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李锦:经济大势怎么看——一篇《论持久战》式的纲领性文件
点击:  作者:李锦    来源:李锦解读国资新闻  发布时间:2015-06-04 10:27:32

 

640.webp (3).jpg

  

  原题:权威人士“稳预期论”:堪比《论持久战》

  ——从24个角度推敲《人民日报》专访权威人士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党中央的喉舌。525日,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经济报道,引题是“本报独家专访权威人士,解析当前我国经济大势”,主标题是“正视困难 保持定力 前景光明”。报道五问权威人士,对宏观经济做出总体判断,并对未来政策做出指引。这是一篇回答当前重大经济问题的带纲领性特征的文献。

 

 640.webp (4).jpg

 

  经过两天传播,很多关心经济走势的人们,注意到了这篇“反常”的报道。

 

  这篇报道提出了问题,揭示了困难,给出了对策。只要保持定力,前景一定是光明的,这使人觉得有点《论持久战》的味道。《论持久战》是抗战一年后做的,而人民日报权威人士谈话也是新常态一年多时间做的。这可以视为一篇新常态下政府调控论。

 

  这个讲话具转折点意义。5000字的文章中,全是干货,信号非常明确。第一,强调“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第二,大篇幅讲了刺激经济的思路,“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第三,摒弃过去两年的“总供给收缩”,转向“总需求扩张”;第四,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第五,结构调整是政府调整的中心。很多不明白的问题,一下子讲清楚了,而且是形成结论了。

 

  事情正在起变化,中央的宏观管理思路已经出现重大转折。任何“悲观论”、“乐观论”都可以停下议论了。做企业的,读懂这篇报道,即可看懂决策,也就知道大势,明白市场,最终是自己该明白什么?该如何做?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从23个方面,分解这些观点。

 

  第一个问题 新常态时期关于经济的纲领性文件

 

  一、这是一篇特殊的经济报道。

 

  搞新闻的人都明白,新闻的5W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这是一篇头版头条文章,是当天最重要报道,但被采访的权威人士未具名,新闻要素明显不全,在如此重要位置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不便透露人物身份,这更加凸显报道的神秘性和特殊性,更使得报道具有深入解读价值。从中国政治逻辑看,该权威人士身份对宏观决策具有影响力,这篇报道实际是在向外界传达中共中央对经济大势的分析与判断。在25天前,中央政治局曾就经济问题进行讨论,而那篇消息只有2000字,问题没有说透。于是便出现了这篇特殊的经济报道。作为一篇经济新闻报道来说,这篇文献会记入史册的。

 

  二、这个“权威人士”代表了相当高的层面。

 

  这篇专访以问答形式呈现,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那么,这个相当高层面用5000字来谈当前的经济形势,显然是政府调控的新常态定调,给各个企业面对经济中的问题定调。这篇特殊的经济报道从头到尾,都在做定调的事。

 

  有人根据内容分析,该文应是起草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的核心人员,因此的确是足够权威;当前对经济何时见底争议很大,此时公布权威访谈,可及时传递政策导向,实现预期管理;看似五问,实际上回答了10个问题,体现一个完整的思路。

 

  这个“权威人士”代表了相当高的层面;其问题的份量,其口气,绝非一般领导干部。也许是讨论时对话的整理,就象孔子与弟子对话,整理出来便是论语了。

 

  三、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风格

 

  一般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语言都是人民日报惯常的干部风格,具有集体通用语言特征,不会突出个体特征。但这位权威人士我觉得里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想与智慧,具有非常强的个人色彩,并且一针见血,斩钉截铁,落地有声。我们用心搜集一下,这种特色语言不时映入眼帘。譬如:

 

  ——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

 

  ——一年有一年的问题,不可能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

 

  ——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

 

  ——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创新是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现在势头很好,我们要浓墨重彩做好这篇大文章,激发全社会拥抱“创时代”。

 

  ——同时要有“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和“让人心安的产品质量”。

 

  ——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借债还钱,天经地义”。

 

  毋庸讳言,这是一种“短、实、新”的文风,一种口语化文风。简明、朴实、真切、形象,易懂易记。细嚼一下,其味浓浓,其意深深。这种文风,代表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文风要求的高标准。

 

  四、这是在特殊的“三期叠加”阶段的经济宣言。

 

  为何这样做?其实文章里说得很清楚,国际上,全球供求格局变化了;国内,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到了必须说话的时候了。

