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郝立新: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和“根脉”
点击:  作者:郝立新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3-08-20 09:36:13

 

1.jpg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蕴含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好“两个结合”,需要始终坚守两个“脉”,即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时,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牢牢守住马克思主义之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土壤和群众基础之中,并充满生命活力和思想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以此为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要立足实践,回应时代问题,推进学理化、体系化研究,总结人民群众的智慧。这也为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和“根脉”指明了方向。

坚守“魂脉”和“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中,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魂脉,即思想文化的灵魂、核心和命脉;根脉,即思想文化的根本、源泉和血脉。“魂”与“根”,都是能够体现出在思想文化或理论观念中具有重要性的比喻,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创新中的重要性。在理论创新中,我们既不能丢了科学理论的“老祖宗”,也不能丢了民族文化的“老祖宗”。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这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魂脉,意味着它是理论思想体系的核心思想,对整个理论思想起统摄、引领、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占据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思想命脉和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重要理念,并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它们所包含的积极的社会理想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才能回答好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才能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能丢魂失根。离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指导和理论基础,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文化根基,理论创新就会迷失方向,犯颠覆性的错误。

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实现“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灵魂。在“第二个结合”中,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成就。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成为中国的;另一方面,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这两个方面深度融合为新的文化生命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了理论运用的“历史性”“条件性”。马克思主义“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尤其需要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则,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马克思主义必须本土化,与各国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对特定国家的科学的指导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这段重要论述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在理论创新中如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置于首要地位。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不停步。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之所以成功的思想秘诀。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特别是坚持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命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理论,以及《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的若干重要论述,都吸收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小康社会”等思想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到新的高度,并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第二个结合”。这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文明观、民族观、阶级观、辩证法等,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深入挖掘古代先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思辨智慧,弘扬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吸收古人治国理政、德法并举的有益训示。另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活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反映了它所产生年代的最高科学成就,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地反映和吸收了现当代的世界文明成果,从而具有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在当下仍具重要性的元素。由于历史尘埃的遮蔽和历史传统的制约,一些传统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罅隙或断裂,这就需要当代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激活、开发和弘扬。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能简单延续照搬。

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的文化选择。赓续中华文明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文化前提。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世界上各种文明或文化的发展进行过规律性总结,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是在“挑战”与“应对”的模式中生存和演进的。近代以来中华文明或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面对西方文明或文化带来的种种挑战,中国新文化运动引进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先驱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既是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糟粕进行批判的过程,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的过程。中国在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应对”。

西方有识之士曾对中西方文化进行过较为客观的比较,并提出过颇具启发性的观点。英国哲学家罗素在20世纪20年代《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认为,“今日之中国,我们西方的文化同中国本土文化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曾被证明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在多数情况下,做学生的往往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中国而论,如果我们把中国视为学生,那他很可能会超过先生;事实上,我们能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很可能和他们能向我们学习的东西一样多,但是我们向他们学习的可能性却小得多”。虽然罗素关于“学生”与“先生”的定位或比喻不一定恰当,但这段话可能也说明了文化交流具有的某种规律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发展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着鼓吹“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等错误论调,存在着否定中华文明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文明观、文化观,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突出特性,是我们反对错误论调和错误思潮、坚守中华文化“根脉”的重要内在依据。

坚守“根脉”,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这些重要因素构成或决定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和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它绵延5000多年而从未间断,并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中国人具有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国家统一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这些突出特性构成了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坚守“根脉”,必须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主张万物相互联系,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主张亲仁善邻、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倡导化干戈为玉帛,和谐相处,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鉴;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主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倡导求同存异,承认和尊重差异,追求平等和睦、共生共荣;人心和善的道德观重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崇德向善,追求心灵祥和安宁以及“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

坚守“根脉”,必须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解放、社会全面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其价值观或价值追求蕴含了人民性、人民立场,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把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幸福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土壤和理论基础不一样,但是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着一致性或共同性。这是二者相契合的基本与重要原因。

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持续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根本要求。

理论创新助推“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就是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来推动理论创新。

一是要回答时代新课题。坚守“魂脉”和“根脉”都要顺应时代要求,以时代实践为基础,回答时代重大课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创新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空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而是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当今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国内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整个人类社会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二是要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这是推进 “第二个结合”理论成果体系化、学理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要深化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入研究“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探索二者深度契合的精神原则,寻求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概括总结二者结合的理论成果。要领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历史依据、逻辑支撑、科学论证等;同时,要挖掘、提炼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此基础上,要研究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成就之后形成的文化有机体的内涵、特征和体系,并对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学理性的分析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我们要不断进行理论研究阐释,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三是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是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推进“第二个结合”、实现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是坚持尊重人民实践,坚持人民价值立场,坚持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决定意义的推动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成果,不仅应体现在学理化、体系化的理论之中,还应体现在人民日用而不觉的日常文化生活之中,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贵州省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18日第A01版)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