,研发体系,出差过一线。也做过不少类型的活,接触过不少岗位的同事。自认对公司的理解要丰满一些。

 

我不希望被认出来,就不透露太多背景了。

 

01

特点

 

华为有几大特点:

 

1、经常鼓吹重视研发,但研发在菊厂的地位也只能算中等

 

一线(直接面对用户的销售、产品、交付)拥有的资源要比研发丰厚得多。对于个人而言,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待遇和晋升。按体系来划分,大致可以粗略划分为:销售>产品>交付>国内苦逼的研发。奖金、加薪、分红、升职,都是这么排队。一线干得好的,可以一年连升两到三级;国内研发,呵呵……升一级用两年。

 

一线的补贴在业界算是平均水平。我有同学在别的公司也是出差海外,补贴水准也和我们公司一样。但一线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待遇(探亲机票、可累积的假期、当地还不错的宿舍或者租房补贴、随行家属补贴等等)。一线最不济的,年收入都会有25W+(能到一线的员工职级基本上都在14+)。许多一线的同事都是养着全职太太的。

 

我出差一线的时候,听一位产品经理跟我说,三年攒个一百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他也曾经鼓励我申请去一线,说在一线干三年顶国内八年。他还曾经是大爷软的研发好吗!这么一对比,我的小心脏也曾小小动摇过,差点就申请留在一线了。

 

话说回来,待遇差别这么大,难道研发的人就比一线的蠢吗?难道研发就比一线的懒吗?

 

No!位置决定收入。

 

我遇到过不少蠢哭的一线用户,恨不得一板砖拍死他们。

 

2、向互联网公司看齐开发流程——走敏捷开发流程

 

看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一章项目坎坷的一生,惊讶的发现,上面说的和我厂的项目运作几乎一模一样。大华为几年前就喊说要按互联网模式运作,走敏捷开发流程,真的说干就干。我虽身处其中,仍然深深地以为还远远不够敏捷。可这本书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原来研发的流程还不算太臃肿。

 

感觉阿里和华为好像。一样有流程,一样是生产线上的一个技术操作工,一样有外包,一样有KPI,一样加班……嗯~什么都一样,就是基层员工的收入不一样(哈哈……

 

如果你想了解华为,你可以翻翻这本书的这一章。

 

3、高收入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传说,入职前三年,工资>奖金>分红,三年后,开始分红、奖金开始赶上工资。

 

呵呵……有这种可能。但凭着公司HR的智慧,怎么可能会那么傻分那么多钱给你。平时晚上加班的7块钱补助都要员工自行申报。每月只有3天申报期,过期作废(我自己就错过了不少次)。像这样精打细算的公司,你觉得他们会动不动就给你发十多W的奖金吗?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我还是给出一些理性分析吧。

 

以升职加薪最慢的研发体系为例。也会细分多个岗位,研发、SE、测试、资料、QA,还有BA这些角色。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合作方的码农。你不能主导产品方向、不能管理需求、不能管理好团队、不能决定技术方案、又不掌握核心机密,这些个有价值的岗位你没占,请问你有什么要高价的资本?

 

公司怎么可能高薪聘请一个码农?还不如多请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外包呢。公司很多编码的活都不需要太高深的水准。这就引出我厂最狠的必杀技——人海战术!

 

4、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可以搞定自动化系统处理不来的问题!!!

 

人海战术可以搞定自动化系统处理不来的问题!!!

 

人海战术可以搞定自动化系统处理不来的问题!!!

 

重要的事说三遍!

 

你只有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才能认清编码在公司的地位。你是否见过,在系统出现了bug之后,开发团队组织人力一单一单的修改数据!改得天昏地暗!完全没有编码什么事。

 

编码不行,用人堵啊!研发的兄弟们,冲啊!

 

在这种精神指导下,是招一个很贵的写得一手好代码的高级码农,还是请一帮水平勉勉强强一些却身体旺盛的合作方码农?一个小团队里,只要有一个技术骨干把握大方向就好了,好吗!

