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秦博 | 与大学生谈人生
点击:  作者:秦博、马睿劼等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9-06-16 15:19:49

 

       有幸采访到了秦博老师,才发现,原来在认真的躯壳中,藏着热忱而有趣的灵魂。永怀热忱,希望每一位学子都可以同秦博老师般,走好人生每一步,珍惜时光,不懈奋斗!


1.webp (1).jpg

采访 | 马睿劼

图文 | 秦博、马睿劼、崔丽娟

 

问:秦博老师的个人兴趣爱好有哪些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如果是问特长,我真的就尴尬了。本质上我自己是一个全方位资质都极其平庸的人,因此爱好虽多,却无一精通,基本上也就是只能是看客般的喜爱。不过这样也倒是挺开心的,没有压力。我喜欢流行音乐,喜欢武术,喜欢足球,喜欢相声小品,喜欢wargame,喜欢漫画,喜欢文学和读书,喜欢旅游,喜欢美食,喜欢神秘文化,喜欢聊星座,喜欢电视剧,喜欢抓鬼游戏(以及狼人杀),喜欢倾听各种八卦,喜欢聊天……简直说不完。保持好奇、兴趣广泛,其实是一个人类学家必备的素质。

 

问:那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答:我认为贯穿我个人最喜欢的爱好,或者说最喜欢观赏的,是格斗。我从小就一直有一个格斗家的梦想,到现在,也依然热血沸腾。估计到老也是如此。当然,就如同我前面所说,这完全是一个爱好者的角度,和我本人的真实格斗实力不呈正相关。

 

问:您的这样一系列的爱好在您的人生经历中是怎么形成的?  

 

答:在我四岁时,父母决定把我打造成手风琴家,但事实证明我无法理解这个乐器的趣味,于是放弃。之后,五岁的我在幼儿园里讲了一次成功的相声,似乎找到了自己最乐意做的事儿,遗憾的是那时我所在的小城市,根本没有渠道可以找到姜昆、冯巩等大牛拜师——不过我对相声、小品的兴趣一直保留下来,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后,一有演出,我就会以相声小品参赛,或者当一个插科打诨的主持人。随后我又去学画画,不过天资鲁钝,也是止步于简笔画来画个猪头的水平,但是却有了对漫画的热爱。我本人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日本漫画台湾省翻译版《怪医秦博士》(原本是翻译为“怪医蒋博士”,但因为台湾当局当时须避讳蒋介石,因此改为“秦博士”)。我曾和你们一样热爱动漫,而且算是中国卡通漫画的“骨灰级”爱好者。我从小学的时候就收集了很多经典漫画书,比如《侠探寒羽良》、《柯南》、《乱马1/2》等,还包括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漫画杂志《画书大王》(1994年).

 