 

  这篇报道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因为当下处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这个特殊时刻,就是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定局,以后也就这样了,不要再为了7%6%再争论了。有关方面希望各方在这种局面的基础之上,形成共识:这个局面与预期一致,处在“合理区间”,无需大惊小怪,而是要“适应”这种局面,并在这种局面之下积极进取。

 

  五、这是特殊时期的定调文章。

 

  这篇报道的导语极为简朴,就是五个“新”加16个字。“新趋向、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性看待、正确认识、保持定力、有效应对”?这16个字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任务说得简明透彻。就是怎么看、怎么做的问题。

 

  让人不禁想到430日的政治局会议,那次会议的首要议题是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一谈方略,一谈形势,这两次的人民日报头版是一个兄弟篇,前一篇为后一篇开了路,后一篇使前一篇升华了,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这为当前经济增速定性了,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总的看,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分析经济形势,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

这些调子便是谈话的核心。

 

  六、这是与《论持久战》相似的纲领性文件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526日至6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

 

  我们看权威人士论调控的思想,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是历史走势,二是转折点,三是定调子定思路。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大家要重视这一句话。现在很多人关心股市,在大道理弄明白了,便明白了了小道理。知道中国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 新常态下调控的“二十四论”

 

  这个权威人士谈话录仅5000字,没有拿鞋带帽的东西,全是观点,实打实的东西。铺陈开来,至少要二万字。内容极为丰富,蕴含着深刻的理论与战略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现在,按顺序从头到尾说一下。

 

  一、“增速回落合乎预期论”

 

  第一问”关于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权威人士”对此表示,“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但其也提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回答了经济降速究竟是新疲态,还是新常态的争论。当然,这也可以看成是在这个“特殊时刻”,对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进行的反驳——你们不用悲观,困难的程度我知道,并没有你们说的那么衰,那么“崩溃”。

 

  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面子”就是保持增速在全球前列。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一季度GDP增长7%,合乎预期,在全球范围是很快的。“里子”就是就业稳定,收入增长,各项民生指标继续明显改善。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就业形势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比增长8.1%。实实在在的东西,是立得住脚的。

 

  二、“经济韧性论”。

 

  “权威人士”承认,当下的经济形势压力山大,既表现出了高度重视,又提出不必慌失措。“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判断是,“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这种说理不回避问题,最终给出一个“未来光明”的答案。这个光明的答案就是,中国经济有三大要素,民间资本充足,制度优越,再加上我们会调控。就像70多年前的抗战,我们人多,有民族爱国热情,加上我们能战斗。

 

  权威人士强调,经济并未出现断崖式急速下滑,基本面是好的;其强调中国有世界最高居民储蓄率。这在暗示,一旦需要,中央政府可以启动刺激政策,将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我们有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这是最根深的力量。过去兵民是胜利之本,我们民间资本亦是胜利之本。

 

  三、“调控中心论”

 

  人民日报“第二问”关于中国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对此,“权威人士”称,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这里,结构调整是调控的基本手段。我们怎么调控,就是调控结构。调结构有哪些内容呢,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等目前都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重组加快。注意了,这里在强调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也反映出此权威人士代表中央在回答。

 

  四、“走势分化论”

 

  权威人士强调,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调整必然带来分化。这里在分析结构调整时,纵观全局,分了三个层次来讲的。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地区之间有差异,产业之间有差别,企业之间有分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结构调整是否存在主动性。分化是一件好事,好的更好了,这是调结构调出来的,这里有扬有抑,但是没有批评什么,是在叙述。

 

  五、“两大矛盾并存论”

 

  影响中国当前经济局势的症结在哪里?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是两大矛盾。过去讲了几十年,中国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日益增加的需求的矛盾,是生产与供给的矛盾。现在变了,中国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变化,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拿出给力的措施。经人民日报“第三问”关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权威人士”的回答是,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拿出给力的措施。

 

  六、“调结构主动论”

 

  调结构要主动,谁不主动谁吃亏。权威人士称,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这种说法是在传递中央要求,即地方政府要主动调整结构,各企业也要调结构,不能为了几个点的经济增速而纠缠于老产业老产品。同样也存在这么一个意思,谁能主动调整,中央就会支持谁。当然,政策如何支持调结构,仍然需要具体化。除了政绩考核不应有GDP增速,还要对地方结构调整予以财政和金融的实际支持。