 

岂止是研发,一线产品、交付都是这样的。三个臭皮匠总是能顶得上一个诸葛亮的。

 

5、不平等的绩效考核

 

很多华为人都还是认同公司的考核的,认为比外面的公平,但好像有点值得商榷。

 

它的流程是很规范,会跟你沟通你的考核结果、你的年终奖、你的加薪。说给你多少就你多少,这是真的。

 

问题是,考核的应用很抽象。绩效为A的要比B+高许多,B+要比B高许多。B的数量又很多。于是,就有了两级分化,你会看到有不少人晒收入,说什么工资只是零花钱,而有些可能工作量六七年收入也没多大增长。

 

难道拿A的就比拿B+的优秀很多、努力很多吗?不见得。

 

如果你是与世无争,毫无心机的人,可能会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可当你处在一个大集团之中时,就会发现水深得很。说白了,就是办公室政治。

 

举个我厂销售搞小动作的事例,大家来感受感受所谓的按规章办事。

 

有个运营商招标,采用抽签的形式来决定谁先报价。这看起来相当公平。先后报价的时差不会超过几分钟时间。而且,其它厂商也不会在场。如果我厂不知道对手底牌,我们是不能以最小代价来十拿九稳地拿单的。你以为没辙了吗?

 

NO!以我厂销售的智慧,这只是小菜一碟。在此之前,我厂销售已经做好了公关。招标方让我厂最后一个报价。当别的厂商报价了之后,迅速发报价信息给我们,我们立马就在准备好了的标书上填上报价(报价栏空着等消息)!这就能解决问题了。

 

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很疑惑,这完全不能保证别人抽的最前的?而我厂销售得意的笑了,他是这么说的:

 

在抽签的时候,给前面厂商的签号是靠前的,而且全都一样!抽完了之后,就把签拿回来,没有人知道其它的签是什么签!

 

听到这里,我也是惊呆了好吗!

 

由此可见,小动作只要你想玩还是能玩的。绩效考核的小动作怎么玩?我就不多说了。

 

研发的整体氛围是比较单纯的,至少比动嘴皮子的部门要单纯许多许多。可问题是,巨大利益差别之下,总是会有人铤而走险的。动点小机灵就能得个好名次,你要不要?

 

本小节再给大家抛一个我厂的员工都会听到的一句话,大家感受感受一下:

 

你的考评结果出来了,是B,但是是B里面靠前的。

 

6、流程臃肿

 

赞赏它的,说它规范、举世无双。诟病它的,说臃肿、效率低。效率低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明明一个审批,我分分钟就能批的,非要过个好几天才给他办(由于某些原因,我得这么做)。

 

流程多的另一大弊端就是,很多人都不了解流程。会有耗费很多人力在找谁找谁、问这问那之上。真的很烦人。

 

我时常需要请别人审批,也时常处理别人的申请。整体而言,我是不大赞赏这种流程的。从个人发展来看,我可不喜欢被一个个节点卡着办不动一件事。也觉得我的人生不应该浪费在机械地签字之上(审批的时候,我也没有仔细看别人说的啥。仔细看的结果就是我没时间做别的事)。

 

对公司而言,流程规范也许是利大于弊,但对个人而言,却是弊大于利。

 

7、工作强度可能不算国内最大,但心却很累

 

通过加班时间的绝对值来衡量会比较客观一些。

 

我基本上周一二四固定加班(有时只是在公司做做样子,玩玩手机)。最近一年,几乎每月只有一个单休周末。在我厂的研发体系中,这种工作强度算是中等强度吧。

 

另外得承认,一线的产品、交付加班也很多。十一二点休息也是常有的事。一线加班就稍微自由一点,可以把工作带回住所。

 

横向跟其他公司相比,华为的工作强大应该不算最强的。据说互联网公司的加班只会多不会少。

 

但区别就在于,互联网公司加班是自愿,我厂是被迫走形式(一位有BAT工作多年工作经验的我厂员工是这么评价的)。

 

毕竟人总有那么一些时候,就真的不想加班。想走?你还想不想给主管留个好印象?年终好评还想不想要?其它正在加班的同事怎么看,要主管怎么跟其他人解释?

 

后面还有讲到一些差别,大家可以感受到为什么会心累。

 

10、工作气氛稍显沉闷,文化也略显粗鄙

 

整体而言是比较呆板,主要是因为国内职工大部分都是研发,审美真的不敢恭维。一眼望去,男的女的不修边幅,心情大大的不好。呵呵……当然了,我华为泱泱大厂,员工十多万之巨,怎么可能会没有风情万种的帅哥美女!有,而且还很正!

 

大家平时都比较喜欢聊工作,偶尔聊聊房子、车子,妹子。各种活动都可以总结为喝喝喝(呵呵呵)。抽到个奖,喝!出去聚会,喝!版本结束,喝!