六岁那年,受李小龙和霍元甲的影响,我告诉父母,我想做一个“习武之人”,去武术队。父母商量后,把我送到了舞蹈班,我被迫成了“习舞之人”。在舞蹈队里,我强忍郁闷度过了两年,直到我成为仅有的男生时,我终于逃回了老家,遇到同样迷上武术且自称自己已经是二指禅大师的表舅。我跟着他一个暑假,手指都差点断了也没能戳断最薄的瓦片。后来他转而想教我铁头功,我拒绝了。整个小学后期和初中,我攒下来的钱买了各种武术书:这些书简直包罗万象,我随便说两本估计你们要笑死——比如以顾汝章的真传为基础的《夺命铁砂掌》,还有《峨嵋大力擒拿手》、《少林护身暗器秘传》、《武林轻功绝技》、《太极梅花螳螂拳》等,这些书绝大部分都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少部分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后来我结识了体校朋友,跟着他们一起玩散打——当然我是帮别人收拾护具和跑腿买水的。大学加入了跆拳道俱乐部,跟着师父邓长城(“狼拳道”创始人,华语动作电影第五代接班人,成龙《龙的传人》全球16强,成龙爱徒,张艺谋电影《英雄》中李连杰的替身)学习了两年的跆拳道,但永远没有超过绿蓝带,因为有一些诸如“双腿连续转身高位横踢脚靶”的动作我无论如何都做不好。至今我还记得邓师父对资质最差的我说,“你可以打好”——随后我就在对抗中把眼镜打碎,险些伤了眼睛。大二大三时赶上非典,跆拳道馆暂停。风波过后,我又跑到成都市区内的两家拳馆去看别人打拳,自己也有了兴趣。大四时又迷上了托尼贾和泰拳。大学毕业后的九年间,我在国外和上海到处观摩、蹭课、办卡穿梭于拳击馆、柔道馆、泰拳馆、咏春馆,剑道馆、散打俱乐部,还去跟着玩儿了菲律宾的传统棍术eskrima。这期间遇到了广东来的武术教授陈雁杨师父,跟着他玩了禅太极。可惜,在我最顺手的时候,我的眼镜度数也进一步增长,不能上擂台对战了。那以后,我伤感了很久。但我还是继续玩了eskrima和剑道——因为它们有护具,减弱了风险。

 

喜欢格斗在国外也帮到了自己。汶川地震后,我认识了陈柏江大哥,他一直在武术和领导力方面对我启发,让我深刻领悟到单对单武力的取胜是一时的,重要的是通过对力量和技巧的建设,找到心灵的安定感,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乐于面对挑战。那以后,我对格斗的理解更多开始结合社会学的想象力和人类学的洞察力。

 

我出国的那个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对于黄种人并不友好——尤其是在学校之外的地方。我曾晚上去西方酒吧打工,深入西方夜间丛林社会,所以,能够摆出一些格斗架子,在有些时候,可以吓唬人,有意想不到的自我保护效果。我喜欢观赏格斗,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带来的感官刺激,我时常会做社会学、人类学的联想:比如李小龙也好,黄元申(大侠霍元甲的主演)也好,李连杰也好,托尼贾也好,甄子丹也好,为什么横贯半个世纪,其人物塑造和故事如此相似?在这些中国或者东方英雄的对手中, 似乎存在一个有趣的种族间的递进任务安排:对付别的中国人或者日本人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但任务最难处、全剧最高潮的检验往往是由一个高加索白人或者强壮黑人作为终极对手来完成的,就仿佛是我们打电子游戏时最终关的大魔王。哪怕就是近几年甄子丹的《叶问》三部曲,也延续了这样的“工整”,甄子丹在对付不同对手时的方式和获胜的难度具有显著的差别。第一部是面对同为亚洲人的对手日本军官,甄子丹用巨大的格斗技术优势和毫不输人的体格将其击溃,而剧中日本人不得不“阴险开枪”来安全甄子丹所饰演的叶问。然而,第二部的甄子丹在对付高加索白人拳手的对手时,则需要严阵以待会,并且获胜的过程非常艰难,甄子丹自己也奄奄一息,其表演过程把中国武术的优势以及所谓的(至少是观念中的)身体劣势回避到了极致,来证明可以完全和西方平起平坐。在第三部,对手是一个不仅身体最为强壮的黑人拳手(泰森扮演),而且这个黑人来自美国,拥有雄厚经济实力。这样的对手,史无前例的强大,强大到不可战胜。影片为甄子丹这个体格和社会经济地位都弱很多的东方人,在剧中被安排的获胜规则是——只需抵挡泰森三分钟就算甄子丹胜利。这里有太多有趣的环节可以进一步做社会学分析。在这些林林总总的隐喻中,都伴随着被压迫者、被践踏者的胜利。也反应出由东方英雄所象征的男性气质的被重塑、反殖民主义政治主张内部的张力关系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用身体社会学、社会认同等理论来理解和诠释这类功夫片。马克斯·韦伯认为,身体不仅是社会的来源和场所,也是其方式和情感。而身体是社会结构属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产生效应的定位场所。通过武术和格斗,李小龙的身体成为了一种对抗社会的力量,并且在东西方文化斗争中取得胜利。李小龙的成功例证激励了许多人去追求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所以我认为他绝不仅仅代表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李小龙以及后来的功夫片的东方主角,慢慢通过电影改变了西方观众长期形成的对亚洲人“阴柔、孱弱”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当然也又形成了新的刻板印象,我在给广大公务员干部所讲授的《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这门课中会举很多有趣的例子。