 

  在讲一季度情况时,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跑出了“加速度”,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需求结构方面,投资增速虽有放缓,但消费增长比较稳健。收入分配结构也在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里人,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差在缩小。看来,三大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位首,表明企业更被重视,投资也更被重视。我们注意到了,第一季度服务业、消费与电子产业等五个产业是增加的,中央也注意到了。

 

  七、“三个结合论”

 

  权威人士强调,稳增长要“三结合”,一是近期和长期相结合,二是发展和改革相结合,三是国内和国际相结合。这三个结合,一个是时间的,一个是内容的,一个是空间的,这便是三度空间,是一个立体式的。这种表达就是,判断中国经济走势要放在国际经济框架内,要看到中国经济调整是全球再平衡的一个过程,因而宏观决策既要考虑短期反周期,更要顾及长期调结构。而稳增长不能影响改革,改革应该为增长创造制度条件。

 

  这三度空间,是一个重要思想,是我们应当遵循的。不能为了眼前刺激增长就不顾结构、质量和效益了,对调结构有好处的促发展措施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这里赋予宏观调控灵活性。如果对三者都有好处的,就会马上动手,譬如南北车的合并,便是该出手时便出手,南北车的股票涨了8倍,变化很大。这样的项目在今后肯定还有。

 

  八、“改革慎重论”

 

  改革举措要以发展为导向,多出台一些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从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出于“奔着问题去”的思想,重新为国企改革校准,核心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国企改革是过去三十年经济体制最核心的一项改革,但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项改革。从思路上看,各个时期波动很大。目前中央的思路是以质量与效益为中心,“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为什么迟迟没有出台,就是因为太复杂,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最后要啃的多是“硬骨头”。权威人士认为,有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提早出台,有一些改革措施从长远讲是好的,但当前可能会加重企业负担或者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慎重权衡。这里强调改革推进的时机,而近期国发文等政策的纠正缘由在此。

 

  显然混合所有制的调子,由积极转为有序,还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强调,都是有针对性,有些负面影响出来了,不能不慎重。当然,国企改革的文件出台,也快了。前几天,已经公布内容体系了。

 

  九、“储蓄转化投资论”

 

  权威人士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首先是方向,必须选对项目,力求有市场,有长期回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投入到符合发展方向的地方。其次是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

 

  “权威人士”提到,目前居民储蓄率很高,海量资金无处可去,人们难以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可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重大建设项目缺乏资金保障。所以要打通投融资渠道,挖掘民间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投资。这里有个提法,是“打通通道”。去年11月,我写过一篇文章便是“打通道”。当时是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市场出来了,那是一个大水库,资本出来了,到哪里去?要打通溢洪道,弄不好到国外去了。后来,到股市里了,我们就写文章欢呼。

 

  决策思路决定了,短期反周期措施仍是要靠投资,只不过现在更强调钱从哪里来,投到那里去,要注重投资效率。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从宏观调控看,政府投资仍是主要手段,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显然我们面前出现两条路,一是政府投资,一是社会投资。现在讲社会投资,首先想到的就是储蓄的钱转来的。

 

  十、“刺激消费论”。

 

  权威人士说,到境外消费产生的负面效应,因而很可能近期在国内增加“免税区”,增加进口商品供给,通过降低关税或免税,“形成巨大的增长动力,留住宝贵的消费资源”。这样做的办法实际可以起到经济和政治一箭双雕效果。经济上,扩大居民在国内消费。政治上,缓解香港矛盾。

 

  权威人士还讲到,消费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潜力,使消费者敢花钱、愿花钱。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前提,是基础,只有消费才能刺激生产。我有个朋友吴炳新,是专门研究消费论的,他呼吁了十多年,自己掏钱开了好几次研讨会,可是消费一直引不起重视。现在这个问题到了不解决不行的时候了。十八大报告专门强调消费,中央文件一直在讲,但是一直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也许是没有逼到那个份上。

 

  十一、“牛市需要论”

 

  这个话是我自己加上去的,是对讲话通俗化的理解。回过头查一下 ,本轮牛市的起点是去年722日。715日那一天宣布央企四项改革试点开始,几家央企股票就涨了。到了7月下旬的政治局会议,那次会议强调改革是重中之重,改革明显加速。从那时起,股票市场便如泰山在平原上崛起,突然间升高了,海拔一下子上升1000米,然后便进入高原了,虽起起伏伏,然而一直没有降下来。到了资本从房地产市场撤出,股市便一路直上了,时间是1118日,银行降准,资金不进房地产,到股市来了。

