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热评】地方车改后干部不愿下乡,不止是好作风缺位
点击:  作者:士心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微平台  发布时间:2016-05-31 11:15:36

 

1.jpg

  

公车改革,一定程序上消除了公务用车费用畸高、公车私用严重、超编超配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但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副作用”。据5月29日媒体报道,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调查发现,个别地方出现了干部“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省直机关坐办公室的时间变长,县直部门一些需要下乡调研、督察的事情,也干脆不去。

 

没公车坐居然就不愿下乡!出现这一车改“副作用”,板子可以打在干部的好作风缺位上。想当年,许多老一辈的干部凭着一脚铁脚板、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不也能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因此有专家认为,“没车不下乡”不应该成为官员懒政的借口,应“创造条件下乡,而不是等着条件成熟再下乡”

 

话虽这么说,但毕竟时代不同、工作节奏加快,一天骑行上百里、动辄住村三五日,不用说干部吃不消,就是工作本身也会受影响。实际上,一出现问题就认为是干部作风出了偏差,不问制度问作风,也是一种“懒政”思维。事实上,单纯寄希望于领导干部有极高的觉悟、极优的作风不大现实,最终还是要从制度、待遇、激励机制上想办法。思想问题要重视,干部作风也要抓,但有实际困难就要解决,相关制度与服务更要跟上,不能缺位。

 

干部没车不下乡,根据有关报道,原因不外乎有几种。有的是公车没有了,但车补却没到手,花自己的钱、开自己的车下乡,将来能不能补回来,心里不踏实。这无疑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地方在车改方案设计上,简单操作,按级补贴,利益均沾,造成车改后需支出的费用远超车改之前,财政不堪重负,结果是车补成了“空头支票”。不少干部公车没了,钱也没有拿到,那就不能只怪干部不肯下乡。

 

有的是公车集中调度了,但申请手续繁琐,经常申请不到,只能打消下乡的主意。这种情况是车改不到位造成的。公车还在政府部门手中,没有走向市场,哪怕是内部引入市场机制。虽然表面上车的数量有所减少,但运营机制还是老一套办法,只不过把原先部门、单位内的小不公平,变成了更大范围的肥瘦不均。出车的没有积极性,用车的只能仰人鼻息,最终结果,便是能不用车就不用车,能不下乡就不下乡。

 

还有的是当地公交及租车服务不发达。这一般都是在基层单位,县一级最常见,往往还是偏远山区。尽管有些地方名义上通了班车,但一天只有一趟车,甚至几天才有一班车。这种情况下,坐公交效率太低,有的还难以到达,花钱也租不到车,而个人又不是人人有车、人人都会开车,况且在山区开车,不是专业司机,还有安全问题,一些干部自然望乡兴叹,视下乡为畏途。此外,一样都是干部,拿着同样的车补,凭什么我辛辛苦苦往乡下跑,还得自己买票、租车?“干得越多,赔得越狠”,不如拿了车补不出门,“干得越少,赚得越多”。

 

即使是省直干部,在省城办事,打车、坐车都很方便,但在下乡时,同样也会遇到困难。远程的虽可以坐飞机、火车、长途客车,但一旦到了县里再要下乡,就和县里的干部待遇一样了:县里派车有困难,自己下乡不可能。如果还长点心,体谅基层的难处,自然能不下乡就尽量不下乡了。

 

这种种实际困难和问题,远非强调干部改进作风就能解决。如果说有工作作风问题,最大的问题不在一般干部身上,而是地方党委、政府在落实中央车改政策时,不动脑筋,思维懒惰。仅以县级为例,全国多达2800多个县(市、旗),情况千差万别,要认真落实好中央车改政策,就应本着有关精神和原则,因地制宜,一县一策,而不是千县一策。甚至同一个县的不同部门和单位,也不应实行同一模式。应在总量控制、费随事转前提下,由部门单位根据当地交通状况与公共交通服务发展水平,制定自身车改与车补方案,根据工作需要内部平衡。要相信基层单位的智慧与创造力,能想出符合实际的好办法。上级部门重在严格监督与考核,既确保工作需要,又保证公正公平,使干部不因车改而出现“懒政”。(士心)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