 

我的爱好也包括读书和藏书。我个人有四千多本纸质藏书,大小不等的7套书柜,这个数字还在增大。读书这种休闲方式,除了伤眼,此外都是好处。除了宅下来读书,我也还很喜欢八卦——我不是指的在背后乱说人闲话的那种八卦,而是说,我会随时随地深入身边的很多场合。从读研究生开始,我就会深入不少社会及群体去做很深入而长期的观察。人类学是一门重视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等方式的社会科学,人类学家需要全面深入地触碰每一个人类社会的点滴,探究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意义。人们聊八卦时,会透露所处环境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八卦往往会透露出人们所相信和所追求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互相评判彼此的行为,并透露所在情境中的社会和生活准则。

 

从读研究生开始,我就会深入不少社会及群体去做很深入而长期的观察。比如我会深入各大城市的很多英语角,扮作对英语一无所知的人,去观察那里不少青年人被英语角内有意请来的老外带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讨论。慢慢发现,事实上一些英语角、读书会、非政府组织组织的活动甚至相亲会,竟然有不少是地下宗教势力和境外不法势力的争夺场所,意识形态的争夺在这个层面非常激烈;我也会参加不少青年人的游戏聚会,比如天黑请闭眼、狼人杀等,观察城市里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发现这下面涌动的青年人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秩序和行为规则,特别是越轨行为——有一些暗涌的广泛而频繁的两性关系交换被掩盖在表面的游戏比赛下,很多玩家表面上是去玩游戏,但实际上很多男女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双方心照不宣和高度互为依存的性释放网络。你可以发现白天的社会依然拥有着较强的社会控制力,但是一到了夜晚,这个社会似乎拥有着和白天很不同的规则,甚至是一种竞争关系——人们发现了社会控制,但其实又根据自己角色的不同,在主动或者被动地参与控制。社会控制力和发展进程塑造着人们,人们却也在改变不断试图重塑社会。

 

通过长期表面看似漫不经心的“八卦”和“体验”,事实上,我为严肃主题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社科研究中,研究者本人也是研究工具,所以作为八零后已经三十多岁的中老年大叔,我的年龄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直接去调研年轻人的群体或社区了,我很珍惜这些经历和素材。我会逐渐把我在调研中积累的思考和访谈,以出书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要做好社会学、人类学,除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之外,要充分关注八卦,这样会更好地捕捉到社会的动态变化的很多有用信息。作为研究,我们当然要评八卦的真实性,同时要注意除了真实性,更重要的是也要关注八卦是以何种方式被说出来的,被说的过程能够体现怎样的社会价值观。倾听和观察一些看起来比较像“吹牛”的八卦或者不真实的八卦也是有好处的,因为文化价值观就隐藏在这种各样的语言活动中。当然,作为研究者我们一定不要透露损害他人声誉的信息,要严格保密,这是我们要秉持的严格的职业操守和研究伦理。

 

问:在众多动物中,秦博老师为什么对猪有着一种喜爱呢?(秦老师的宠物猪)

 

