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李华|中国和式创新:引领未来
点击:  作者:李华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发布时间:2017-02-24 10:25:43

 

         【导读 面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以及将中国看作山寨大国”“经济怪物的偏见,和式创新对中国的崛起与创新发展模式,作出了独特的解读。

和式创新基于中国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刚柔相济、智者求同的共建、共享、共赢的战略模式,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与解决方案。

和则成体,合则聚势。和式创新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打造全球化思维、战略思维和全球竞争力。

今天的人口红利已不在,工资上升,成本加大,经济放缓,中国经济如何软着陆?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性发展?

和式创新的精髓,即:拥抱矛盾,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和谐包容”——这便是和式创新的四大支柱。四大支柱各领风骚,相互依存,助推可持续发展,引领未来。

其价值体系可以用三个融合高度概括:

前瞻性战略和应急性战略的融合;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

东西方管理思想和智慧的融合。

和式创新更多体现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它包含有两个层次:

 一是理念和哲学上的创新。它作为顶层设计的指南,打破精神桎梏,帮助启发人们的思维和解决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二是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它平衡和协调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促使经济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帮助打造坚实的经济和环境基础。两个层面的创新相辅相成,使得式创新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其中包含技术转移之上的创新。中国只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建设运营了1.9万公里高速铁路,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目前,中国高铁已经完全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列车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承载技术。 

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命题。从19世纪的美国、日本,到20世纪的苏联,这些后发大国崛起的过程中,都曾大规模地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通过技术追赶,技术转移,技术跨越,技术创新,后来居上,成为行业引领者,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引领者的华丽转身,充分体现了技术转移之上的创新的威力。

和式创新的四大支柱

拥抱矛盾

中国向来不缺乏拥抱矛盾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学派,而是集合了多种哲学流派的智慧,有些甚至是矛盾的。

比如,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

在这里的根本目的是产生中和作用,使恭、慎、礼、直不至于过度,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由此看来,之间无疑是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按照孔子的礼治哲学,就是希望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可见,孔子所崇尚的人生意境是在矛盾中谋求调和与融通,一种和谐的意境。

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说到底就是拥抱矛盾的大智慧。张载对于辩证法规律的归纳中,核心也是仇必和而解。他还把事物的矛盾变化概括为两与一的关系,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认为两与一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

上述中国哲学思想是和式创新的精髓拥抱矛盾这一理念的根源所在。拥抱矛盾引领中国社会创新和政治改革。邓小平提出的白猫和黑猫论”“一国两治,不仅形成了治国之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人创新词典中拥抱矛盾、激励创新的经典案例。

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源自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易经》的益卦中有这样一句话:“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意思是, 给人民大众带来利益, 就像高天降下雨露, 大地滋生万物, 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如果抓关键, 就是随时令前进, 把握时机施行。

在激烈的争辩中,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2014年建立了中国自由贸易区2015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诸如此类的重大战略举措,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更进一步讲,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国家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同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与时代发展息息相通,是时代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它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线的进取性。它昭示和要求人们要有一种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紧迫感,一种深切的历史忧患意识,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一种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和能力。它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线的时代性。它要求人们的认识要跟上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仅要与时代同步,正确反映时代的主题和本质,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认清并把握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进而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前列。

与时俱进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线的开放性。它昭示和要求人们要具有全球化眼光和战略眼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着眼国内,也要着眼世界;既要着眼现实,也要着眼未来。它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线的创新性。它要求人们不断发现和掌握新的真理,从而避免真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为谬误,避免认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偏差。

求同存异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孔子认为,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是指一种多样性有差别的统一,不同是指有自己的理念不盲目遵从他人。总的来说就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并包容理解别人的想法。《道德经》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将矛盾对立双方互相冲突交和作为达到和谐状态的必要条件。

求同存异不是目的,而是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服务,求同存异之后要做什么是最重要的。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思想无疑是一种创新。和而不同的实质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求同存异则是找出共同的地方而又不排斥不一样的意见。两者都是对宽容的一种解释。和而不同是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一种境界,求同存异则是为达到这种高度的修炼方法。

和式创新中的求同存异,不仅仅成为中国参与环球治理、制定对外政策的基石,而且也是中国企业创建跨国公司理论,参与环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的支柱。