 

还有那些小文秘整出来的活动照片,不忍直视。感觉把我们当小孩子耍。

 

海外的员工也差不多这样。出差时曾经听过一个当地华裔员工吐槽,说我们中方员工都很没意思,就只知道赚钱、花钱和谈钱。

 

上班时间,工作场合也是比较安静的。基本上不会谈论工作无关的话题。顶多偶尔简单说两句而已。最离谱的是,我曾经待在一个部门。那里安静得可以听得到哪里传来敲键盘的声音!微信什么的,就不要开提示音了。你懂的!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我出差海外的时候,中方员工闷不吭声,当地员工时不时就凑一块聊天哈哈大笑。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刚入职的时候,特意取了个吊吊的英文名,自以为会引起一些小小的话题。万万没想到,没有反应,一点都没有,好的坏的!!!后来我对自己的网名麻木了。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出差了到海外之后,我的英文名居然很快就在当地员工传开了。电梯里,熟人一介绍这个就是那谁谁谁。一瞬间就露出那种闻名已久的感觉。这让我又惊又喜。

 

至于为什么会沉闷,这可以好好开个帖子讨论了。反正是这样。

 

11、部门墙厚,非常厚;沟通协作困难

 

这或许是大企业的通病吧。因为是绩效导向,很多关联部门并不对我们部门有直接的考核权。所以,很多事情我们都不会帮他们做,即使我们轻轻松松就能搞定,对他们价值又很大。如果是竞争部门,那更不用说了,不捅你刀子已经对你很好了。呵呵……我们部门的竞争部门,就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把我们辛辛苦苦创造的东西给拿走,然后报奖归他们。我们就在一旁,看山看海看他们躺在花丛笑。

 

有些边界模糊的事情都需要扯皮,大家都想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的。有时候啊,为了芝麻大点的事,都可以扯好久。一句话,很难把事情推动下去。

 

举个例子,我为了修改一个系统的提示。我把SEBA等等角色拉来讨论,讲了大半天,最后的结果是做不了。弄得我欲哭无泪。这种事情,在小公司分分钟就给你搞定了。

 

初期阶段它能锻炼我的沟通能力,可时间一长,它就跟其它工种一样,有了套路,开始变成桎梏。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要不要把人生浪费在这种虚无的沟通协调当中。

 

做成了,没多大成就感;做不成,挫败感却很足。

 

12、业务面窄,难以适应外界要求

 

这是很多华为员工都有的焦虑。因为几年工作下来,发现自己熟悉的竟都是公司业务,而且业务面也狭小,就业面不广。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厂分工太明确了,干一年和干三年的工作经验可能是很相似的,来来去去就那几件破事。几年下来,心志都被磨平了。

 

庆幸的是,我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工作,可以不断地激发我的工作热情和学习欲望。我本身没有将自己局限于做研发。

 

13、难有工作成就感

 

如果我没猜错,难有成就感,是我厂员工普遍存在的心情。

 

你一天的工作不是在应付流程就是在沟通,费了好大好大的劲终于终于办完了一件——小事!直接结果是,有时候我都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工资(呵呵……虽然我工资也没多少),因为感觉就没做啥事。

 

工种的细分得令人发指,直接导致工作内容简单重复!这种日复一日的工作,真的会让人烦死。你还不能发泄!

 

我们的工作价值也是远远比不上互联网的。举个例子,你唱一首歌收听众10元,给10个人唱,你也只得100元。可你要是面对人山人海,那就是不是一个量级的了。同样的,也许工作内容、方式,付出的努力,跟互联网差不多,但可创造的价值就远远不能比拟。

 

创造价值不足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一点小小的有价值的改动,是很难被执行的。就好比之前举的例子,就改个系统提示。但它能创造的价值就那么点,只能为有限几个用户服务,不值得大力气付出。于是,被驳回。我可以想见,这种事情要是放在互联网,分分钟就搞定。

 

我稍微特别的,我比较好奇新鲜的东西,每承担一项新的工作都会觉得挺好玩。在我看来,做什么工作不是一样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还不如做一项不让自己厌烦的事呢。于是,就带着学习的心态去承担新领域的活。本来我也想在今年拿到年终奖了之后就开溜的,出乎意料的是,部门给安排了不少新鲜的活而在别的公司就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机会,我才没行动。也获得了不少工作带来的成就。

 

现在,也逐渐被团队主管认可,开始承担起骨干的活,可以接触到一些平时当码农所接触不到的信息,和大领导见面、沟通的机会也多了不少。

 

14、胶片(PPT)多,PPT乃我厂员工升职加薪必备之良技

 

华丽丽的PPT技能,只会为你在我厂的生涯加分。嗯……要是再会WordExcel那就更赞了,有木有!经常给领导做汇报胶片,你就知道ExcelPPT的好处了。我,从此中受益良多!