答:我是属猪的,这几年发福后长相也越来越接近猪,所以难免有些自怜式的偏爱。在漫画卡通中的猪永远是萌萌的,所以更多的人喜欢的是卡通化了的猪。其实猪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象征意义非常强的动物,第一它意味着人类对于自然的驯化,这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突破。第二,对于农耕文化而言,猪意味着财产,意味着生活的安定。正好我本人很宅,所以也比较喜欢猪啦。第三,猪很悲情,也很奉献。猪在做宠物的同时安静地被大家屠宰掉然后吃进肚子里,也没有人为它们争取过任何权利。

 

我的确养过宠物猪,起名叫特朗普,简称普普。家里人都很喜欢,因为特朗普很聪明。猪的智商其实不比狗低,所以不少国家不仅有警犬,也有警猪。猪的智商虽高,但情商其实很低,冷冰冰的,也不会讨人欢心,很独立高冷。猪的这种个性,确实只适合不太喜欢被小动物黏但是又想身边有个活物的人来养。

 

问:秦老师为什么读到博士后了依旧有一头秀发?是否有什么“护发秘籍”?

 

我没有任何秘籍,而且我也心急如焚,因为我的头发已经变差很多了,而且每天掉的都不少。只是可能我头发底子太好,横向比较那些秃头,大家没有感觉出来。如果纵向比较我自己,已经很糟糕了。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同学们都觉得我长得像超级赛亚人。因为我的头发实在是太多太粗太硬了,没有任何办法弄发型。我必须早上起来洗头。因为如果晚上洗头的话,早上起来,就会膨胀开,成为超级赛亚人。

 

问:听说秦老师平日很喜欢凤爪和凉面,平时会自己做凉面吗?还有其他的美食分享吗?

 

答:凉面和凤爪确实吃起来比较爽。但这种短暂刺激是有后遗症的。我还是更喜欢广东菜和泰国菜。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寻找吃了长不胖、吃着又带劲儿的零食,目前看来已经宣告失败。大家千万要合理饮食,不要仗着年轻,就胡吃海塞,后果很严重的。我推荐大家吃广东菜,也可以尝尝泰国菜、越南菜,都很不错。无论如何,少油少盐少糖。

 

问:秦老师在做实地考察调研时,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可以分享一下吗? 

 

答:这要说起来就太多了。略举几个印象深刻的例子。  

 

2009年,我在爱尔兰调查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婚恋(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我这篇趣味文章:《西方青年女性眼中的中国男人形象实证研究—基于爱尔兰的调查》

 

在现实的西方社会里,有不少调查的结果都发现,东亚女性受到西方男性的盲目崇拜,而东亚男性几乎无人问津。相较于西方男性与中国女性的结合, 中国男性与西方女性的婚姻却很少见。在跨文化婚姻研究中, 同样缺乏以东亚男性为主体的视角。

 

为了研究,我找到一些西方人进行访谈,了解西方大众心目中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首先爱尔兰女同学M聊起了这个话题,M是mature student,当时的年纪已经三十多岁了。她听到我研究中国人和西欧人的婚恋时,高兴自豪的告诉我,她认为中国女性嫁给了西欧男性,是将中国女性从恶劣的环境中拯救了出来。随即我告诉她,其实我主要还要关注中国男性和西方女性的婚配。她立刻怒目圆睁,向我咆哮,认为我侮辱了她的祖国,让我“最好马上回中国去做这样对我的祖国不利的研究”。同样是中西通婚,只因丈夫和妻子的角色互换,M就一反常态。其实M的反应并不奇怪,这恰恰是西方中心主义深入不少西方百姓心里的一个侧面反应。为了调查中国男性形象和中国男性与西方女性的婚恋问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持续收到不少西方国家谩骂甚至恐吓的邮件,不少信件和恐吓短信质问我,为什么不研究欧洲男性和亚洲女性的婚姻,为什么要反过来?所以事实上,我已经触及了他们的文化禁忌,那就是作为拥有白人优越感的他们到现在仍然骨子里有着White supremacy(白人至上主义),作为男性气质在两性领域的彰显,他们并不欢迎外种族的男性迎娶自己本种族的女性。欧美的言论自由也不是没有边界,而且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欧美老百姓长期被一些偏颇的观点所包围,一些人难以拥有比较公平的看法。恩格斯在他的《致“人民之友报”编辑部》信中就指出,“奥地利的出版法以有产阶级的机关报一般说来没有危险性作为出发点,它的目的看来正是想通过对工人报纸的经费施加压力,来使它们不是沦于破产,就是变得驯服听话。”这就是现代西方国家炒作言论自由的根本所在。他们已经通过经济上的压力消除了让他们不满的自由言论。自由是要有物质基础的,没有物质基础的自由是空话,是欺诈。