和谐包容

《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以乐之牛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理想。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即从乐律的和谐发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自然理性,并把它推进为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社会理性,由此提出德行宽容的主张。

《易经》中的《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言不仅告诫人们要有大地的包容性、宽厚性、容忍性;而且告诫人们要有负载万物的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个人恩怨;要有包容一切的高尚品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追求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普遍社会理想,是各种文化中一种恒久的普世价值。在当今世界上,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和不协调,需要人类以正视现实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勇气去解决、去调适。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的一种内在需求,反映了世界的期盼,势必激起一种普遍的心灵呼应和关注。

和谐世界理念与我们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脉相承。中国外交的根基是独立自主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的提法来源于这一根基,同时又在此根基上有所发展。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存,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既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又一脉相承。

和式创新与中国企业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30年前,有西方管理学者断言,尽管中国企业雄心勃勃,但短期内难于加入跨国企业行列。事实上,今天不仅有很多中国企业加入了跨国企业行列,而且成为了国际著名品牌和全球性公司。

中国企业成功的案例证明,追随者不仅可以追赶先驱者,而且可以用和式创新的方式,通过技术转移、技术跨越和技术创新超越先驱者。华为、联想、海尔、TCL等企业在短时间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联想和吉利国际并购取得成功,这些不仅仅是公司经营的成功,更是企业拥抱矛盾,求同存异,和式创新的成功。

联想与外籍员工一道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IBM现有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使得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从而使公司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技术导向型企业。

吉利面对中国汽车行业过去以市场换技术的被动局面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李书福高瞻远瞩,凭借对引进核心技术的执著,走出去,借助经济危机海外抄底,获取关键技术和高端品牌,使吉利的技术战略和公司总体战略相匹配。在成功收购后,吉利公司便积极地在中国为沃尔沃寻址建厂。通过自己深耕市场十几年的经验,带动沃尔沃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一起获得成功。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公司中涌现许多走出去,海外抄底的先行者。由于国家战略的带动,中国企业具有新的产业优势,企业的品牌方阵和信誉优势也正在形成。然而,就跨国公司的发展理论而言,中国公司在国内获得的成功和经验并不能照搬到国外。要成为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者,必须具有全球化思维和全球竞争力。具有全球竞争力不仅要看企业发展规模,更重要的是具备全球意识、国际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的企业领袖和经营团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拥有全球认同的品牌和信誉,具备重组和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30多年来,中国不仅是抱着国外知名企业拥有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这一宗旨引进外国公司的,而且抱着这一宗旨加强与它们的合作。这一做法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走向世界,收购不同的企业和技术。在国外很多企业看来,中国公司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公司。

中国企业要拥有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匹配的综观全局和高瞻远瞩的企业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国在积极推进大企业集团向国际化公司转型的同时,应着重研究和探讨下述问题:

中国公司的先进理念及价值体系是什么?

中国和式创新理论阐释了中国崛起的路径。毫无疑问,它也解读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之道。王利平教授把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概括为中魂西治:中为实,西为形,中西混搭,中西融合。在阐述中国企业获得成功的因素时,陆亚东教授和孙金云教授提出中国企业制胜的合理论合理论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则成体,合则聚势的哲学思想。

笔者认为,这些研究为中国企业的价值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框架,并与和式创新理论一起形成中国公司的理念。

中国国际化公司的理论是什么?

跨国公司要能与时俱进,求同存异,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和创新,顺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跨国公司理论在中国公司参与环球治理中至关重要。从传统意义上讲,跨国公司是西方大国侵略和整合世界资源的经济工具。但中国的崛起与西方大国的崛起不同。因此,在创建新的跨国公司理论时,要保持与中国崛起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中国公司应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思维,利用对外投资,把握企业微观目标和国家宏观目标的有机结合,推动驻在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与驻在国形成利益共同体。

中国企业领袖的素质。

中国企业家和高管团队要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眼光,通晓国际化和跨文化。通晓复杂环境中的战略定位,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具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组织者。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李华|中国和式创新:引领未来

    2017-02-24
  • 内容 相关信息

  • 李华|中国和式创新:引领未来

    2017-02-24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