 

15、会议多,有关没关都要把你拉进电话会议

 

我接触的会议是越来越多了。

 

有的会议是PK会(吵架的会)

 

这种会议是争资源、秀肌肉的会议。会上随时有人踩你,也会有人来拉架。关系好不好,就看他们会不会帮你圆场。参加这种会议,你得战战兢兢的将材料一一准备好,心中想好哪些材料会引起某些人激烈反应,你要怎么对付。经历多了,你也能平静对待了。

 

有的会议是述职、检讨的会议

 

这个时候,你和他们关系好不好,就看他们是踩你还是帮你了。踩你的人,完全可以小题大做,或翻陈年旧账。帮你的人,就给你打个马虎眼,讲点你的好话。

 

有的会议是评审会

 

按流程走,轻松愉快,还可以玩手机。

 

有的会议是解决问题的会议

 

这种会议是面向特定问题的会议。一般参与方是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我们研发的兄弟,大部分参加的是这样一种会议。

 

好了,不一一列举了。不同场合,作战状态不一样。参加PK会、述职、检讨会,就高度戒备起来吧。就酱!

 

……忘了还有一个会,那就是交友联谊会。你懂的!

 

关于胶片多、会议多,我厂有个经典的冷笑话:

 

我现在要去开一个关于减少会议的会议,你帮我做一下如何减少胶片的胶片头一回看到这样的冷笑话时,我也是笑喷了,有木有!

 

再具体陈述一下,在菊厂工作的优点吧。

 

02

优点

 

1、愿意给菜鸟锻炼的机会

 

这是我最赞许的一点。我入职接近两年,接手过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作(研发、运营、管理),一直边学边干的状态当中,也遇到不少能给我指导的同事。我认为,这段时期是加速了我的成长的。

 

在华为,给新人学习成长的机会是普遍存在的。

 

有犯错的基础。

 

从招聘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一些基础。常常有人开玩笑,我进来之前是做C++的,结果稀里糊涂就把我安排写Java了。更离奇的是,学管理的能被分配去写代码,我也是呵呵了。像这样专业技能零基础招人,想不给新人机会学(fan)习(cuo)简直是违反人性。当然了,这种离奇事件主要发生在校招。社招就相对精准一些。

 

还有防范措施

 

就是你什么样的能力给你什么样的活,逐步加码。不会一下子压很难风险很高的活给菜鸟。因此,新人想要突出表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经手的每一件都办得漂漂亮亮的。然后才会接到更多更多能锻炼人的活。

 

说得题外话,我也是入职后一年得到主管的认同,外派我海外出差支持。团队里面还有几个资格比我老的,他们也能抽身去的,但还是安排了我。出差一趟,给我开阔了不少见识。因此,还是鼓励新员工多多用心自己手头的活。

 

补救能力也是杠杠的。

除了有犯错的基础(招聘)和防范措施(流程限制、任务管控),还有补救的能力。具备了这几个条件,我厂才会这样人性地放手让新手放手去做。

 

为什么能补救?

 

因为我厂人多势众啊!

 

人多势众!

 

人多势众!

 

人多势众!

 

重要的事说三遍!

 

总有前辈干过你现在干过的活、总有资深的专家在某处潜伏着。一旦出现问题,就从底层一级一级地往上升,直到找到解决方案。只要事情闹得够大,再牛的专家、再大的BOSS都能给你请来。当然了,跨部门调动专家,出来那么大的事,菜鸟在我厂的生涯也就到头了。

 

对于那些主动型的人而言,我还是推荐来华为的。多主动承担一些活,最好都是新领域的,会有不少历练。

 

2、可以见识大公司的运作

 

很多人都不关心公司的管理,但我觉得挺有趣的。在这里,你可以发现工种可以细分到令人乍舌的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为什么要那样做,也可以感受到流程的利弊,可以体会一下绩效考核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还可以看看这样庞大的集团,基层员工是如何奋斗成领导的。

 

它为什么重要?因为你可以有机会见过许许多多个小公司的运作,但却没有多少机会可以见识到一个大公司的运作。这可是稀缺资源。

 