 

不仅普罗大众,知识界里更是如此。欧美不少人类学者就历来就反对亚洲和非洲的人类学者以欧美的社会作为田野来进行研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是不正常的,至少不应该被鼓励。而今天亚洲、非洲有代表性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几乎都有在欧美留学的经验,而这些地区的学者,很多都把研究对象都放在自己的国家内部, 对于国内的问题报以最大的关心,并进行研究,不敢或者没有挑战过欧美老师的传统。回望历史,我们八零后这一代去海外读书的文科博士们,没多少人会博士论文的比较中敢于指出西方模式的不足之处。我们习惯的思路都是:只要做中西比较,那么中国一定是比较负面而西方是正面的,比较出来的结果就必须要学习西方。西方媒体一贯如此,并不奇怪。中国台湾省学者孙隆基就曾专门分析说,在美国的电影、小说等大众通俗文化中,东方男人历来是“第三性”身份,东方女性则往往成为“性对象”。不过我的一系列调研在2009年夏天时在祖国得到了肯定和鼓励,北京大学人口学研究所、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基于我对该话题的田野调查,授予了我“未来人口学家”的荣誉称号(一共授予六个博士生)。

 

我真诚希望西方的知识界能够多一点谦虚,能够自我反思。非西方世界有过近百年痛苦的时光都是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拓展,我们当代所习以为常的很多所谓的现代化知识其实原本就是“西方知识”。非西方世界的兴起和西方的中心地位的一定程度上的动摇,都是不可避免的大势。西方能否自我调适?能否适应?能否在很多跨文化议题上保持反思、保持谦虚?能否与非西方真正的实现权力共享?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将深刻影响你们95后和00后这一代人的一生。

 

在国内民族地区的调研过程中,当然也是趣事连连。其实只要你有心,处处都是好的田野,也处处都是可思考的闪光点。2012年冬天,我作为文化厅藏羌彝文化走廊调研的专家之一,去凉山州的西昌市和喜德县调研传统文化产业。由于严重堵车,我们一行省里来的调研队伍晚到了很久。当地接待我们的主办方一直等我们,用彝族特有的热情将我们包围。主人们按常规要对我们进行罚酒——当然,是很友好的——因此他们问我是用碗喝还是用杯子喝?彝家喝酒的杯子已经很大,但摆在桌上盛汤的碗还比较浅,于是我提议用碗。万万没有料到,主人们拿出来的碗是有一个小盆子那么大的碗,可以装接近1瓶半啤酒。我用汉族地区的惯常思维去想当然地推测彝族地区,在这里就闹了一个温柔的笑话。在凉山地区,喝酒往往是刚性制度之外的柔性补充,是不好推辞的,而当时我是团队里最年轻的男士,于是只有硬着头皮喝下这番好意,结果不胜酒力,喝到一半就不行了,索性另外一位同行的女老师帮忙完成了这有趣的仪式。

 

1.png 

 