 

  股市怎么起来的? 是改革信息的推进,是资本市场的需要。在中央坚守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前提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资产负债率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大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这必须以一个有人气的资本市场作为前提。其次,监管政策的收紧只会改变牛市的节奏,让它适当慢下来,慢慢走 ,但是不会改变牛市的方向,决定牛市方向的依然是宏观基本面。

 

  权威人士说,“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目前居民储蓄率很高,海量资金无处可去,人们难以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可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重大建设项目缺乏资金保障。所以,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必须整体推进,特别是要打通投融资渠道,挖掘民间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投资”。

 

  我们可以这样猜想,要把居民放在银行的天量储蓄,变成“投资”资金。这个“投资”并非完全指炒股,但可以理解为居民把储蓄投入到资本市场,再由上市公司和机构把这些钱用于“投资建设”,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理解是个人的一个通俗的理解。正因为此,很多人曾经注意,为什么人民日报、新华社发文章为股市鼓吹呢?这里头有个大背景。

 

  权威人士的这个说法很明确,一方面居民需要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要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要达到这个目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增加直接融资。让居民储蓄直接进入包括股票一级市场、股票二级市场和债券市场,才能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时,让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再刺激消费。因此,维持一个健康的牛市,应该是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决非股票公司炒起来的,更不是某个学者炒起来的。

 

  中央还希望实现稳增长和降杠杆的双效果。要达到双击,办法还是增加直接融资。增加直接融资,降低信贷比例,即可一举两得。可以认为,目前管理层有时对股市融资杠杆的降温并不是要打压股市,而是希望避免泡沫快速膨胀快速破裂。如果政策调控得到,这轮牛市至少应该维持一段时间,有人说三年时间恐怕太久,起码一年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十二、“创时代”论。

 

  在权威人士看来,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全球看,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

 

  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一定时期内不要说全面收获,可能早期收获都见不到。看来政府要有耐心,不能寻求短期政绩。当然,权威人士的方法里,还有创新这一招。这里的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事业创新,即创业。他说要激发全社会拥抱“创时代”。从一个角度理解,创业板当前火热程度,也是被得到支持的。

 

  十三、“产能过剩行业消化论”

 

  我们关心哪些行业、企业会被消化?会被兼并?根据“权威人士”分析,中国高杠杆企业主要来自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部分国有企业,要高度关注这些行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情况。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一些地区出现连续性下滑,也可能对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权威人士”分析,中央已经对化解产能过剩做出全面部署,要继续稳步有序推进这项工作,有些不得不破产的企业应依法、规范、有序处置。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冒进求成,但也不能裹足不前,应当区别对待,积极稳妥。这里点出名字了,重点是这三类。这三类是必须解决的。产能过剩的行业,钢铁、煤炭肯定包括在内了。只是要稳妥,不要影响社会稳定与就业,就要下决心处罚。

 

  十四、部分国有企业去杠杆论。

 

  权威人士用了“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个词,本质上是讲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这里直接讲到企业了。

 

  这里讲“有些国有企业”,哪些国有企业?从产业看,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一资”行业用电、生产、投资、效益等指标下降,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相对强劲。从企业看,一些技术含量低、产品缺特色、调整不及时的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有的已停产半停产。显然,央企中有些市场竞争性企业也包括在内。

 

  这些行业被瘦身,被兼并,是命里难逃了。权威人士甚至讲到这样的话。经济领域爆发一些小风险,是被允许的,也是被认为有利于化解大风险的。也就是讲哪怕有些风险也要干。有些事情,将不再被“兜底”;有些企业,将不再被保护;有些企业利益的保障,只能“听天由命”了。

 

  十五、“楼市去库存化论”

 

  人民日报“第四问”关于经济运行风险防控。“权威人士”说,中央已经对化解产能过剩做出全面部署,楼市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化阶段,有效消化房地产市场库存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关系到启动需求,又关系到化解风险。要抓住市场调整的有利时机,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势,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微观看,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

 