我耳濡目染过部门大大小小的招聘,还有公司级的流程变革、产品的研发和运维、跟过大大小小的流程审批、也开始要为给自己的小组打考核而留心……也许接触的都很浅显,也许它们并不能帮我在短期之内有什么帮助,可是我的直觉告诉我,它很有价值。

 

在这里,可以送大家一段我非常赞同的、乔布斯的话(我没看过他的传记,没看过几句他说了什么话,偏偏无意中看到这段,但是非常赞同):

 

每个人都无法在当下的片刻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你所做、所经历的事件有什么意义与作用,往往是于十年后,你才发现,原来你的这个当下多么珍贵与可爱。正是无数个当下的经历,串起你未来的项链,华彩或黯淡也皆源于那个当下你赋予了这颗珠子什么样的品性。

 

因此,我在意每一个当下。在意每一个当下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所历练或积累的每一个刹那。

 

我喜欢耐心地打磨我手中的这颗珠子,虽然我不知道十年后它能否在那串项链上有一席之地,但我相信,此刻我给了它什么样的品性,未来它就拥有什么样的品质。

 

珍惜当下吧,每一个挫折、失败、成功、喜悦、每一次抬头看路,低头做事,每一个清晨醒来时发现自己还活着的欣喜,每一个黄昏入睡前被自责折磨着的内心的痛处。

 

我相信前方是璀璨的,因为我用生命来打磨这颗当下的珍珠。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话时,备受鼓舞,因为一直以来我就是这么干的。现在,我也在我的项链中发现了一些曾经仔细打磨的珍珠了。

 

3、见识到各类牛人,三人行必有我师

 

真的会有很多,可以向他们多交流交流,会有不少启发。别说跟他们学习了,就是和他们相处久了,人也会自信多了。阅历深了,人自然而然也就淡定了。

 

大家同是一家公司的战友。即使工作中有摩擦、有竞争,但那也只是人民内部矛盾。更何况,我们大多数员工还没到需要争权夺利的地步。关系其实还是很好处的。

 

我们会比外部人员多了一层纽带。除去部门间的利益纷争,脱掉工作之后,就是单纯的私人关系了。平日里相遇,一听是华为的兄弟,哦,小事小事,这就给你办。也许有些特立独行的人不在乎这一层薄薄的关系,甚至刻意排斥,但并不妨碍整体趋势。

 

更重要的是,为彼此陌生的两人提供了一个打开话题的契机、切入点。往往都是先从就职的部门问起,干了哪些活。搞不好,就顺带带出中间人,关系又更进一步了呢。又或者,聊到了关联的业务,甚至就是个兴趣爱好。

 

我就是这样和公司的同事交流,听一线销售摆龙门阵讲他们是怎么搞定运营商的,听供应链的同事抱怨他们是怎么替产品、交付那帮人擦屁股的,也听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些奇山异水的新鲜事,说我没听过的故事。我也结识到了在公司组乐队(貌似暴露得太彻底)的大哥,让我对业余爱好又多了一份坚定。如果不是这位老哥劝我,我都很有可能在今年5月就辞职打包走人了。是他跟我讲了未来的路都有什么坑会有什么收获,才最终让我踏踏实实地干一干。还有,团队里不少专家他们也在工作中说了不少见解帮助我成长。太多太多了……

 

在这里,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善于请教他人、也给予别人帮助,你会有不少成长。

 

华为让人变得坚韧不拔!坚韧不拔!坚韧不拔!

 

……进来的人自会深有体会。在我厂,就是用热情换坚韧!我就是这样的例子。

 

03

总结

 

于我而言,公司前23年是比较好的培养期,可以学习见识到不少东东。超过了这个时期之后,弊开始大于利了,除非你发展空间还很大。成就感开始越来越低了,可学习的东西也变少了不少。

 

这可能跟我的个性有比较大的关系吧。因为我发现更喜欢去解决困难。面对那些困难,我常常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可是面对冗长、重复的工作时,我心情是烦躁的。

 

PS:大家都比较关心妹子的问题。请各位即将来我厂的员工,请自备妹子。否则,没有时间谈情说爱!我厂厂址深藏关外,进城一趟不容易啊!

 

不进城,哪来的妹子?——难道我厂就没有合适的妹子吗?呵呵……来了你就知道了。

 

最后声明:不要以为我吐槽就表示我不喜欢。实际上,我是清清楚楚的认识到华为的两面性的。相较其它公司,华为的优势还是非常突出的。

 

作者: 

来源:蓝血研究(lanxueyanjiu)【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