我们在下田野的过程中从饮食、疾病、社会关系、感觉、信仰等日常碎片一点点编织起了人的认知和生活图式,置之于宏大社会体系中,探寻人性与社会的交织。通过表面的乏味和挑战,也可以发现充满趣味、诗情、发人深思的一面。理工科对物质层面进行探索,心理学对人脑和内心进行探索,其实作为人文学科的人类学同样也在探索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通过观察和深入到异文化中来最终了解自己:绕过他人而去了解自己,当他者出现时我们也看见了自己。这是人类学的终极追求和哲学梦想。这里的自己不是个体的自己,而且文化意义中的“我”。 人类学者下田野不是去搜集文化的碎片,而是从那些看似琐碎的现象中去理解内在的深层意义和它对于文化统一性的功能、贡献等。 

 

前不久,我受泰国名校玛希隆大学之邀,赴泰参与人类学系与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展的关于男性抑郁症患者的社会生活调查。在此过程中随时是“忘我”且“专注”的——因为需要做长时间的调查,投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中,甚至在同一个社区同吃同住,一同参与他们的业余生活,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和社会生活。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忘记了“忘我”和“专注”之外的抽离、反观、检视。我们不是当地人,也变不成当地人,需要跳出来,做一个局外人,让我们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碰撞,这样的碰撞才能超出“我”和“他者”的平面本身,从而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所以每一天在异国的调研,都是有些“精分”的,需要随时保持既投入又抽离,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这种感觉就像左右脑同时开挂:左脑投入,右脑抽离,左右脑协作出每一个想法、决策和思路。既立足真实,也跳脱真实,从外向内看,也从内向外看,内外交织。这样的调研,真的充满挑战也充满趣味,本身就是创新之源。

 

问:秦博老师在演讲上也有很丰富的经验,能否传授一下如何做出优秀的演讲呢?

 

答:我在演讲方面谈不上任何经验。我应该是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其实是比较杂——在来电子科大之前,我做过记者、机关干部、党校教师等。然而我到现在也不是一个讲课能自如的老师。比起其他老师,我在这方面确实很汗颜。我是一个很害羞的人,从小说话结巴得厉害。我现在基本上摆脱了结巴的毛病,但是我的表达仍然不够好。我习惯了同时使用很多资料进行讲课,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习惯纯脱稿的讲座——尽管都一直被迫是脱稿去讲的。在到电子科大之前,我习惯于用那种带有批注模式的PPT,这样以便我的思路更加发散、旁征博引。但是来了成电后,我发现,如果使用学校的系统是没有这个功能的,除非自己带笔记本电脑,但是也不是每个教室都能调适到能显示。万一自带的电脑也不能在学校的系统显示这个功能,那么就危险了。所以我就把学校系统的这个特点正好当成了我训练自己记忆力和脱口演讲能力的途径。

 