  这些话讲得再清楚不过了,表明政府对房地产认识非常客观,房地产应该尽快去库存。政策方面会刺激住房需求,向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但开发商更应该降价销售。降价销售才可以尽快去库存,才能既可以启动消费,也可以避免支付危机。实际上,只有房地产调整到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才能减缓。只有房价调整到位,才能真正启动住房需求,才能启动新一轮住房投资。权威人士的说法进一步验证了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的判断。不再可能恢复到以前那个情况,不可能把资金再回笼到房地产这个堰塞湖里去了。好不容易引到股市里来,这个通道不易打通。

 

  十六、“守底线论”。

 

  从权威人士认为,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须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在这位权威人士看来,经济领域出大事,那就是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爆发。这便是底线,中央不允许突破这个底线。

 

  应该注意到,“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这意味着政府可能有选择的打破刚性兑付局面,在不产生系统性风险前提下,要抓典型的。一方面让老债务人积极去库存,积极去产能。另一方面让市场树立契约概念,抑制融资冲动。看来,冒局部风险是下了决心的了。到了一定时候,还会有强硬措施的。

 

  十七、“‘稳’字当头论”。

 

  当问及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也不乏认为要进行“强刺激”的声音。宏观调控应当如何着力?权威人士认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经济矛盾、经济特点,比我们已知的要复杂得多,宏观调控也需要适时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方式。总体上还是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同时注重统筹协调、均衡搭配。这篇文章的文眼便是“稳”字当头。稳增长已经讲了多年了,这是不变的主题。

 

  十八、调控平衡论。

 

  在权威人士的谈话中,当下的宏观调控之难,体现在要实现“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目标。比如,既要经济增长GDP,又要有质量;既要防止“过头”,又要避免“不及”;既要增加公共支出,又要加大降税力度;既要加大货币投放,也要避免全面放水。总之,这种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调控目标,给人一种找平衡点的感觉。

 

  中国经济是“政策市”,政策调控是强有力的,这需要有高水平。各种政策在踩油门与踩刹车之间,来回变换,30多年来基本让中国经济这辆车没怎么停滞也没有倒下。这一套宏观调控手法,有点像踩钢丝者手中的那根杆子,它确实有它的神奇之处,是保证钢丝游戏的关键工具。当然,没有那么惊险。但是始终把维持稳定是一种常态。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讲改革发展与稳定,处理好这三者关系。

 

  十九、“为企业减负论”。

 

  财政金融政策是极为重要的一块。然而,我们注意权威人士的态度,积极财政政策要名副其实,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全面上升,财政政策要把为企业减负担、降成本作为政策重点,谨防出现经济放缓、企业利润减少但税负增加的“逆周期”现象。如此表态,显然是对前期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不满意,有批评的意思。稳健货币政策要把好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货策政策更关注资金投向,这里没有提及“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大家注意到,这个讲话两处讲到通道。一个是投资通道,一个是传导通道。这两个通道都与银行有关;刺激消费,刺激企业发展。

 

  货币政策仍然会继续宽松。降息降准还会再来的。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显著,市场存在资金外流可能性,为避免外汇占款下降,央行一定会通过多次降准来对冲基础货币供给不足。这样做也是一箭双雕,既可补充流动性,也可以稳定股市,从而对热钱增加吸引力,避免大规模资金外流发生。

 

  我们注意到,政府信用收缩背景下的银行资产重配有所放缓,但方向未变。除了房地产,政府过去通过显性或隐性的信用担保提供了大量无风险的高收益资产,分流了大量银行资金。但随着43号文规范地方举债机制、刚性兑付逐步打破,银行失去了这个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向,大量资金转向股市。银行的工作侧重点自然要转,向哪个方向配置,自然是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势发展的方向。

 

  二十、“稳增长效果论”。

 

  人民日报“第五问”关于宏观调控着力点。文章提出,今年的宏观政策主要注重两点:一是用多大力度,二是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宏观政策要有一定力度,达到稳增长的效果,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这是在强调,最终还是要落脚在效果上,以效果来检验。

 

  但是,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的矛盾,使包袱越背越重,结构调整步履维艰。“我们不是不要GDP(国内生产总值),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的GDP”,这是“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这是宏观调整的标准。

 

  二十一、“方向、方针、政策三不变论”。

 

  “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稳定预期至关重要”。要稳定预期,就要有政策宣示,要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因此中央政策是“党和政府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对企业家的支持是一贯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央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

 

  权威人士这里讲到“三不变”,实质是统一战线政策。民企、外企仍然是我们保护、利用的对象。这是告诉民营企业家,反腐不是反对私有产权,也告诉外资,反垄断不是打击外资。

 