可能有的同学要问,你不是喜欢相声和小品吗,怎能口才差呢?的确,可能是我不擅长那种华丽辞藻的枯燥演讲,因为首先我目前糟糕的记忆力就不允许我清晰的记下那么多雄浑壮丽的排比和对偶。我能做到的,就是把我想告诉大家的知识、或者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故事化。把很长的东西,讲成故事。久而久之,在加上人类学的训练本身就带的故事性特点,我渐渐的似乎具备了一种故事思维,我会把我要讲的课程的内容、或者上台发表公众演讲的内容,拆解开后,重构成一个一个小剧本。逐渐的,我觉得作为一个文科老师,能把故事讲好也不错,我不好意思去参加更多的比赛,因为确实口才和记忆力和才华都比不上很多其他的老师。所以我的经验,就是讲故事。它可能很局限,不过好处也很显而易见,因为其实人都不喜欢听大道理,因为人的自我归因的本能让绝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相信自己的道理,所以我避免给学生讲太多道理。我喜欢从真实的故事入手,我会讲出具体的细节和我的感受,并且把节奏和一定的情绪慢慢安排进去,扩散开来,尽量吸引听众。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逻辑和理性一定是关键武器,但是当我们要去影响别人、让他们认同我们的时候,只有逻辑是不够的,那么讲故事就很重要。讲故事其实是一种有趣的心智模型搭建游戏,经常训练自己的话,我认为起码对于文科同学来说,会有所作用。就像安迪·比林斯所说,“有的人能够把一个个的点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刻地理解世界如何运转,这是所有人都想拥有的能力。”所以不要小看这种“讲故事”的能力,它会让你变得更加专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也许又是受我所研学的领域的影响吧,鬼点子比较多,所以喜欢讲故事。人类学既是学术,也是一个充满趣味的知识园地,因为人类学就是靠故事说话的。人类学承载着对异族的兴趣、对异域的好奇心,能够培养与异文化打交道的价值观和能力。人类学的终极目标是从“真实的故事”出发,探寻某种人类社会之所以如此、人之所以如此的根本性东西。科学无论技术至上如何盛行,总需要一些能讲故事的人,这便是人类学、人文乃至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合法性之一。讲好故事并非易事,但最起码,我们能体会到讲好故事有一个前提,也是学习人类学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在这个世界中,深情地活着。所以,人性之中的深情很美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质,因此我总觉得讲故事、或者通过故事讲道理是充满温情的,也是更易于接受的。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习总书记本人在讲话、文章中,常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他所讲的这些故事蕴含着对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道路。总书记不仅自己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还多次强调社会各界都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讲故事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还可以为祖国代言。所以,如果我向同学们推荐锻炼口才和演讲能力的方法的话,我隆重推荐大家,好好锻炼自己的讲故事能力。

 

问:可以就学习方面给大二大三的同学们提一些建议吗?

 

我的建议或许更适合那些在学业层面不那么优秀、感觉自己目前身处逆境,或者感觉到目标迷茫、信心有所丢失的同学参考。作为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告诉我,只要满足智力正常、身体健康这两个基本条件,生命其实有无限可能性,任何人都有机会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人生要有规划,允许自己出错,但是要及时改正。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多限制,不要画地为牢。我的建议,有技术上的,也有战略上的: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要保持好奇心、拥抱高新技术、抓住文科核心优势。

 

除了保持目前的努力学习方式外,一定要保持充分的好奇心,好奇心能驱使我们走得更远。我们不奢求做高科技和高难度数理方法的expert,但是我们完全结合我们自己的专业学科,成为某些技术和某些算法的user。计算机、互联网、智能相机发展了几十年后已经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不会编程,不懂复杂的专业术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熟练地在工作和生活使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在不会的将来,人工智能的很多技术或许也将如此。人机结合的大势不可挡,但人文学科反而变得更加弥足珍贵——在机器智能的时代,反思人性何为,恐怕是人文学科的终极任务。人文学科教给我们的是人文洞察力、想象力、领导力、理解他人和与人共情的能力等等,这些恰恰是机器和人最本质的区别,也应该是最后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机器搞大数据肯定强过人脑,但是处理和理解充满“人味儿”的小数据、厚数据,恰恰是我等文科生的长处。所以强化自己的人文软技能,同时学会借用工具,我们一定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出文科生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其次是战略层面的:把自己的发展、学术的研究与祖国的复兴融为一体,是应有之义、明智之举。祖国尚未完全统一,人民尚未全面小康,窃以为,这是你们00后这代年轻人的任务。把个人的发展、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祖国的发展融入到一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的巨大优势恰恰在于:你们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坚定的中国立场、情怀,同时你们又拥有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武器:你们精通一门或数门外语,且熟悉国际规则、充分了解目标语国和区域的人文、社会、习俗、制度等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习总书记在今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我们在985、双一流高校就读的学子们,更没有理由不为实现中华民族得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你们00后定会是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彻底统一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一天应该在你们的人生中很快就能到来,所以请大家满怀激情、努力拼搏、好好学习,珍惜在成电的大学时光,用青春奋斗谱写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篇章!

 

2.webp (1).jpg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


(作者秦博系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2.webp.jpg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秦博 | 与大学生谈人生

    2019-06-16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