  二十二、“对企业家的支持论”。

 

  在这里,权威人士对企业家的支持是一贯的,就是这一句话。大家注意到,所有的关于全局经济工作的中央文件,都有企业家一句话,就是一句话。十八大报告、三中全会决定,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包括政治局会议,都有这么一句。过去,多是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今年有点特殊,讲“一贯的”,大概是企业家担心有改变,积极性受到打击。什么事?可能与反腐败有关。这里是让他们吃定心丸,“一贯的”,就是没有改变。

 

  二十三、“稳预期论”

 

  最后,记者提问稳定的经济离不开稳定的预期。请问在稳定社会预期方面,还需要做些什么?权威人士回答:受复杂局面和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稳定预期至关重要。市场预期与经济发展可以彼此促进、良性循环。预期稳,信心增,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这里是总结了,这次讲话目的是什么?是传递政策信号,让大家明确,或言之是统一思想,增强信心,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个讲话看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篇稳预期论。

 

  第三个问题 “稳预期论”与“持久战论”

 

  稳定的经济离不开稳定的预期。权威人士认为,受复杂局面和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稳定预期至关重要。那些敏感问题,便是“悲观论”与“乐观论”。最后,把目的说出来了:敏感阶段,稳定人心,增加信心,激发热情,增强活力,转化动力。这显然是一个统一思想的讲话。

 

  这里,我们回到开始的话题,看一下当年5月毛泽东是怎么说的。这个“稳预期论”是新常态时期的“持久战论”。其实持久战论,也是一种稳预期;现在的稳预期也是一种持久战。或言之,这个讲话是新时期的“论持久战”,这里有很多相似之处。论持久战 是抗战一年后的事,讨论了七八天,毛泽东做了几场讲话,最后归纳出这一篇著作,回答了人们的讨论。现在这个讲话也是讨论了几次,起码430日的政治局会议是讨论到相关问题。这次谈话是几次讨论的思想结晶,也是解决当前的“悲观论”、“乐观论”问题的。

 

  毛泽东这个论持久战,主要是回答当时存在的两种论调。“速胜论”和“亡国论”。《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

 

  进入新常态时期后,在我们党内有没有“悲观论”和“乐观论”论调呢?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悲观论”和“乐观论”都是是错误的。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1938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20155月,受复杂局面和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有些人不停地鼓吹崩溃论,总是哗众取宠,把话说到吓人的地步,这种悲观的论调,唱衰中国的论调很有市场。也有人鼓吹10%的速度,鼓吹刺激,保楼市,议论很多。一句话,执其两端,议论纷纷。

 

  在这篇著作中,权威人士分析了经济形态、经济性质、经济要素、经济稳定的支撑力量,以及我们的调控手段。他强调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分析经济形势,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这里与抗战三个阶段有可比较。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它们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预期稳,信心增,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些论点讲话,便是解决“悲观论”、“焦虑症”与“唱衰论”的。当然,也解决盲目乐观论。

 

  论持久战最后的方法落脚在游击战与人民战争。稳预期论最后逻辑在人民的理解与实力支持上。当然,目前仍然是投资时代。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便可以预计2015年要完成7%GDP目标,基建投资增速至少要达到20%,规模达到12万亿以上,这意味着后三个季度的基建投资将较一季度明显回升。其中“铁公基”新型制造业和水利环保会是主要增长点。尤其应当重视结构调整这个主题。

 

  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也是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可以认为,这个文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常态时期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稳预期”的前途,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一方面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一方面积极应对,抢抓机遇,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明天的实践,同样会证明人民日报权威人士谈话的预见是正确的。

 

  这个讲话发布在人民日报上,是对全国人民讲的,这是对全国人民的一次思想动员。因为不是正式文件,可以更充分地展示观点,也更能放得开些。可以理解,这是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智慧的展示,也是一种崭新的施政方式,使得我们党的主张更贴近人民、交给人民来讨论。一种开放式的执政方法与执政理念!

 

  我们可以预料,在适当时候,这些思想观点会出现在领导人的正式讲话或报告中,会以一个新的经济理论体系出现。到那时,回顾了这个讲话,会更觉出其历史意义与价值。

 

  (作者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本文原载作者微信“李锦解读国资新闻”,昆仑策研究院编发)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